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3篇
农学   2篇
  6篇
综合类   43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7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不同纸袋处理对红富士苹果果实钙组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富士苹果(Malus domestica Borkh.cv. Red Fuji)为试材,进行了3种纸袋的套袋处理,以不套袋果实为对照,测定果实中的水溶性钙、果胶钙和草酸钙的含量,研究不同纸袋对果实不同组分钙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纸袋处理对钙组分含量的影响程度不同。套袋处理明显降低了果实的水溶性钙含量,"彤乐"袋较对照、"小林"袋和"前卫"袋提高了果实的果胶钙含量,而"小林"袋草酸钙含量较"彤乐"袋、"前卫"袋以及对照果实有所降低。不同纸袋果实水溶性钙与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及Vc含量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22.
以红富士苹果为试材,进行了3种纸袋的套袋处理,以不套袋果实为对照,测定其葡萄糖、果糖和蔗糖的含量,研究不同纸袋对果实糖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照与套袋果蔗糖、葡萄糖、果糖含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且发育前期以果糖和葡萄糖积累为主,采收时,对照果实葡萄糖含量最高,套袋处理为“小林牌”袋〉“前卫牌”袋〉“彤乐牌”袋;而蔗糖含量为“小林牌”袋〉“彤乐牌”袋〉“前卫牌”袋,对照最低;套袋处理与对照果实酸性转化酶活性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且与蔗糖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23.
为探讨果树修剪枝条还田对土壤养分及树体生长发育的影响,以一年生平邑甜茶幼苗为试材,设置添加枝条碎片、添加枝条碎片并接种蚯蚓2个处理,以既不添加枝条又不接种蚯蚓为对照(ck),研究不同处理对土壤微生物量碳(MBC)、易提取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EE-GRSP)、N、P、K速效养分的变化及平邑甜茶叶片的光合荧光指标响应特性。结果表明:添加枝条处理增加了土壤中MBC、EE-GRSP、N、P、K速效养分的含量,且前期增加迅速。其中,添加枝条处理在40 d时MBC含量增加最多,比对照提高61.3%;在60 d时EE-GRSP含量最高,比对照提高82.9%;在60 d时土壤速效N增加最为显著,比对照提高70.5%,而速效P、K则均在20 d时增加最为显著,分别比对照提高66.5%、66.8%;同时,平邑甜茶叶片净光合速率(Pn)提高42.1%,光合性能指数(PIABS)提高7.2%。添加枝条并接种蚯蚓处理较添加枝条处理更有利于增强这种促进效果,可能与接种蚯蚓后更利于枝条分解、增加养分释放及土壤性质的改善有关。  相似文献   
24.
植物与根际微生物相互作用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际作为连接植物根系与土壤的活跃界面,微生物种类众多,是直接接触根系并影响其生理活动的区域。为了更好地了解并应用根际微生物,结合近年来国内外植物与根际微生物关系的研究现状,综述了植物与根际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关系,即植物种类和根系分泌物对根际微生物的影响,根际有益微生物和有害微生物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探讨了种植与耕作方式及施肥管理等农业技术措施对植物根系与根际微生物系统的影响,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5.
以开放式气路,采用CIRAS-1型便携式光合系统测定凯特杏(Prunus Linn.Katy)和金太阳杏(Prunus Linn.Sungold)光合特性,结果表明:凯特杏叶片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曲线为单峰型,金太阳杏叶片Pn日变化曲线为双峰型。凯特杏与金太阳杏的光合能力(Pc)分别为(14.1±0.8)μmol.m-2.s-1和(11.7±0.7)μmol.m-2.s-1、羧化效率(CE)分别为(0.0637±0.001)和(0.0574±0.002)、表观量子效率(AQY)分别为(0.0263±0.003)和(0.0239±0.001)、饱合光强(SL)分别为(1610±115)μmol.m-2.s-1和(1337±30)μmol.m-2.s-1、光补偿点(LCP)分别为(39±2)μmol.m-2.s-1和(52±6)μmol.m-2.s-1、CO2补偿点(CCP)分别为(133±14)μmol.m-2.s-1和(150±8)μmol.m-2.s-1。凯特杏与金太阳杏属于喜光品种,但凯特杏的光合能力强于金太阳杏。  相似文献   
26.
