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0篇
农学   7篇
  4篇
综合类   16篇
农作物   24篇
园艺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12.
选取与花药培养相关的因素及水平进行探讨,以优化二倍体马铃薯花药培养的再生体系。结果表明:二倍体马铃薯花药培养的最适基因型为BD40-2、BD54-8和BD10-7|对于促进花药诱导,低温、热激、离心、甘露醇4种预处理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确定最佳的预处理为低温6 d、热激4 d、离心4 000 r?min-1、甘露醇处理2 d|2,4-D为1.0 mg?L-1、6-BA为0.1 mg?L-1的激素配比的花药诱导率最高|碳源选用麦芽糖,浓度为3%|培养基中添加1 mmol?L-1 STS诱导的愈伤花药数显著高于培养基中添加50 mg?L-1 AgNO3。  相似文献   
13.
东农303覆膜栽培能获得较好的效益,小区试验中经济产量和总产量均比未覆膜高,达显著水平,其中,不同时期茎叶鲜重和根系鲜重均达极显著水平。因种比不困种效果好,覆膜能够促早熟,提早收获时间。  相似文献   
14.
马铃薯块茎中的维生素C吕文河,白雅梅(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省气象科学研究所)马铃薯块茎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是人类获得维生素C的一个重要来源。因此,众多研究者对马铃薯块茎中维生素C含量的分布、变化以及影响维生素C含量的因素做了广泛的研究。维生素C在...  相似文献   
15.
马铃薯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晚疫病则是当今危害马铃薯生产最为严重的病害。重点介绍了四种常用的分子标记技术RFLP、RAPD、AFLP和SSR,以及国内外利用这些标记技术在马铃薯晚疫病研究中的应用。分析了马铃薯晚疫病菌的遗传多样性、菌株抗药性、有性杂交后代的遗传分离以及抗病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介绍了遗传图谱的构建、抗性基因及与晚疫病抗性相关的QTL定位、体细胞杂种及回交后代的晚疫病抗性检测。这些对今后中国学者开展相关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1 前 言 黑龙江省土质肥沃,气候冷凉,马铃薯的年种植面积约42万hm2(中国农业统计年鉴,2002),是我国重要的种薯和商品薯生产基地之一。然而本省的气候条件也特别适宜晚疫病的发生,每年因晚疫  相似文献   
17.
马铃薯富含维生素C,是人类获得维生素C的重要来源。本研究测定2个早熟马铃薯品种(东农303和Jemseg)产量及维生素C含量在不同生育阶段的表现。2004年从7月1日起每周取一次样,每次取3株,共取9次,测定单株结薯个数,单株薯重,及维生素C含量。东农303单株结薯个数较多,多达9个。和东农303相比,Jemseg结薯数较少,平均4个左右。但是,就产量而言,东农303从7月22日起始终高于Jemseg。东农303在生长发育期间维生素C含量的变化呈抛物线形式,8月5日达到最大值,然后逐渐减小。Jemseg的变化曲线和东农303的相似,但最高值出现在7月29日。维生素C含量东农303高于Jemseg。东农303是高产高维生素C的品种。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省马铃薯晚疫病菌对甲霜灵药剂的敏感性测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菌落直径法对2008年黑龙江省4个地区53株马铃薯晚疫病菌的甲霜灵药剂敏感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马铃薯晚疫病菌中对甲霜灵药剂具有抗药性的菌株占很大比重,但是区域间抗药菌株的出现频率具有很大差异,其中牡丹江、哈尔滨地区抗药菌株达到了100%,海伦的抗药菌株为23.08%,加格达奇没有出现抗药菌株。本研究对在黑龙江省科学合理地使用苯基酰胺类杀菌剂防治马铃薯晚疫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马铃薯块茎不同部位淀粉及相应酶活性差异,选用不同淀粉含量品种(高淀粉品种克新22号,低淀粉品种克新19号)为供试材料,分析块茎不同部位(顶部、右侧、脐部、左侧和髓部)干物质、淀粉含量(包括直、支链淀粉含量)和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差异。结果表明,块茎淀粉品质(粗淀粉、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由基因型可知,克新22号均高于克新19号;由块茎不同部位可知,两品种均表现块茎两侧脐部顶部髓部。淀粉形成关键酶活性,由基因型可知,克新22号SSS、GBSS和SBE活性均高于克新19号,而两品种AGPase活性差异不大;由块茎不同部位可知,总体表现块茎两侧脐部顶部髓部。其中,块茎不同部位SSS、GBSS和SBE活性差异显著,而AGPase活性差异不显著。研究结果为马铃薯块茎淀粉品质测定和淀粉合成酶活性合理取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二倍体马铃薯对NaHCO3胁迫的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MS培养方法,分别用不同浓度NaCl和NaHCO3(0、10、20和30 mmol • L-1)对二倍体马铃薯试管苗进行胁迫,研究了3个耐盐(NaCl)无性系试管苗受NaHCO3胁迫时的生长状况。结果表明:当采用NaCl处理时,随着胁迫强度的增加,这3个二倍体无性系芽和根长及其鲜样质量和干样质量6个生长参数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NaHCO3处理时,这6个生长参数呈降低的趋势,降低幅度大于NaCl处理。同一浓度下,同一材料受NaHCO3伤害作用远大于NaCl伤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