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3篇
农学   2篇
  6篇
综合类   43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8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61.
果园生草试验及适生草种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以自然生草和自然生草+人工生草(紫花苜蓿、白三叶、红三叶、早熟禾、高羊茅和黑麦草)的‘寒富’苹果园为研究对象,以清耕为对照,研究了自然生草对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影响,并对自然生草条件下的人工草种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自然生草处理土壤pH值、有机质、全氮、全磷、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细菌、真菌、放线菌、脲酶和磷酸酶明显升高,全钾增幅较小,但含水量降低了。通过适宜草种评价的初步研究可知,以生草覆盖为目的、刈割次数少的可选择白三叶、高羊茅和黑麦草等品种;为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需要刈割用于覆盖的则应选择紫花苜蓿、红三叶等产草量较高的草种。  相似文献   
62.
为探讨苹果套袋后果实在袋内微域环境下不同生长期和不同部位真菌种群结构变化及其对果实安全性的影响,以红富士苹果为试材,利用选择性培养基,对套袋苹果袋内真菌进行了分离、鉴定和分类,分析了套袋和不套袋果实不同生长期、不同部位真菌种群的变化。结果表明,在红富士苹果套袋微域环境下,不同部位、不同时期的主要真菌是链格孢霉(Alternaria),且在套袋后的整个生长季一直存在,7月后的不同时期,分别分离出青霉(Penicilli-um)、木霉(Trichoderma)和曲霉(Aspergillus);不同部位真菌种群结构有差异,除链格孢霉外,非皮孔处其他真菌的出现均要早于皮孔处;不同时期真菌种群结构,青霉和木霉在不同部位分离出的时间有异,且持续存在时间也不一致,曲霉仅在非皮孔部位于摘袋后分离出。与不套袋果相比,套袋后真菌的种类仅多了曲霉,而且没有表现出致病能力。因此认为,套袋后微域环境下产生的真菌类群对果实的安全性没有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63.
沈阳地区甜樱桃日光温室主要生态因子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沈阳地区,目光温室升温后,平均气温可很好的满足甜樱桃大小孢子发育和萌芽的需要,但最低气温仍是偏低,昼夜温差大,是导致日光温室甜樱桃生育期延长的主要原因之一.日光温室甜樱桃没有出现花蕾、花朵并有幼果的冻害现象.升温前期地温较低,影响了根系的正常生长发育,应采取提前覆盖地膜等措施提高地温.相对于露地而言,日光温室内空气相对湿度偏高,光照强度偏低,应注意通风透光,改善日光温室的湿度和光照条件.  相似文献   
64.
通过不同容积砖槽,研究了限根对寒富苹果幼树养分分配及枝类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总干物质量随根域空间减小而下降,生长季前期干物质及可溶性糖等养分主要分布于叶片中,落叶期粗根中的分配比例增加。根域空间减小提高了枝干韧皮部的干物质分配及养分的分配比例,而木质部的分配比例降低,使植株生长势减弱,形成短枝比例明显增加,有利于促进果树由营养生长向生殖发育方向转化。  相似文献   
65.
66.
寒富苹果叶片发育过程中光合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慧丽  吕德国  秦嗣军  刘国成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4):4197-4197,4206
用CIRAS-1型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田间生长的寒富苹果叶片发育过程中光合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叶面积的增大,净光合速率逐渐升高,萌芽后35 d左右趋于稳定。叶片完全展开后(萌芽后35 d),寒富苹果的光饱和点和补偿点分别为1 552μmol/mol和29μmol/mol;CO2饱和点和补偿点分别为1 433μmol/mol和109μmol/mol。  相似文献   
67.
半区灌水及半区交替灌水对苹果幼树光合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寒富"苹果为试材,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半区灌水(HW)、半区交替灌水(AHW)、干旱(WS)三种控水方式对苹果叶片光合生理指标的影响,以探讨交替灌溉对苹果光合作用的调控机制。结果表明:三种处理均使叶片Pn降低,但引起Pn降低的原因存在差异,HW和AHW处理主要为气孔限制所引起,而WS为非气孔限制;与CK相比,AHW处理通过气孔限制作用适当降低了叶片净光合速率(Pn),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加之灌水的交替进行,能够持续对地上产生抑制作用,更利于实现果树的大幅度节水栽培。  相似文献   
68.
以‘寒富’苹果花芽为试材,设置梯度低温(-25-、30-、35和-40℃)处理,研究顶花芽和腋花芽的呼吸速率和抗氧化酶活性对低温的响应特点。结果表明:顶花芽呼吸速率随着温度的下降表现出先升高后显著下降再升高的趋势,在-30℃顶花芽呼吸速率降到最低点,且明显低于腋花芽,此后顶花芽的呼吸速率虽呈上升的趋势,但一直处于较低水平。腋花芽呼吸速率在低温处理的前期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在-30℃降到最低点,此后急速升高,在-35℃达到最高点后快速下降。2种类型花芽的SOD酶活性在-10~-25℃均是快速升高,此后顶花芽的SOD酶活性急剧下降并一直处于较低水平,腋花芽的SOD酶活性下降幅度较小且维持在较高的水平。顶花芽的POD酶活性变化呈升高-下降交替出现的特点,在-25℃和-35℃出现峰值;腋花芽则表现为降低-升高-降低的趋势,在-35℃达到峰值且高于顶花芽。顶花芽的CAT酶活性在低温下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在-25℃出现峰值;腋花芽CAT酶活性则呈升高-降低交替出现的特点,在-25℃和-35℃出现峰值。此外,腋花芽的POD和CAT酶活性升高幅度明显高于顶花芽。由此认为,腋花芽的呼吸途径活性受低温抑制的程度低于顶花芽,以及其抗氧化酶清除活性氧的能力高于顶花芽,都有利于减少低温胁迫引起的活性氧伤害。  相似文献   
69.
对山楂品种"甜水"叶片中总黄酮的超声波提取工艺及周年积累动态和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波提取山楂叶片中总黄酮的最优工艺条件为用70%乙醇在温度40℃、功率450W条件下,以料液比1∶30提取30min。年生长周期中,山楂叶总黄酮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落叶时总黄酮含量最高,确定秋季果实成熟后为最佳采叶期。生长前期营养枝上叶片黄酮含量高于结果枝叶,后期相反;不同长度枝叶片黄酮无明显的差异;整个生长期内叶片黄酮含量上位叶中位叶下位叶、叶柄托叶。  相似文献   
70.
山楂叶总黄酮提取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声波提取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山楂品种‘甜水’叶片中总黄酮提取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山楂叶片总黄酮的提取效果与提取溶剂、乙醇浓度、料液比、粉碎粒度、提取方法和提取时间有关。甲醇、乙醇和丙酮3种提取溶剂中以乙醇最好,且浓度为70%的乙醇提取效果明显优于60%、80%和90%乙醇。不同料液比和粉碎粒度的提取率也不同,1∶10、1∶201、∶30和1∶40的料液比中,以选择1∶30为宜,且中粉提取率高于细粉和粗粉。超声波法比冷浸法和热回流法取得的效果更有优势,应用潜力大。超声波提取时间为30 min时黄酮得率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