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27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为综合防治马铃薯晚疫病,通过多年实践,在采用单垄单行密植平播栽培技术的基础上,总结了丽江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时期及影响因素,提出了选用抗病品种、种薯消毒处理、深耕结合单垄单行密植平播、高垄培土、均衡施肥、合理轮作6个方面的农艺措施与不同药剂组合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以期为推动丽江市马铃薯生产快速发展和农业增产增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2.
不同磷肥施用量对油菜产量及经济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确定安徽省贵池地区油菜磷肥的适宜用量范围。[方法]在安徽省贵池地区进行大田试验,在氮、钾、硼肥配合施用的条件下,研究增施磷肥(0、45、90、180 kg/hm~2)对油菜的生物学性状、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增施磷肥可促进油菜生长发育,增加油菜产量。随着磷肥的增施,纯收益不断增加,但产投比不断降低。[结论]施用磷肥180 kg/hm~2时,油菜产量效益可达最大化。  相似文献   
33.
以云南省蒙自县冷泉镇桑园为试验点,连续3年,对该镇桑园褐斑病进行了综合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冬季在桑树冬耕前,用波美3~5°石硫合剂或0.7%波尔多液喷施树体;春季萌芽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或多菌灵和40%氧化乐果混合1 000倍液喷施桑树树体,防治效果最佳.同时多菌灵与氧化乐果单、混合液,还具有兼治桑褐斑病和桑红蜘蛛的效果.  相似文献   
34.
小麦矮秆新基因的SSR标记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以小麦矮秆种质系山农31504-1作父本与中国春杂交,获得F2分离群体。利用定位于2A染色体上的179对SSR、EST-SSR引物,采用BSA法,对亲本及197株F2分离群体单株进行SSR分析,筛选出2个与矮秆基因紧密连锁的SSR标记(Xwm c522、Xwm c198),其遗传距离分别为5.4 cM、3.2 cM,可用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相似文献   
35.
库布齐沙漠光伏电站内芦苇沙障的防风固沙效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光伏电站内芦苇沙障对风沙流的风速、输沙量及其沙粒分布的影响,为中国北方风沙区光伏电站沙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野外观测库布齐沙漠200 MWp光伏电站铺设芦苇沙障后的风速(20,50,100,200,310 cm)和近地表0—30 cm高度输沙量,分析风速廓线、地表粗糙度、摩阻风速、平均跃移高度、防风作用、固沙效益等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 ①芦苇沙障风速廓线呈对数函数分布,相关系数在0.99以上,芦苇沙障相对于裸沙地表粗糙度提高了3.47~3.79倍,摩阻风速增加了1.39~1.54倍,防风作用最大值出现在20 cm高度处,为21.72%。②总输沙量芦苇沙障仅为裸沙的6.95%,总体固沙效益为93.05%,裸沙90%以上的输沙量集中于0—8 cm范围,而芦苇沙障在此高度范围内输沙量占总输沙量的51.39%,芦苇沙障的风沙流结构有向上层移动的趋势。[结论] 铺设芦苇沙障降低了近地表风速,有效拦截了风沙流,达到了防风固沙目的,是沙区光伏电站有效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36.
为阐明不同林龄人工梭梭对干旱荒漠区土壤养分利用机制及时空演变趋势,选取了乌兰布和西南缘营建年限为2,5,10,15,30 a的人工梭梭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试验的方法,分析了不同林龄梭梭土壤养分空间分布及其富集效应。结果表明:(1)人工梭梭土壤养分表现出显著的成层化分布特征,整体表现为0—10 cm10—20 cm20—40 cm,其中表层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均比深层平均高82.0%,228.2%,172.7%,39.0%,表层土壤养分积累更明显,说明表层土壤中的大部分养分主要从植物的枯落物质中获得。(2)水平方向土壤养分含量在15~30 a表现出显著差异,根部、灌丛内及株间空地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及速效钾分别增高了30.8%和38.0%,196.7%和15.6%,22.5%和8.3%,56.4%和10.6%,且富集率显著高于其他林龄,表层(0—10 cm,10—20 cm)表现出随林龄增高而增加的趋势,深层(20—40 cm)则先降低后升高。说明人工梭梭林在种植15 a后其土壤养分"肥岛"效应强于低林龄,而在10 a生长旺盛,养分消耗量大,"肥岛"效应较弱。(3)梭梭各生长指标均与有机质和碱解氮富集率显著相关(p0.05),其中与有机质极显著相关(p0.01),说明随着林龄的增加,土壤有机质与碱解氮含量累积较为明显。其中有机质的空间异质性最明显,而速效磷、钾时空异质性较弱。由此也进一步表明了干旱荒漠区人工梭梭与土壤养分间具有明显的时空耦合关系。  相似文献   
37.
蓝莓是一种对气候非常敏感的果树。光、温、水、风等气象条件对其生产影响很大。对霜冻、高温、强对流等气象灾害的防御不当或措施不力,均会导致蓝莓大幅减产甚至绝收。根据皖南金寨县、南陵县、怀宁县三大蓝莓种植基地气象观测站1971—2000年的统计数据,并结合蓝莓生长发育的生物特点,分析了皖南气象灾害的发生情况及其对蓝莓的影响,提出了科学可行的防御措施,以减轻和避免灾害损失,确保蓝莓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38.
石涛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1):89-89,241
早稻基肥1次施用50kg/667m238%控失肥,能改善穗部性状,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后期熟相好,秆青籽黄,纹枯病轻,能提高产量,增幅为0.8%~9.0%。  相似文献   
39.
音乐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不仅能传递情感,也会对自身的工作生活产生影响。研究表明,音乐对动物内脏活动、情感、奶产量等均有较利影响。近年来,人们开展了许多音乐对奶牛免疫机能的调控作用及其机理等的相关研究。本文通过对文献报道整理和分析,从不同节奏、不同速度和不同乐器三个方面综述音乐对奶牛免疫反应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为利用音乐提高奶牛产奶量和奶品质的研究、生产优质的“音乐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0.
为筛选出有效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药剂,设置烯酰吗啉、氟噻唑吡乙酮、嘧菌酯、肟菌酯、枯草芽孢杆菌(药剂对照)、唑醚·代森联和清水(空白对照)7个处理进行药剂筛选试验.结果显示:根据马铃薯晚疫病病情分级标准对7个处理进行五点取样,测定病情指数及防治效果,发现防效较好的为氟噻唑吡乙酮、嘧菌酯,第1次药后1周的防效均为10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