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27篇
  1篇
综合类   62篇
农作物   16篇
园艺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9 毫秒
71.
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性的基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384A、217A两个甘蓝型双低油菜细胞质不育系及其保持系、恢复系、杂种F1、F2及aBC1(不育系×杂种F1)、bBC1(杂种F1×保持系)等群体中植株的育性观察和分析,初步查明384A、217A均属孢子体不育。雄性不育性是由细胞质中的不育基因和细胞核中的隐性基因相互作用的结果。384A具有一对隐性不育核基因,217A具有两对隐性不育核基因,且384A的一对隐性核不育基因与217A的任何一对隐性不育核基因不存在等位关系。384A的基因型为S(r1r1),217A的基因型为S(r2r2r3r3)。  相似文献   
72.
本研究以日龄1~3 d及7 d的小麦幼胚为受体,利用携带GUS基因的农杆菌LBA4404侵染,恢复培养至3~5叶期时,取第三叶进行GUS组织化学染色分析;并做两个优化对比处理:(1)抽真空处理:在侵染过程中,0.1 MPa抽真空2 min;(2)干燥处理:在共培养阶段,将幼胚转入铺有干燥无菌滤纸的平皿中。结果表明:GUS瞬时表达率随日龄增加而降低,以2~3 d龄的幼胚为最高;抽真空和干燥处理均能显著提高GUS瞬时表达率。最终,在优化处理条件下,获得77株转化苗中,40株第三叶GUS染色显示阳性,高达57.14%。进一步提取GUS阳性小麦叶片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有6株转化苗扩增出目的条带,转化率为7.79%。初步说明以小麦幼胚的生长点作为转化受体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3.
“郑大501”番茄优质、丰产。抗多种病害,2007年5月通过河南省科技成果鉴定。  相似文献   
74.
通过构建RNAi载体抑制油菜脂肪酸延长酶基因(fae1)表达,获得了油菜脂肪酸延长酶基因(fae1)功能缺失突变体。经酶切及序列测定证实,成功构建完成油菜脂肪酸延长酶基因(fae1)反向重复结构RNAi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的油菜转化,经RCR及印染检测,获29个油菜转基因再生株系。  相似文献   
75.
大豆新品种豫豆18号的选育崔润芝,田保明,李延军,许景菊(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郑州450002)豫豆18号(原郑84240-B1)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经过多年多代定向选择育成的高产、稳产、早熟、抗病、抗裂英、优质大豆新品种。1...  相似文献   
76.
甘蓝型双低油菜数量性状的遗传力及基因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个双低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和5个双低恢复系为材料,按不完全双列杂交方式配制杂交组合,采用ADM模型估计数量性状的基因效应和遗传力。结果表明:芥酸含量、株高、角果长度等性状以基因加性效应为主,狭义遗传力较高,早代选择效果较好。主花序角果数、硫甙含量、二次分枝角果数等性状以显性效应为主,狭义遗传力低,不宜早代选择。单株产量、千粒重等性状由加性、显性和母体效应共同决定,遗传力中等,也不宜在早代而应在中世代以后选择。  相似文献   
77.
河南省油菜生产和科研发展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省地处中原 ,光、热资源丰富 ,油菜增产潜力大。菜油是河南省的主要食用植物油 ,约占食用油的 4 0 %左右 ,榨油后的饼粕为高蛋白资源 ,特别是目前推广的双低优质油菜品种 ,芥酸含量低 ,食用有利于人体健康 ;饼粕中的有毒物质硫甙含量低 ,可以直接用作饲料或饲料添加剂 ,因此 ,发展油菜生产对解决我省城乡人民吃油问题、提高人体健康、发展畜牧业生产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1 建国以来河南省油菜生产情况解放后 ,河南省油菜生产几经起伏 ,其发展过程大体可分为 4个阶段。1.1 恢复发展阶段 ( 195 0~ 195 7年 )与建国前相比 ,这一阶段 ,…  相似文献   
78.
高产型双低油菜杂交种郑杂4号选育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双低优质油菜是当今世界各国油菜生产发展的趋势和科研的主攻方向。但优质与高产在育种上的负相关效应,使其优质与高产难以统一,使油菜的发展和普及受到了限制。为了攻克这一难题,育种者对利用油菜杂种优势给以普遍的重视,以期通过杂交种在产量、生长和抗性上的显著优势来实现高产与优质的结合和统一。河南省农科院为此  相似文献   
79.
甘蓝型油菜LOX2基因在MeJA、BTH和核盘菌诱导下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了甘蓝型油菜脂氧合酶基因LOX2在化学激素(MeJA和BTH)处理和核盘菌(Sclertinia sclerotiorum)接种后的表达差异,以及核盘菌诱导处理后LOX2基因在不同油菜菌核病抗性品种中的表达差异.结果显示:MeJA处理后,LOX2基因的表达水平在24 h达到最高,是处理前的30.3倍,表明LOX2基因的表达受MeJA诱导;相反,LOX2基因的表达受水杨酸类似物BTH的明显抑制.进一步研究表明:LOX2基因在核盘菌接种后期明显诱导上调表达,接种72 h后在高抗品种D083、中高抗品种ZS9和高感品种84039的表达量分别为接种前的5.0倍、2.7倍和1.7倍.因此,初步推测LOX2基因的高表达在油菜对菌核病抗性中起重要作用,参与了茉莉酸介导的菌核病抗性防御反应.  相似文献   
80.
菌核菌及油菜菌核病相关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菌核菌的病原学特性、致病机理、寄主的抗病机理以及与油菜菌核病相关的蛋白质组学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