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3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131篇
林业   194篇
农学   171篇
基础科学   114篇
  186篇
综合类   1131篇
农作物   112篇
水产渔业   48篇
畜牧兽医   486篇
园艺   135篇
植物保护   91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112篇
  2022年   87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88篇
  2019年   130篇
  2018年   145篇
  2017年   87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112篇
  2014年   186篇
  2013年   179篇
  2012年   213篇
  2011年   179篇
  2010年   163篇
  2009年   157篇
  2008年   140篇
  2007年   120篇
  2006年   102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 毫秒
991.
保持酸性橙Ⅱ初始浓度为180μm,体积为400mL,气速和液速分别保持在0.8m3·h-1和20mL·min-1,依次加入2.5,5,7.5,10支(每支重量为1.35~1.50g)铁丝,分析不同数量的铁丝对高压滑动弧放电降解酸性橙Ⅱ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7.5支铁丝可以很好地提高酸性橙Ⅱ的降解率和反应速率常数.保持酸性橙Ⅱ初始体积为400mL,气速和液速分别保持在0.8m3·h~,20mL·min-1,依次改变酸性橙Ⅱ浓度为540,720,900μm,分别考察加Fe(7.5支铁丝)和不加Fe两种情况对高压滑动弧放电降解酸性橙Ⅱ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压滑动弧放电等离子体降解酸性橙Ⅱ的过程中,Fe的加入可以引发芬顿反应,使酸性橙Ⅱ的降解率提高2.86%~3.25%.反应速率常数提高10.34%~14.37%.  相似文献   
992.
利用甘肃省农作物旱灾受灾面积、成灾面积、绝收面积、播种面积及单位面积产量数据,计算农业旱灾损失率,根据优度检验结果拟合旱灾损失率最优概率分布模型,并借鉴经济学风险价值(VaR)方法,强调在统计意义下不同等级旱灾的风险水平,实现对甘肃省农业旱灾风险的有效度量。结果表明:1950-2011年旱灾对甘肃省农业生产的影响相对有限,农业旱灾损失率均在30%以下,平均10%左右,损失率的年际变化呈增长趋势,1995年因旱致灾损失率最大,达26.8%;近62a甘肃省农业旱灾损失率的最优概率分布模型为广义极值(Gen. Extreme Value,GEV)分布模型;全省面临10a一遇的旱灾时农业损失率为18.8%,遭遇50a一遇的旱灾时农业损失率为25.7%,遭遇100a一遇的极端旱灾时农业损失率高达28.3%,即全省农业产量或粮食产量将面临减少近30%的风险,这将给甘肃省粮食生产带来严峻考验。  相似文献   
993.
玉米籽粒脱水速率研究分析及种质改良策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摘 要:[目的]玉米生理成熟后籽粒脱水速率对中国北方玉米的品质、产量及储藏加工都具有显著影响,脱水速率也是宜机收品种选育上的重要目标性状。[方法]从不同品种间籽粒脱水速率的差异分析、农艺、品质等性状与籽粒脱水速率相关性分析以及玉米籽粒脱水速率遗传研究及QTL定位研究进展3个方面总结了玉米籽粒脱水速率的整体研究情况。[结果]结合玉米籽粒脱水速率研究规律,提出了玉米种质改良选育方向。[结论]研究结果为高产、优质、脱水速率快玉米杂交种选育提供综合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94.
分析检测氟环唑30%悬浮刺在水稻中的残留消解动态以及最终残留量,为制定氟环唑在水稻上的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建立了经乙腈提取,上清液经分散固相萃取净化,过膜后,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仪检测氟环唑残留的方法。得出氟环唑在水稻中的半衰期为2.62d。氟环唑在距离施药21d采样的植株样品中的残留量均0.41mg/kg;氟环唑在距离施药21d采样的糙米样品中的残留量均0.43mg/kg;氟环唑在距离施药21d采样的糙米样品中的残留量均0.49mg/kg。  相似文献   
995.
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业生产和贸易国,其农业政策对世界农产品市场有重要影响。梳理了美国农业政策演变阶段,展望了其未来趋势和对中国农业政策的启示,并根据美国农业政策主要内容的差异,可将其演变分为四个阶段;未来美国农业政策将更加注重完善农业保险补贴政策,重视保护资源和环境,农业政策将逐渐由"黄箱"向"绿箱"政策转变。对于中国来说,应借鉴美国农业政策的一些措施,如从法制高度完善中国农业政策体系,根据社会经济和国际农业规则的发展变化调整农业政策,农业政策的制定要秉承"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相似文献   
996.
