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1篇
林业   6篇
农学   7篇
综合类   31篇
农作物   12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4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用25%阿克泰水分散粒剂防治温室烟粉虱效果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温室烟粉虱寄主范围广,发生世代多,生产上难以防治,已成为蔬菜上的主要害虫。为了明确25%阿克泰水分散粒剂(瑞士先正达公司提供)对烟粉虱的防治效果、对番茄的安全性及最佳使用剂量,我们于2001年5月16日进行了25%阿克泰水分散粒剂防治温室烟粉虱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5%阿克泰水分散粒剂对烟粉虱有较好的防效。 试验处理设计为25%阿克泰水分散粒剂3000倍、5000倍、7000倍,对照药剂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0倍和不施  相似文献   
102.
河北省玉米南方型锈病初侵染来源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病原菌鉴定、低空孢子捕捉、夏孢子存活时间、冬孢子诱导等一系列试验表明,河北省玉米南方型锈病是由外来菌源传播引起的。  相似文献   
103.
玉米苗期人工接种镰刀菌后,对抗性不同的玉米品系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酶活性的测定,初步明确了不同抗性玉米品系的PPO,PO,PAL酶活性在发病过程中的变化,感病品系在接种12h PPO酶活性均降低,抗性品系的PPO酶在24h内均增强,抗病品系在接种24h PO酶活性有一个增强过程,感病品系的酶活性减弱,接种后,抗感玉米品系的PAL酶活性变化没有明显规律。  相似文献   
104.
玉米瘤黑粉病抗性鉴定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了不同接种方法、接种时期、接种量及接种液预处理方法对大田玉米瘤黑粉病发病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大田玉米瘤黑粉病的最佳接种时期为6叶1心期,最佳接种方法为孢子液注射法和菌沙法,注射法最适宜接种孢子浓度为7~8×103个/mL,孢子液预处理能明显提高接种效果。  相似文献   
105.
河北省玉米弯孢霉菌叶斑病发生调查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相似文献   
106.
为明确新月弯孢变种的发生和流行规律及有效防治方法,在不同碳源、氮源、温度、pH、光照等培养条件下,测定新月弯孢变种菌株HNWB-131、HNWB-185和模式菌株CX-3的生物学特性,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这3株菌株对5种药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新月弯孢变种菌株HNWB-131和HNWB-185对碳、氮源的利用更敏感,在大部分碳、氮源培养基上其菌丝均为灰白色至黑色,与新月弯孢模式菌株的墨绿色存在明显区别;2株新月弯孢变种菌株的菌丝生长和产孢最适温度均为30℃,而新月弯孢模式菌株的菌丝生长和产孢最适温度分别为30℃和35℃;新月弯孢变种对光照条件更敏感,且黑暗条件对其分生孢子的产生和萌发有一定刺激作用;新月弯孢变种菌丝生长的最适pH为7~9,比新月弯孢模式菌株的最适pH范围窄(pH为5~11)。苯醚甲环唑对CX-3、HNWB-131、HNWB-185菌株的菌丝生长抑制作用最好,EC50分别为0.39、0.58和0.52 μg/mL;其次为丙环唑,EC50分别为0.79、1.97和1.64 μg/mL,表明2种新月弯孢变种对药剂的敏感性比模式菌株差。  相似文献   
107.
在玉米吐丝后7~10 d采用针刺接种法接种非洲哈茨木霉,收获期对发病等级和相关产量性状进行调查,评估部分玉米骨干种质对木霉穗腐病抗性及木霉穗腐病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所选取的骨干种质中,大部分种质对木霉穗腐病表现高感,仅Mo17表现为感病,无抗性种质。木霉穗腐病对部分种质的有效穗长、百粒重、穗粒重有较大影响,PH6WC、B73、掖478和黄早四的有效穗长显著增加,最高可达32.19%,郑单958、PH6WC、Mo17、自330、掖478和黄早四的百粒重显著降低,最高可达38.46%;郑单958、Mo17、自330、掖478和黄早四的穗粒重显著降低,最高可达53.41%。木霉穗腐病可促进部分种质产生穗发芽,在不同种质间存在较大差异,PH6WC的穗发芽率高达80.00%。  相似文献   
108.
旨在明确山东省玉米穗腐病病原菌组成及优势病原菌的流行趋势。对2015-2017年在山东省采集的138份玉米穗腐病样品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分离物进行鉴定,并对优势病原菌进行系统发育分析,明确其发生发展规律。分离鉴定结果表明,分离到的真菌共有18种,其中镰孢属的拟轮枝镰孢菌分离频率为67.39%,为山东省优势病原菌;其次为层出镰孢菌,分离频率为10.87%;禾谷镰孢复合种、木贼镰孢菌和尖孢镰孢菌的分离频率分别为7.97%,5.80%,0.72%;木霉属的哈茨木霉分离频率为7.91%;青霉属的草酸青霉分离频率为6.52%;曲霉属黄曲霉和黑曲霉的分离频率分别为2.17%和5.07%。基于EF-1α基因序列构建了山东省2015-2017年拟轮枝镰孢菌的系统发育树,并分析了山东省菌株与河北省菌株的遗传进化关系。系统发育分析结果发现,89个拟轮枝镰孢菌菌株可以分为2个大群,其遗传距离较小,为0.002~0.016,表明山东省2015-2017年的菌株之间遗传关系较近;河北省和山东省拟轮枝镰孢菌菌株的遗传距离较小,相似性较高,亲缘关系较近,存在较为频繁的基因交流。研究结果为深入开展拟轮枝镰孢菌穗腐病的抗性育种、发生发展规律以及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9.
用人工接种的方法在室内测定了90-2菌株对水稻野败型不育系和保持系的致病性及90-2菌株毒素对两种水稻材料的毒害作用,结果表明90-2菌株对水稻野败型雄性不育细胞质有显著的专化侵染作用。  相似文献   
110.
【目的】筛选对玉米腐霉茎腐病病原菌具有抑制作用的木霉(Trichoderma spp.)菌株,明确其分类地位以及对腐霉茎腐病的防治效果和抑菌机理,为腐霉茎腐病生防制剂的研发提供菌种资源。【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试候选木霉菌株对肿囊腐霉(Pythium inflatum)、强雄腐霉(P. arrhenomanes)和芒孢腐霉(P. aristosporum)的抑制作用,筛选拮抗菌株;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特性确定Tr21菌株的分类地位;采用常规抑菌方法观察Tr21对腐霉菌丝形态的影响;采用溴化丙啶(PI)染液检测法及对不同处理时间菌丝上清液中蛋白和核酸吸光值的检测,分析Tr21发酵液对腐霉菌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通过不同浓度Tr21发酵滤液浸种试验,检测Tr21发酵滤液对玉米种子发芽性状的影响;通过温室盆栽试验和田间人工接种试验,明确Tr21对腐霉茎腐病的防治效果。【结果】从实验室保存的109株木霉菌中,筛选到7株木霉菌对肿囊腐霉、强雄腐霉和芒孢腐霉具有拮抗活性,抑制率均>60%,其中Tr21菌株对3种腐霉菌的抑制率达到100%,其5×、10×和20×稀释液对3种腐霉菌的抑制率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