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9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3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2004年从新西兰引入红、桃红、粉红、白四种花色,以及矮化和普通型两种类型的麦卢卡树(Leptospermum scoparium).嫩梢作为外植体,通过对不同激素种类以及激素配比的比较,初步建立麦卢卡树离体快速繁殖体系,即芽分化最佳培养基(MS 6-BA 2 mg/L NAA 0.2 mg/L GA3 0.1mg/L)、嫩梢生长最佳培养基(MS 6-BA 0.8 mg/L NAA 0.2 mg/L GA3 0.1 mg/L)、生根最佳培养基(1/2MS NAA 0.5 mg/L)以及生根苗移栽条件和操作技术.  相似文献   
12.
胶东卫矛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胶东卫矛不同外植体来源、不同激素种类以及激素配比的比较,初步建立了胶东卫矛组织培养及再生体系:胶东卫矛茎段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 6-BA0.5mg/L(毫克/升) IBA0.05mg/L(毫克/升),分化培养基为MS 6-BA0.5mg/L(毫克/升) IBA0.05mg/L(毫克/升),生根培养基为MS NAA0.4mg/L(毫克/升) IBA0.1mg/L(毫克/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进行了抗生素敏感性实验,确定了胶东卫矛茎段转化的卡那霉素筛选浓度为50mg/L(毫克/升),羧苄青霉素浓度为200mg/L(毫克/升),为胶东卫矛的遗传转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基于叶绿体DNA分析的辽宁省梨属种质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32 对叶绿体DNA 通用引物中筛选出8 对引物用于评价辽宁省梨属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其中4 对引物所扩增的叶绿体DNA 片段存在突变位点。合并后的叶绿体基因片段(3 688 bp)含有单一突变位点9 个、简约信息性位点3 个以及插入/缺失(INDEL)2 个。在37 个样品中,trnL-trnF-487 区域、trnL-trnF-413 区域、rbcL 区域和trnS-psbC 区域的单倍型分别为2 个、4 个、2 个和3 个,合并之后的叶绿体基因片段的单倍型为4 个。非编码区trnL-trnF-413 多态性最高,具有最高的单倍型数、最高的单倍型(基因)多样性、最高的核苷酸多样性、最高的单倍型多样性方差和最高的单倍型多样性标准差。辽宁省37 份梨种质的单倍型(基因)多样性(Hd)、核苷酸多样性(Pi)分别为0.577、0.00055。Tajima’s D检验中除了rbcL 区域的D 值在P < 0.05 水平上显著外,其余区域的D 值未达显著水平,表明自然选择对rbcL 区域的突变位点产生了作用。秋子梨和白梨种质共有单倍型HAP_1、HAP_2 和HAP_3,显示出一定的亲缘关系;西洋梨则单独共享HAP_5。运用中介邻接网络(Median-Joining network,MJ)算法绘制的中介网络图显示HAP_1 与HAP_2、HAP_3 的亲缘关系较远,而HAP_5 则与上述3 个单倍型的亲缘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14.
利用SSR荧光标记构建92个梨品种指纹图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源  田路明  刘凤之  曹玉芬 《园艺学报》2012,39(8):1437-1446
 利用SSR荧光标记技术筛选出的10对SSR荧光标记引物,构建中国建国以后选育的92个梨品种的SSR指纹图谱。10对SSR引物共扩增出132个等位基因,位点的杂合度在0.2421 ~ 0.8632之间。10对引物的扩增带型为8 ~ 44个,平均为29.7个。利用其中5对引物KA16、NH009b、NH013a、CH02b121和CH05d04可区分所有供试品种。92个梨品种10个SSR位点的遗传多样性和多态性信息含量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4886 ~ 0.8810和0.4537 ~ 0.8707,平均值分别为0.7920和0.7732。92个梨品种的SSR指纹图谱互不相同,可以作为各品种特定的图谱,为品种鉴别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以10个梨品种果实为研究材料,测定不同发育时期的单果质量、纵径、横径、果心横径、果心比率、烘干比率,并对其进行相关分析。研究发现,果实单果质量、纵径、横径、果心横径均呈现单S形或双S形增长趋势,而果实烘干比率则呈现倒的单S形或双S形趋势;单果质量与果实纵径、横径和果心横径存在极显著正相关性,与果心比率和烘干比率存在极显著负相关性;果心比率与果实烘干比率呈极显著正相关性。说明果实发育过程中果形指数动态变化,果实纵横径的不均衡增长是导致果实S形增长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基于枝条和叶片表型性状的梨种质资源多样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对梨种质资源叶片和枝条表型多样性和变异特点的研究,为梨种质资源描述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梨资源的保存及核心种质的构建提供数据基础和理论依据,促进梨种质资源的高效利用。【方法】采用"梨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中提供的方法对"国家果树种质兴城梨、苹果圃"内保存的梨13个种548份资源的叶片和枝条23个表型性状进行数据采集及整理。