【目的】从患真菌性皮肤病肉牛的毛发、皮屑、痂皮等病料样本中分离皮肤病原真菌并对其进行种属分类鉴定,为牛真菌性皮肤病的诊断及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无菌采集宁夏地区患皮肤病肉牛的毛发、皮屑、痂皮,将病料样本置于载玻片上,滴加10% KOH溶液1滴,静置5 min后进行镜检观察;将病料样本接种于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SDA)中进行真菌的分离、纯化培养,对分离的真菌用乳酸酚棉兰染液进行染色观察,根据真菌形态学特征对其进行初步分类;用分离的真菌制备浓度为1×108 cfu·mL-1的孢子悬液涂抹健康ICR小鼠皮肤,根据其致病性筛选病原真菌;提取病原真菌DNA,对其内部转录间隔区(ITS)进行PCR扩增并测序,登录NCBI GenBank数据库,对病原真菌ITS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并构建系统发育树,根据其同源性比较及系统发育分析结果,结合真菌形态学特征对病原真菌作出种属分类鉴定。【结果】病料中含真菌菌丝及链状厚垣孢子,毛发中存在大量小分生孢子;从病料样本中共分离、纯化到23株真菌,分属于毛癣菌属(Trichophyton)、曲霉属(Aspergillus)、横梗霉属(Lichtheimia)、链格孢属(Alternaria)、镰刀菌属(Fusarium)、附球菌属(Epicoccum)、毛霉菌属(Mucor);小鼠皮肤感染试验表明,分离的毛癣菌属真菌NXGY1、NXGY2具有较强的致病性,试验组小鼠均出现瘙痒、皮屑增多、形成结痂、脱毛等临床症状;毛癣菌属NXGY1、NXGY2 的ITS序列长度大小分别为660、662 bp,其同源性比较及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NXGY1、NXGY2与疣状毛癣菌(Trichophyton verrucosum)同源性高达99% ,在系统发育树上属于同一分支,遗传距离最近。【结论】根据真菌形态特征及系统发育分析结果,鉴定分离的肉牛皮肤病原真菌NXGY1、NXGY2为疣状毛癣菌(T. verrucosum)。  相似文献   
997.
山西农田生态系统碳源/汇时空差异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山西省农业碳循环过程,为该省的农作物布局,以及利用农业结构调整固碳减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山西省11个地区2000-2006年作物产量、种植面积、农业投入等统计数据,对山西省各地区农田生态系统部分碳源/汇进行了分析。【结果】(1)山西省农田生态系统碳吸收总量从2000年以来呈现波动增加趋势,碳吸收总量从2000年的2 010万t增加到2003年的2 330万t,上升近11%,但从20世纪初期以后开始呈现下降趋势,从2003年的2 330万t下降到2006年的2 230万t;2006年运城和临汾主要以小麦碳吸收为主,其余各市都以玉米碳吸收为主,其中玉米的碳吸收量和单位面积碳吸收量呈增长趋势,稻谷、高粱的碳吸收量和单位面积碳吸收量呈明显下降趋势。(2)山西省农田生态系统碳排放总量从2000年以来呈逐渐增加趋势,增长了8.8%;估算的3种主要碳排放途径中,肥料生产导致的间接碳排放所占比例较大,增速较快,增长近13%,农业机械生产和灌溉过程碳排放变化不大;2006年山西晋城和运城的碳排放量最高,都达到了碳排放总量的22%,单位面积碳排放量也呈逐年增加趋势。(3)山西省农田主要碳吸收量大于主要途径碳排放量。【结论】山西省农田作物具有较大的碳吸收功能,其中小麦和玉米的农田碳吸收功能较强,但其碳排放的增速也很明显,说明山西省农业投入的增加和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削弱了农田生态系统的碳汇功能。  相似文献   
998.
对抗虫棉田中主要病虫害发生的趋势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999.
不同贮藏温度条件下甜玉米相关酶系的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甜玉米在25、15和4℃条件下贮藏的相关酶系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较低贮藏温度下甜玉米丙二醛(MDA)含量较低轻,活性氧清除酶系统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较高,有利于延缓甜玉米的衰老,保持较高的商品品质。  相似文献   
1000.
<正>沼气发酵时沼气微生物在厌氧条件下分解有机物质产生甲烷和二氧化碳的过程。整个厌氧消化过程分三个阶段:水解发酵阶段、产氢产乙酸阶段、产甲烷阶段[1]。整个厌氧消化过程中,微生物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相互依存的内在和外在的关联。不过处在连锁末端的甲烷菌对整个厌氧处理微生物生态系统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产甲烷菌的活性受温度、pH值、有毒物质、以及C、N、P比值、无机元素等的影响[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