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农学   3篇
  3篇
综合类   6篇
园艺   2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穆鼎 《花木盆景》2007,(9):31-33
百合近几年来国内发展迅速,但主要种球依赖进口,成为限制发展的"瓶颈"。2005年本刊专家视点栏目就曾撰文《百合须走国产化之路》(赵祥云),探讨国产化存在的诸多问题。时至今日,仍有些问题没能彻底解决,本刊特邀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所研究员、中国园艺学会球根花卉分会会长穆鼎先生详解当前我国百合花生产中存在的的技术问题,以期对广大生产者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2.
百合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的RAPD分析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左志锐  穆鼎  高俊平  刘春 《园艺学报》2005,32(3):468-472
 对百合野生种及栽培品种共60份材料进行了RAPD分析, 22条随机引物共扩增出224条带,其中163条为多态性带, 多态率为72.77%。UPGMA分类结果将60份百合材料分为两大类群, 第1类群为铁炮与亚洲百合杂交系(L /A) 、野生种、亚洲系百合(A) 、喇叭百合杂交系(T) 及东方与喇叭百合杂交系(O /T) 的聚合, 这一类群在阈值0.668处又被分为两个亚类群; 第2类群为1 份野生种(L. speciosum ) 及铁炮系百合(L) 和东方系百合(O) 的聚合, 其中东方系百合在阈值0.746处又被分为两个亚类群。根据此分类结果, 进行了类群间亲缘关系及品种起源形成分析, 60份百合材料被划分为14个群组。经统计分析, 各群组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与遗传距离的变化呈现相反的趋势。  相似文献   
23.
百合种间杂交受精前障碍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刘春  穆鼎  明军  董玲 《园艺学报》2006,33(3):653-656
 以‘山丹’ (Lilium pumilum ) 、‘西伯利亚’ ( Siberia) 、‘白狐’ (White Fox) 、‘粉完美’( Pink Perfection) 、铁亚杂种系品种‘达诺’ (Ceb Dazzle) 和‘维多利亚瀑布’ (Victoria Falls) 为试材, 对花粉的活力、萌发力、贮存条件及授粉方式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适宜的蔗糖浓度有利于百合花粉萌发;花粉贮存适宜温度为5℃; 不同的授粉方式影响花粉的萌发, 授粉48 h后, 花粉管停止生长, 切花柱授粉方式的花粉处于不萌发状态; 试管受精24 h后, 花粉管即可进入胚珠, 45 d果实明显膨大, 经胚培养获得杂交苗。  相似文献   
24.
喇叭水仙中百合斑驳病毒的RT-PCR检测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博  明军  刘春  罗凤霞  王春城  单宏臣  王晓武  穆鼎 《园艺学报》2008,35(12):1843-1848
 根据基因库中已发表的百合斑驳病毒(Lily mottle virus, LMoV)外壳蛋白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通过RT-PCR方法从喇叭水仙Narcissus pseudonarcissus‘Pink-charm’ 样品中扩增出1条大小与试验设计相符的553 bp的特异性LMoV RT-PCR带。扩增产物序列分析表明:与GenBank中百合斑驳病毒百合分离物核苷酸相似性在90%以上。将该序列翻译为外壳蛋白的氨基酸序列ABW16938发现它完全存在于GenBank上已登录的LMoV病毒外壳蛋白序列NP-945145中,确认喇叭水仙该样品感染了百合斑驳病毒。  相似文献   
25.
紫牡丹远缘杂交后代幼苗的形态标记和ISSR标记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吴蕊  张秀新  薛璟祺  穆鼎  石颜通 《园艺学报》2011,38(12):2325-2332
 以栽培牡丹‘秋发1号’(Paeonia suffruticosa‘Qiufa 1’)为母本,以野生紫牡丹(Paeonia delavayi Franch.)为父本进行远缘杂交,并利用形态标记结合ISSR分子标记对杂交后代2年生幼苗进行早期鉴定。结果显示,形态标记方法可将16株F1代幼苗分为偏父型3株、偏母型5株和中间型8株;ISSR标记鉴定在L = 0.65时将F1代幼苗分为偏父型6株、偏母型5株和中间型5株。16株杂交幼苗中有12株表现为ISSR标记与形态标记分组结果一致,另有4株分组结果不一致。认为形态标记结合分子标记的评价方法有利于牡丹杂交后代的早期鉴定。  相似文献   
26.