使用SPSS19.0软件分析梨叶片和枝条表型性状的分布频率、变异系数、Simpson指数、Shannon-weaver指数、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比较梨种群内和种群间多样性;采用Origin 8.0软件绘制梨各数值型性状分布直方图,进行分级评价并选取参照品种;采用MEGA 5.0软件对脆肉梨和软肉梨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字符型的15个性状分析表明,梨叶片以卵圆形、叶基宽楔形、叶尖急尖、锐锯齿带刺芒、叶片伸展状态抱合、叶姿斜向下和绿微显红色幼叶等类型居多,分别占相对应描述符分布频率的90.51%、58.03%、66.97%、81.93%、87.23%、59.27%、86.68%和35.04%;枝条以黄褐色一年生枝、皮孔数量多、叶芽姿态斜生、顶端钝、芽托中和花芽无茸毛等类型居多,分别占相对应描述符分布频率的87.23%、78.28%、87.96%、83.76%、73.91%和99.27%;其中幼叶颜色和叶基形状的Shannon-weaver指数较高,分别为2.197和1.597。数值型的8个性状分析表明,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叶柄长度、一年生枝长度、一年生枝粗度、节间长度、花芽长度和花芽粗度的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17.25%、19.04%、20.06%、23.70%、15.08%、19.33%、20.62%和16.66%;根据分布统计分析,对每个性状分别提出了5级数值分级指标与参照品种;综合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8个数值型性状可简化为一年生枝长度、花芽长度、叶片宽度和叶柄长度4个主要性状;梨叶片和枝条8个数值型性状在种群内和种群间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种群内和种群间表型分化系数VST分别为41.10%和58.90%。聚类分析233个脆肉梨地方品种可划分为12类,87个软肉型秋子梨可划分为6类,西南地区的梨资源在多个类群中均有分布。【结论】梨种质资源叶片和枝条表型性状多样性丰富,字符型性状中幼叶颜色和叶基形状的多样性指数较高,数值型性状中一年生枝长度和花芽长度的变异系数较高,更能体现梨品种间的差异。梨叶片和枝条种群间变异高于种群内变异,种群间的变异是其主要变异来源。筛选出5个数值型性状可作为梨枝条和叶片的综合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7.
秋子梨品种完熟果实的香气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3个秋子梨品种的完熟果实为试材,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3个品种完熟果实的香气成分进行提取、分离,并结合谱库检索技术、人工解析和相关资料对化合物进行鉴定,用内标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3个秋子梨品种完熟果实中分别鉴定出41种、16种和34种香气成分,其果实香气成分主要由烯烃类、酯类、烷类、醛类等化合物组成;3个品种主要香气成分种类数及其质量分数、主要香气类别质量分数与香气总量均存在一定差异;相关性分析表明:十六烷、α—法尼烯、萘、乙酸己酯、丁酸己酯、乙酸2—苯基乙酯含量对果实香气程度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中国南方豆梨资源的分布现状,并对其进行形态多样性评价。【方法】2017年9月3—16日,9月23日—10月1日和10月30日—11月16日,前往浙江、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和江西6省的豆梨原生境采集豆梨资源78份,采用巢式方差分析、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及邓肯氏多重比较分析等方法对其叶片以及果实等16个表型性状进行研究。【结果】我国南方豆梨资源具有丰富的表型多样性,其叶片和果实的8个质量性状的多样性指数的范围为0.56~1.04,8个数量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为19.85%,其中叶柄长度的最大,达到37.48%,果形指数的最小(8.1%)。主成分分析表明,前7个主成分对应的特征值均大于1,其累计贡献率达70.804%,表明前7个主成分能较好的解释所有变量所包含的全部遗传信息。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在欧式距离系数为9.9处,可将78份豆梨材料聚为五大类。【结论】不同性状变异系数相差较大,供试豆梨资源不同居群间存在着丰富的变异。  相似文献   
19.
苹果梨及其育种利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苹果梨的来源、分类地位以及选育红色、抗梨黑星病、抗寒等新品种的价值,提出今后对该特异品种研究的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20.
可溶性糖酸含量是影响梨果品质的经济性状,是人类长期驯化选择的重要性状。在梨果实生长发育、成熟与衰老过程中,糖酸代谢发生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果实中的糖酸含量以及组分变化存在一些规律性。梨果肉主要可溶性糖包括蔗糖、果糖、葡萄糖、山梨醇等,主要可溶性酸包括苹果酸、柠檬酸等,糖酸含量及组分和糖酸比显著影响果实风味。影响梨果肉糖酸含量及组分的因素主要包括品种、光照、激素、肥料、采后技术及砧木等。果实糖酸代谢是十分复杂的生理生化代谢网络的一部分,糖酸是一个由多个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许多关键的功能基因已被验证。目前梨果糖酸研究已在相关酶、糖转运体、转录因子、QTLs分子标记、基因组学、蛋白组学等方面取得重要的研究进展。围绕上述研究,综述了糖酸的主要研究进展,并进行总结和展望,以期为梨果糖酸含量及组分评价、功能基因挖掘和指导梨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