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6篇
综合类   30篇
农作物   5篇
园艺   20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正金湘为早中熟鲜食马铃薯新品种,块茎圆球形,黄皮黄肉,薯皮光滑,芽眼浅,每667 m~2产量1 900 kg以上,商品性好。基于适应中国南方冬闲田气候(低温、弱光)和耕作制度(早熟)的适用型马铃薯品种的选育目标,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于2009年从湖南省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引进了来自加拿大的28份马铃薯杂交组合的实生种子,并开始进行  相似文献   
52.
不同播种方式对马铃薯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马铃薯品种‘费乌瑞它’的脱毒种薯为材料,对种薯采用不同的播种方式(芽眼朝上和芽眼朝下),研究其对马铃薯生长、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铃薯种薯播种深度10cm、以芽眼朝下的播种方式,马铃薯植株长势健壮,薯块品质好;收获的马铃薯产量(2150.7kg/667m2)与商品薯率(90.5%)高于芽眼朝上播种收获的马铃薯产量(2002kg/667m2)与商品薯率(80.4%)。湖南地区适合采用种薯芽眼朝下播种方式进行马铃薯种植。  相似文献   
53.
专业实践教学(文章中主要指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或论文)是高等教育的关键环节。文章在分析了新形势下专业实践教学所面临的各种困境后,对传统的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提出了改革措施,以期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4.
根据已报道的植物3-羟基,3-甲基戊二单酰辅酶A还原酶(HMGR)和环阿屯醇合成酶(CS)基因保守序列分别合成简并引物,先后从盾叶薯蓣(Dioscorea zingiberensis)幼苗中克隆了一段663 bp(HMGR-DZh)和一段1 245 bp(CS-DZc)的cDNA片段,经NCBI和CLUSTALW在线序列同源分析,结果表明,由HMGR-DZhcDNA推导的蛋白质与已报道植物HMGR氨基酸序列相似性达到63%~70%.由CS-DZc cDNA推导的蛋白质氨基酸序列中具有环氧角鲨烯环化酶(OSCs)特异保守结构域:DCTAE结构域和C末端的2个QW高度保守区,并与已报道植物环阿屯合成酶氨基酸序列相似性达到80%以上.本实验还分别以HMGR-DZh和CS-DZccDNA为探针进行了Southern和Northern杂交分析.Northern杂交分析表明,盾叶薯蓣HMGR-DZh基因的mRNA约为1.8~2 kb,CS-DZc基因的mRNA约为2~2.5 kb.  相似文献   
55.
聚乙二醇模拟干旱对马铃薯幼苗生长与细胞膜透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马铃薯的抗旱机理,在离体培养条件下,对8个马铃薯品种进行5%、10%、15%、20%、25%、30%的聚乙二醇(PEG 6000)模拟干旱胁迫,研究马铃薯的茎叶发生、根系生长与细胞膜相对透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PEG胁迫的加深,所有材料的叶片变小,除湘马铃薯1号外的其余7种材料的叶片数在10%~30%PEG胁迫下均显著少于对照;马铃薯株高对PEG胁迫最敏感,在5%~30%PEG胁迫下,8个马铃薯品种的株高均显著高于对照;在10% PEG胁迫下,除S.chacoense–1号外的其余7种材料的茎节数均显著少于对照,各材料的茎节生长开始受到影响;根系的伸长生长对干旱胁迫的敏感度高于根系数量,湘马铃薯1号在15%PEG胁迫下即表现出发根困难,中薯3号、东农303、费乌瑞它、金山薯的发根限制浓度为25%,而大西洋、中薯5号和S.chacoense1号在胁迫浓度达30%时仍能正常发出根系,只是生长变缓;在5%~30%PEG胁迫下,随PEG胁迫的加深,8个马铃薯品种的细胞膜相对透性(电导率)均呈增加趋势,但增加幅度不同,表现出的规律与其幼苗形态表型基本相似。  相似文献   
56.
