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3篇
农学   2篇
  6篇
综合类   43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7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樱桃根际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动态变化及其关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樱桃根际脲酶、磷酸酶活性与氮、磷、钾动态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生长季前期樱桃根际脲酶、磷酸酶活性明显提高,根际酶活性显著高于根外,随物候期进展土壤酶活性及R/S值逐渐降低。氮、磷、钾元素在年生长周期内整体上呈下降趋势,生长季前期根际全氮、碱解氮及全磷亏缺明显,而根际有效磷、速效钾明显富集,这种作用亦随物候期进展逐渐减弱。土壤脲酶、磷酸酶活性与氮磷钾土壤营养元素含量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以春梢停长期相关程度最高。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有益微生物对甜樱桃根系的接种效应,试验采用灌根的方法,研究了从野生东北山樱根际分离筛选出的4株促生细菌,混合接种对甜樱桃/东北山樱根际微生物区系及根系呼吸代谢途径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促生菌液改变了甜樱桃根际细菌、放线菌及真菌的数量比例,使根际细菌数量显著增加.接种2次,根际细菌增加幅度最大,为对照的3.4倍;接种促生菌液提高了根系活力,接种2次效果最显著,为对照的2.4倍,达到200.4μg/(g·h);接种促生菌液对根系呼吸的基础生化途径与末端氧化电子传递途径运行比例无明显影响,但整体上提高了根系呼吸速率.  相似文献   
13.
 以东北山樱(Cerasus sachalinensis Kom.)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根施酚类物质对羟基苯甲酸和香豆素对其生长和呼吸关键酶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香豆素显著促进东北山樱幼苗生长,提高幼苗光系统Ⅱ(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呼吸底物含量、中间产物丙酮酸含量和苹果酸脱氢酶(MDH)活性,不影响糖酵解途径(EMP)和磷酸戊糖途径(PPP)关键酶活性;高浓度香豆素抑制生长,降低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淀粉含量、异柠檬酸脱氢酶(IDH)和磷酸果糖激酶(PFK)活性。对羟基苯甲酸及其与香豆素的混合溶液在3个作用浓度(0.1、1.0和10 mmol · L-1)下均不同程度地抑制幼苗生长,降低柠檬酸含量,促进PPP关键酶活性提高。低浓度对羟基苯甲酸对幼苗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和呼吸底物含量无影响,但提高丙酮酸含量、己糖激酶(HK)、丙酮酸激酶(PK)和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降低IDH、MDH活性;高浓度对羟基苯甲酸使幼苗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呼吸底物和中间产物含量、PFK、PK、IDH、MDH活性下降,HK活性提高。  相似文献   
14.
2012年1月9日,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韩明玉教授到沈阳考察、调研果园土壤管理情况,并到沈阳农业大学果树试验塾地参观,沈阳农业大学园艺学院、体系果园土壤管理制度岗位专家吕德国教授、团队成员秦嗣军副教授及本岗位相关的部分研究生陪同韩明玉教授考察了沈阳农业大学校内的苹果园土壤管理制度长期定位试验园,并就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5.
苹果苦痘病又称苦陷病,是苹果成熟期、贮藏期因缺钙而引发的一种常见生理病害,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影响苹果经济性状的首要病害之一。作者对苹果苦痘病的症状和发生原因进行综述,并总结其防治方法,以期为生产中苹果苦痘病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沈阳位于辽宁省的中北部,以平原为主,少部分地区为丘陵山地,适合发展多种果树。沈阳市交通便利, 2017年常住人口达822.8万人,果品多元化消费潜力巨大。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及人们消费的多元化方向发展,城市周边观光采摘果园应运而生。目前,沈阳地区苹果产业主要以‘寒富’为主,品种较为单一。为了应对大城市周边观光采摘果园发展及消费者对果品多元化的需求变化,沈阳农业大学近年引进了‘龙丰’‘塞外红’等20余个小苹果资源进行栽植评价。  相似文献   
17.
