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2篇
  2篇
综合类   20篇
农作物   17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2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68 毫秒
51.
采用色差计、MDA、T-AOC和沉积量的研究方法,测定了鸭腿肉在不同儿茶素处理在贮藏期的色差光学指标、MDA、T-AOC和儿茶素沉积量的变化。其结果表明:添加儿茶素的处理组会明显改变L*光学指标,儿茶素浓度与L*、a*、b*光学指标分别呈现不同的相关性,以添加500βmg/kg的EGCg和复合儿茶素的效果为佳;降低了MDA值,提高了T-AOC,EGCg和复合儿茶素分别以800βmg/kg、1β000βmg/kg添加量和500βmg/kg、1β000βmg/kg添加量为佳,与儿茶素在鸭腿肉中的沉积有很明显的量效关系,上述指标的改善均以复合儿茶素优于EGCg。  相似文献   
52.
茶树硼素营养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硼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在植物体内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缺硼会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茶树硼素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茶树硼素营养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3.
茶多酚又名茶单宁、茶鞣质,是茶叶中所含的一类多羟基酚类化合物的总称,简称为TP(Teaupolyphe- nol)。其主要成分为儿茶素类(黄烷醇类)、黄酮、黄酮醇类、花青素类、酚酸、缩酚酸类及聚合酚类等。其中儿茶素类化合物为茶多酚的主体成分,约占茶多酚总量的65%~80%。儿茶素类化合物主要包括表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醋和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醋四种物质。其结构为:  相似文献   
54.
新优45号是以自交系LL-8为母本,以自交系LL-13为父本育成的小型西瓜一代杂种。早熟,露地栽培生育期80 d(天)左右,果实发育期28 d(天)左右,保护地栽培生育期105 d(天)左右。植株生长势较强,坐果整齐。果实高圆形,果形指数1.15,果皮深绿底覆墨绿隐条带,皮韧性好,果肉红色,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0 %,平均单瓜质量2.0 kg。露地栽培每667 m2产量2 000 kg左右,保护地吊蔓栽培每667 m2产量4 000 kg左右。对白粉病抗性较对照梦驮玲强。  相似文献   
55.
为解决高温季节大菱鲆苗种长途运输中存在的运输时间过长造成苗种死亡和入池后成活率低等问题,采用车装水箱、低温、连续充气、立体装苗,封闭长途运输大菱鲆苗种,保证了充气均匀,水流畅通,溶解氧充足,几年来长途运输和入池后苗种成活率均达100%.  相似文献   
56.
儿茶素对肉鸭生产性能与屠宰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体况良好、体重相近的14日龄双鬼头肉鸭240只,随机分为8组,每组3个重复(栏),共24栏,每栏10只,安排采食相应的日粮,分别为处理1(基础日粮),处理2(基础日粮 100 mg/kg乙氧喹),处理3(基础日粮 400 mg/kg V-E),处理4(基础日粮 1 000 mg/kg V-E),处理5(基础日粮 400 mg/kg大叶种儿茶素),处理6(基础日粮 1 000 mg/kg大叶种儿茶素),处理7(基础日粮 400 mg/kg小叶种儿茶素),处理8(基础日粮 1 000 mg/kg小叶种儿茶素),进行为期28 d的试验,每14 d为一个阶段,考察不同抗氧化剂不同剂量对双鬼头肉鸭生产性能、屠宰指标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肉鸭日粮中添加儿茶素不影响肉鸭生产性能;2)在肉鸭日粮中添加儿茶素对半净膛率、腿肌率和胸肌率没有显著影响,对屠宰率、全净膛率和腹脂率有显著改善效果;3)在肉鸭日粮中添加儿茶素能显著影响肉鸭血液的生化指标,减少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增加高密度脂蛋白和球蛋白含量.  相似文献   
57.
在甘谷县磐安镇三十铺村大棚韭菜基地内进行不同药剂防治韭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8%阿维菌素乳油、20%噻虫胺悬浮剂、7.5%氯氟·吡虫啉、25%灭幼脲悬浮剂均可作为防治韭蛆的有效药剂,生产中推广使用时需注意交叉用药,防止害虫产生抗药性,以此提高防治效果。苦参碱是一种植物源农药,速效性较弱,2%苦参碱水剂处理后第七天效果较好,药效平稳。  相似文献   
58.
总结了在我国北方地区进行大茶树移栽建园的栽培管理措施,为北方茶叶产区快速成园、快速见效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9.
【目的】观察八正散(bazheng powder,BZP)和枸橼酸氢钾钠颗粒(potassium sodium hydrogen citrate,PSHC)单独或联合用药对三聚氰胺中毒小鼠模型的治疗效果,为三聚氰胺中毒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以1 500 mg/kg三聚氰胺连续15 或30 d对小鼠灌胃0.4 mL/(只·d),构建小鼠三聚氰胺中毒模型,然后将其分成生理盐水对照组和药物治疗组,用质量浓度为1.12,0.56,0.28 g/mL的BZP和含量为1.44,0.72,0.36 g/kg的PSHC单独或联合治疗,每天1次,灌胃量0.4 mL/(只· d),7 和15 d后测定血清肌酐(CRE)、尿素氮( BUN)和尿酸(UA)浓度,治疗15 d后处死小鼠,取肾脏称质量,计算肾脏系数。【结果】治疗7 d后,治疗组血清指标CRE、BUN、UA值均比对照组低;与治疗7 d相比,治疗15 d 时,CRE、BUN、UA值进一步降低,且仍低于对照组。 除0.56 g/mL BZP+0.72 g/kg PSHC和1.44 g/kg PSHC组外,其他各治疗组小鼠总肾脏系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BZP和PSHC单独或联合用药对小鼠三聚氰胺(1 500 mg/kg)中毒有治疗效果。治疗7 d 时,0.56 g/mL BZP+0.72 g/kg PSHC组和0.28 g/mL BZP+1.44 g/kg PSHC组的联合治疗效果较好;治疗15 d 时,以0.28 g/mL BZP组的单独治疗效果及0.28 g/mL BZP+1.44 g/kg PSHC和0.28 g/mL BZP+0.36 g/kg PSHC组的联合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0.
为提高盐田汪子的利用率,在汉沽区盐度30‰~60‰的盐田汪子中,开展南美白对虾(Penaeusvan-namei)生态养殖,虾苗投放密度75000~90000尾/hm2,利用盐田汪子中的天然生物饵料作为虾的食物,不投饵、不施用药物,养殖时间4.5~5个月,对虾回捕率30%~35%,平均产虾375 kg/hm2左右,产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