[目的]运用HPLC法比较分析11种甘薯不同部位绿原酸含量,为甘薯尤其是地上部分茎叶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样品通过质量为200倍的甲醇超声提取20 min,乙腈-0.2%磷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对绿原酸、4,5-O-咖啡酰基奎尼酸、3,5-O-咖啡酰基奎尼酸、3,4-O-咖啡酰基奎尼酸形成良好分离,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4.74%、102.63%、100.01%和101.05%。[结果]不同甘薯品种间及同一品种不同部位间咖啡酰奎尼酸类化合物含量显著差异;地上部分以双咖啡酰奎尼酸含量为主,块薯中以绿原酸含量最高;各组织部位咖啡酰奎尼酸类化合物总量分别为:茎尖9.77~40.86 mg/g,成熟叶2.68~13.97 mg/g,茎干0.56~7.90 mg/g,块薯0.69~4.33 mg/g。[结论]甘薯茎尖和叶片可以作为绿原酸提取材料加于开发利用,其中紫甘薯系列优于非紫甘薯系列,试验中两个11ZY紫薯材料表现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57.
优质甘薯品种的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6个甘薯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福薯8号产量第一,达2 430 kg/667m<'2>,其他依次为福薯9号、紫薯王、京变、京6,川山紫产量最低,为1 220 kg/667m<'2>;烘干率紫薯王最高,达33.5%,其他依次为福薯9号、福薯8号、川山紫、京6及京变;蒸煮食味品质福薯9号居第一,其次为京6、紫薯王、川山紫、福薯8号及京变.综合6个品种的产量与蒸煮食味等指标,适合在湖南省推广种植的品种为福薯8号、福薯9号及紫薯王,京6及川山紫可在小范围内试种.  相似文献   
58.
通过搜索马铃薯全基因组,获得马铃薯多酚氧化酶(PPO)基因家族序列,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及表达分析。结果显示:共获得12个马铃薯PPO基因,即StuPPO1、StuPPO2、StuPPO3、…、StuPPO12;除StuPPO9位于2号染色体外,其余11个基因串联于8号染色体的276kb范围内;对具有3个典型结构域(Tyrosinase、PPO1_DWL、PPO1_KFDV)的基因蛋白序列进行进一步分析,结果显示StuPPO1、StuPPO2、StuPPO3、StuPPO4、StuPPO6蛋白序列相似性大于80%,且大部分StuPPO蛋白位于叶绿体;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分析显示,StuPPO1、StuPPO2、StuPPO3、StuPPO6、StuPPO8、StuPPO9具有MeJA响应元件,StuPPO1、StuPPO3、StuPPO4、StuPPO6、StuPPO7、StuPPO8、StuPPO9具有ABA响应元件,StuPPO2、StuPPO4、StuPPO8、StuPPO9具有IAA响应元件;少数PPO基因具有对SA、GA及低温等胁迫响应相关元件;基因表达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PPO基因其表达模式有较大的差异,StuPPO1、StuPPO2、StuPPO3在马铃薯块茎、根、匍匐茎、茎、叶柄、顶部幼叶、中部叶片、底部老叶组织中均有表达,StuPPO4仅在块茎、根、匍匐茎、茎中表达,而StuPPO6、StuPPO7、StuPPO8、StuPPO9在8个部位都没有检测到表达。此外,同一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也有着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59.
以通道侗族自治县当地栽培种生姜的幼芽为外植体,研究了生姜的组培快繁技术,并对获得的生姜组培苗进行了CMV(黄瓜花叶病毒)和TMV(烟草花叶病毒)检测。结果表明:生姜幼苗增殖诱导分化的适合培养基为MS+6-BA 4.0 mg/L+NAA 0.2 mg/L,在此培养基上可实现生姜幼苗增殖与生根的同步培养以及一步炼苗与移栽,增殖倍数达到3.00;适合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0.4 mg/L NAA;生姜炼苗移栽4种栽培基质中以椰糠和蛭石的成活率最高,达到100%,草炭和棉籽壳的成活率很低,其中蛭石移栽的生姜幼苗较椰糠移栽的幼苗植株生长更健壮,根系发达且不定根较多,叶片黄化较轻;生姜组培苗的病毒检测发现均不含CMV和TMV这2种病毒,组培苗可用作当地栽培种生姜的无毒种苗生产。  相似文献   
60.
为了获得具有晚疫病广谱抗性的马铃薯品种,了解来自国内外不同种质资源的晚疫病抗性。本研究以感病品种Favorita为对照,通过多重接种试验,对75份马铃薯种质资源进行了晚疫病抗性的评价。试验结果如下:通过叶片离体接种法,以接菌5 d后的Favorita感病对照叶片病症明显为标准,鉴定出12份表现为抗性的种质资源,其中2-2、GS393和加湘1号表现为免疫。通过进一步的室内活体接种,发现加湘1号和2-2仍具有良好的抗性,并且加湘1号的抗性比2-2更好。本研究为晚疫病育种策略制定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