刈割对自然生草果园近地表草域生态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刈割对近地表草域生态因子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刈割使地表以上15cm光照度增强、温度升高、空气相对湿度和CO2浓度下降,地表日蒸发量升高,10 cm和30cm地温均升高;温度升高的幅度随层次的下降呈降低趋势,日变化峰值的出现随层次的下降而滞后.  相似文献   
18.
通过室内培养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温度(15℃、25℃、变温)、水分(40%、60%、80%田间持水量)及有机物料(未添加、秸秆、秸秆+尿素)处理对苹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及微生物活性、多样性指数、对碳源利用能力变化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正交试验中(2012年)果园土壤培养150 d时水分对有机质(SOM)含量影响效应达显著水平,且大于温度。培养90 d温度对土壤微生物香浓指数影响效应大于水分,对优势度指数影响效应小于水分。温度对土壤微生物利用碳水化合物类(90 d,150 d)、氨基酸类(90 d,150 d)、胺类(15 d,90 d,150 d)碳源能力影响效应大于水分。秸秆对土壤有机质(45 d,90 d,150 d)、胡敏酸及富里酸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优势组合验证处理(2013年)表明,在25℃+60%田间持水量(WHC)条件下果园土壤培养15~60 d更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积累。在15℃+60%WHC条件下果园土壤培养45 d时土壤微生物活性较强,且微生物群落结构相对丰富,在该时期果园土壤中微生物在60%WHC条件下对碳水化合类、氨基酸类、羧酸类及胺类碳源利用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19.
不同生育期苹果园土壤氨氧化微生物丰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大量施氮引起的土壤酸化问题已严重制约苹果的安全生产。氨氧化微生物驱动的土壤硝化作用是土壤氮素循环的重要环节,探析苹果园土壤中氨氧化微生物氨单加氧酶基因(amoA)丰度与土壤硝化强度(Potential Nitrification,PN)和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有助于评价土壤氨氧化微生物类群在苹果园土壤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方法】本研究以辽宁省丹东东港地区‘寒富’苹果园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技术,检测苹果树不同生育时期, 4月28日(萌芽期)、 7月24日(新梢停长期)、 10月23日(落叶期)的两个苹果园(分别编号为D1和D2)的土壤理化性质、 土壤硝化强度、 氨氧化古菌(Ammonia-oxidizing archaea, AOA)和氨氧化细菌(Ammonia-oxidizing bacteria, AOB)的amoA基因丰度,并分析了氨氧化微生物丰度与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硝化强度之间的关系。【结果】不同生育时期‘寒富’苹果园土壤理化因子差异较大。所有供试土壤的硝态氮(NO-3-N)、 速效磷(AP)和速效钾(AK)含量在4月份最高,铵态氮(NH+4-N)含量在7月最高,NO-3-N、 NH+4-N、 AP和AK含量在10月多为最低。且所有供试土壤pH值均在4.25~6.09之间。同一生育时期内,D2土壤pH均显著高于D1土壤,但其NO-3-N和NH+4-N含量则不同程度地低于D1土壤。不同采样时期的果园土壤硝化强度随季节变化表现出先降后增的趋势,除7月D2土壤硝化强度显著高于D1土壤外,4月与10月D2土壤硝化强度均显著低于D1土壤。尽管不同采样时期的土壤AOA与AOB丰度随生育期而各异,所有供试土壤中AOA丰度均显著高于AOB丰度。同一时期内,D2土壤AOA和AOB丰度均显著高于D1土壤。尽管土壤pH、 NO-3-N与AOA、 AOB均表现出显著相关性,土壤PN仅与AOA丰度明显正相关。【结论】长期施肥导致苹果园土壤pH值降低,pH值的改变是影响AOA与AOB丰度的重要因子,果园土壤的硝化过程主要由AOA来完成,土壤硝化强度与季节变化引起的温度和土壤环境因子等的改变密切相关。苹果园无机氮肥混合有机肥的施入,同时结合自然生草、 人工刈割等管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变土壤氮素的含量与种类,减缓土壤酸化。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国外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历程及特点,分析我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式、课程设置、导师队伍建设、毕业考核方式等为着眼点,对沈阳农业大学园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进行探讨,为完善全日制园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提供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