本溪山樱桃根系酚酸类分泌物及其化感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本溪山樱桃根系分泌物中酚酸类物质进行分离,以山莴苣种子及甜樱桃组培苗为试材,初步研究了酚酸类分泌物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从本溪山樱桃根系分泌物中共分离到对羟基苯甲酸等9种酚酸类物质;酚酸类分泌物对山莴苣种子萌发的化感效应强度有随添加量增加而增强的趋势,其中添加量为30 μL时,对胚根的生长和发芽有促进作用;添加量超过60 μL时,则表现为抑制作用.对羟基苯甲酸对甜樱桃组培苗生长、生根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中0.100mmol·L-1处理茎叶最重,0.500 mmol·L-1处理发根数量最多.根和茎叶中SOD、POD及CAT活性基本随处理浓度增高而增强,浓度过高活性下降.肉桂酸处理具有类似化感效应.但化感效应强度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27.
以辽中地区较为典型的低碳砂质果园土壤为栽培基质,以‘寒富’苹果/山荆子幼苗(Malus×domesica‘Hanfu’/M.baccata)为试材,以有机物料分解最终产物之一且易被吸收利用的葡萄糖作为碳源,通过设置添加葡萄糖及土壤灭菌处理,研究苹果根域土壤活性有机碳库组分和根系呼吸等生理代谢过程对外源碳输入的响应。结果表明,土壤添加葡萄糖和灭菌后添加葡萄糖处理整体上提高了土壤有机碳、微生物量碳、水溶性有机碳和颗粒有机碳含量,而单纯土壤灭菌处理则降低了土壤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和颗粒有机碳含量。添加葡萄糖和灭菌后添加葡萄糖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纤维素酶和β–葡萄糖苷酶活性,提高了苹果植株根系参与呼吸代谢途径中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异柠檬酸脱氢酶和苹果酸脱氢酶的活性,并且增强光合能力,促进了植株生长。综上,在低碳砂质土壤中,按照土壤微生物碳本底水平添加5倍量的易分解碳源有利于提高土壤活性碳库组分含量,增强土壤酶活性,改善土壤质量,同时强化了苹果叶片光合能力,并最终促进植株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28.
土壤有机质含量是衡量果园肥力水平的指标之一。由于我国果园建园选址多为贫瘠的荒山地及丘陵地,加之一些不当的传统耕作模式,致使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下,平均不足1%,这是制约果园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综述了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因素及几种常见的维持或提高果园土壤有机质的管理策略,以期为提升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实现果园提质增效,确保果园优质丰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9.
"琥珀"是由沈阳农业大学选育的海棠品种,母本为平邑甜茶(Malus hupehensis Rehd.),父本不详。树姿直立,生长势强。一年生枝黄绿色。成熟叶片浓绿色,叶柄基部有2片托叶。花蕾白色,具粉红色晕;花白色,花瓣近圆形、重叠,部分花为6片花瓣,平均花冠大小3.3cm,花期10~12d。连续结果能力强,果实近圆形,底色淡黄色,盖色橙红色,果面光滑,有蜡质,成熟后落果轻,观赏性高。适宜于辽宁省庭院、小区、街道、广场绿化。  相似文献   
30.
以沈阳地区6个‘寒富’苹果示范园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实验测定等方法,对沈阳地区果园管理水平及果实品质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沈阳地区作为‘寒富’苹果的新兴产区,果农普遍缺乏苹果现代栽培基础理论知识和先进技术,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着诸如整形修剪不规范,优质果率及果园收益较低等问题。针对上述情况应加大力度建设生产示范园,加强对新果农的果树管理基础知识与技术培训,逐步提高果园管理水平,从而促进‘寒富’苹果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