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43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36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以北京市蔬菜价格的变动为研究对象,采用2007年6月~2011年1月北京市蔬菜总体或分品种的按月平均价格数据,分析了蔬菜价格变动的长期趋势、季节波动和超常波动等特征.在此基础上,运用多元回归模型对北京市蔬菜价格变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蔬菜上市量、农用生产资料价格、季节、自然灾害等因素均对北京市蔬菜价格有影响.  相似文献   
62.
我国是蔬菜生产和贸易大国,生产的蔬菜出口到多个国家(或地区),在国际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近年来,随着世界各国市场开放的范围越来越广,世界贸易组织(WTO)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已经成为WTO的正式成员国,在新的环境下,我国蔬菜出口贸易在各方面都呈现出了一些新的变动,其变动情况如何,受到我国各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63.
2000 年以来北京市蔬菜产业发展趋势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蔬菜产业一直是我国农业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我国农业快速发展、提高农民收入、丰富居民饮食结构有着重要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88 年国务院批准组织实施“菜篮子工程”以来,我国的蔬菜产业取得了迅猛发展,蔬菜品种不断更新换代,生产水平获得了极大的提高。目前,蔬菜产业是带动我国农业经济增长、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成为我国农村经济的一个重要增长点。  相似文献   
64.
为明晰食物消费类别,发现其演化特征规律,基于联合国粮农组织食物平衡表中1991—1995年和2015—2017年两个时期13种食物消费等数据,运用因子和聚类分析方法,得到5项因子,划分出7类食物消费类别,分析各类别食物消费变化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食物消费表现出典型地域特点,体现了各国经济发展差异。20年来各类别稻米、禽肉、糖人均消费普遍增长。处于温饱或小康阶段的类别,食物消费变化以谷物、蔬菜、水果等植物性食物消费增长为主;处于最富裕阶段的类别,居民薯类、油脂、红肉、水果消费普遍减少。期初消费对各种食物人均消费增长普遍具有负向影响,经济增长、本国生产则普遍表现出正向影响。经济增长对奶类、糖、蔬果消费带动较强,本国产量对蔬果、肉类、水产品等鲜活产品消费影响较大。城镇化、老龄化以及关税变化对不同食物消费影响存在较大差异。城镇化或带动油脂等高热量食物消费,降低蛋、奶、肉类等高蛋白食物以及蔬菜消费。而老龄化或引起糖、油脂消费减少,带动蛋类、红肉等食物的消费增长。  相似文献   
65.
北京市蔬菜生产效率分析——基于地区比较视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孟阳  穆月英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34):244-251
投入产出效率的提高是推动当前北京市蔬菜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在对北京市和全国平均的蔬菜主栽品种投入产出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运用DEA(数据包络分析法)测算出2010年北京市和全国其他地区设施和露地蔬菜生产的技术效率和环境效率,并基于量化分析结果,从北京与全国其他地区比较的视角,分析北京市蔬菜生产效率情况。得出的主要研究结论是:北京市设施蔬菜生产无论是投入产出还是技术效率、环境效率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都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而露地蔬菜生产在这3个方面皆不具有比较优势;从规模报酬来看,北京市设施蔬菜生产处于规模报酬递增的阶段,而露地蔬菜生产则处于递减阶段。最后提出了提高北京市蔬菜产业技术效率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66.
2016年我国玉米支持政策由原来的临时收储政策向生产者补贴政策转变,与临储政策相比,玉米生产者补贴政策的效果如何,有必要基于现有研究进行进一步的分析探讨。本文从玉米生产者角度出发,以经济学厂商理论为基础,采用DID双重差分法实证分析生产者补贴对玉米生产者的具体影响效果与省份、时间动态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第一,生产者补贴在政策实施地区对玉米生产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保障了地区玉米生产稳定;第二,从时间“动态效应”角度来看,随着时间推移,生产者补贴对玉米生产的影响效应逐步增大。第三,不同省份之间生产者补贴的影响存在着差异,在玉米主产区的黑龙江省,对比临储政策,生产者补贴无法补足生产者因价格下降产生的损失,对玉米单位面积产量影响效应较低。最后,针对结论提出了继续完善玉米生产者补贴政策、需要相关配套政策与生产者补贴政策配合并弥补补贴政策带来的劣势以及关注生产者补贴政策影响随时间推移出现的变化等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7.
我国农业经营的基本格局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近年来在地域生产集中度高的地区,农业专业化服务组织不断发展。基于专业化分工理论,利用环渤海设施蔬菜主产区的调研数据,运用内生转换模型,分析农业生产性服务对设施蔬菜种植户收入的影响,探讨其增收效应。结果表明,农业生产性服务的总体使用比例不高,其中农户使用劳务服务、农机服务和技术服务分别仅有53.79%、39.90%和37.12%。受教育程度越高、种植规模越大、服务信息渠道数量越多将会提升农户使用生产性服务的概率,年龄越大、风险厌恶、家庭劳动力数量越多则有抑制作用;种植规模越大、有本地蔬菜品牌的农户,使用劳务、农机或技术服务的增收效果越好,受教育程度越高对使用技术服务农户增收效应越明显,年龄越大不利于劳务服务使用农户的收入提高。研究表明,农户使用农机服务带来的收入提升效果最好,其次是技术服务和劳务服务。因此,提出完善农业生产性服务供给体系、拓展农户生产性服务信息获取渠道和做大做强本地农产品品牌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8.
北京市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效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为重要的农业支持政策,粮食直接补贴一直是中国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为了研究北京市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实施的效率,依据相关政策和数据,通过采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的回归分析,DEA方法以及Malmquist指数对北京市粮食直补及其效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粮食直补变量在Cobb-Douglas生产函数的回归系数为正,并通过了显著性检验,粮食直接补贴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北京市粮食产量的增长;DEA结果显示,2009—2011年3年间北京市粮食直接补贴的综合效率平均值分别为0.909,0.837和0.901,北京市各区县的粮食补贴相对不同,表明北京市各区县的粮食直补效率各有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69.
北京市蔬菜价格变动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北京市蔬菜价格变动幅度较大,文章在回顾北京市近几年蔬菜供求变动情况的基础上,利用时间序列数据对北京市蔬菜价格的总体情况进行分析,并选典型品种进一步分析比较,分品种预测了2010年北京市蔬菜价格走势,对北京市蔬菜价格变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70.
随着对外贸易的深化发展,金砖国家内部的农产品贸易合作越来越紧密,但是也面临一些不利因素的影响。将农产品分为畜产品、种植类产品、油料产品和食品及其他农产品等四类,利用引力模型分析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的农产品贸易影响因素,并测算其分类农产品的贸易潜力。结果表明,经济规模对中国和其他金砖国家农产品贸易有正向影响,是否接壤没有显著影响;中国与印度、俄罗斯、巴西和南非的贸易潜力为潜力增长型,还有较大发展空间。未来应积极推进金砖国家农产品贸易的相关协议,并着重提高金砖国家农产品贸易的多样性,保持多样协调发展,同时还需密切关注金砖国家的政策变化和国际经济形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