<正> 非洲菊,别名扶郎花。原产南非。是世界六大切花之一。非洲菊花枝挺拔,花朵硕大,花色艳丽多样。切花率高,瓶插寿命长,是产值较高的切花作物。在世界上非洲菊生产基本上采用无土栽培的今天,我国的非洲菊生产仍以地栽为主。其后果是,多种病虫害发生严重,产花量低,切花质量差。为了有效解决病虫害的困扰,提高我国非洲菊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我们于2001年开始进行非洲菊简易无土栽培结合病虫害综合防治的试  相似文献   
27.
不同倍性百合杂交后代的核型及分子标记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琼  穆鼎  义鸣放  明军  刘春 《园艺学报》2007,34(6):1477-1484
以百合两个杂交组合,'Brunello'×'Yellow Jiant'和'Prato'×Lilium.pumilum的亲本和杂交后代为试材,从染色体和DNA两个方面对杂交后代进行鉴定,比较杂交后代与亲本间的遗传差异和相似性。观察显示,两个杂交后代均为三倍体,由不同倍性的亲本杂交而来,且染色体随体丰富。用4对多态性高的SRAP引物对试材进行扩增。结果表明:杂交后代除了含有父母本的特征带,还具有父母本没有的谱带,且它们与母本间的遗传距离均小于其与父本间的遗传距离。核型分析和分子标记的结果一致,均证实了两个杂交后代的真实性,且两个杂交后代在遗传上均偏向母本。  相似文献   
28.
盆花朱蕉放月季N,P,K,施肥比例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穆鼎  杨孝汉 《园艺学报》1997,24(1):71-74
以观叶植物朱蕉和观花植物月季为试材进行施了佳N、P、K比例的选择。分别设4个N、P、K比例,3个施肥量。朱蕉以N、P、K比例为16-16-16的处理最佳,对促进朱蕉株高生长的最大效率比硝酸磷提高了42%,硝酸磷肥及4种N、P、K比例(16-16016,22-10-10,20-10-11,21-11-11)的最佳施肥量分别为4、2、2、4、2g/盆20天。月季以N、P、K比例为18-8-17为最佳,  相似文献   
29.
 以从荷兰引进的17 个朱顶红品种为试验材料,根据优势互补和性状特异性原则,设计了44 个杂交组合和8 个自交组合,并对杂交结果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44 个杂交组合中,有38 个可结实(结 实率25.0% ~ 100%),且均获得了后代子苗(出苗率35.7% ~ 89.1%);8 个自交组合中,有6 个可结实(结 实率62% ~ 100%),其中5 个获得了后代子苗(出苗率39% ~ 96%)。17 个品种的具体表现如下:①杂交 结实率方面,‘红狮’、‘卡门’和‘至尊’表现较好,除个别组合不结实外,作为父本和母本平均结实率 都达到了60%以上;②单果结籽数方面,‘至尊’、‘奥拉夫’和‘红狮’表现较好,作为母本单果结籽数 分别为44.6 粒、43.2 粒和44.0 粒;③子球生长量方面,组合‘红狮’ב蒙特布朗’、‘奥拉夫’ב蒙特 布朗’和‘至尊’ב蒙特布朗’生长最快,2 年生球周径分别为23.1 cm、22.5 cm 和20.5 cm;④子球扩 繁方面,2 年生球中共有19 个组合获得了分生子球,子球数最高的组合为‘当娜’ב朋友’,平均4.2 个。利用以上组合,共获得了1.6 万株杂交苗,并通过对已开花组合进行鉴定,初筛出新材料5 个。结合 试验中不同组合优劣表现和后代鉴定结果,对影响朱顶红杂交效率及后代选育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初步分 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30.
近十年来,我国的花卉产业迅速发展,花卉产品质量有所提高,少数企业已成功地进行了花卉产品的出口,如云南隆格兰的百合,昆明彩虹的月季,上海虹华的菊花等。但总体上,我国的花卉产业仍处在一个初级阶段。要想使我国花卉产业的整体水平有所提高,并且有能力应对入世带来的挑战,需要努力实现我国花卉产业的“四化”,即:思想观念现代化,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