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9篇
综合类   12篇
农作物   63篇
园艺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21.
麻类作物分子育种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麻类作物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的成功依赖于对基因库资源遗传变异的数量、分布及其进化关系充分的了解和掌握。传统的研究方法有很大局限性,分子标记的出现弥补了传统方法的不足,成为现代科学研究的有利工具。目前关于麻类作物的遗传背景知识相对有限,但是对于作物育种又是必需的。一张高密度的遗传连锁图谱可以用于重要性状定位、重要基因克隆、比较基因组学研究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本文系统地论述了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在6种麻类作物包括红麻、黄麻、亚麻、苎麻、大麻、剑麻的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及基因定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2.
红麻稀有材料分类地位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7份红麻稀有材料的研究发现叶、苞片、萼片、花冠、蒴果和种子等形态特征变异丰富。细胞学研究表明,染色体数均为2n=36;栽培材料随休有普通型、较大型和特大型,野生材料均为普通型;野生材料染色体结构较栽培材料对称。野生材料与常规品种杂交,座果率变幅35-50%,结实率3.2-17%,均明显低于对照(分别为69%和30%),表明  相似文献   
23.
引进长果黄麻品种多点生态适应性鉴定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对国外引进的6个长果黄麻优良品种进行2年5点生态适应性试验与抗病性、品质鉴定。结果表明:引进品种比我国对照增产的有4个,占引进长果种品种的66.66%,其中3个达到极显著水平;O-1丰产性最好,增产19.19%,经济性状优良;稳定性与适应性较好的品种为O—4;纤维高于500支的特优异品种1个为O—6。引进的黄麻品种在抗病能力上与我国品种基本相当,具有高抗黄麻小黑点炭疽病能力的品种有O—2和O—4,没有发现免疫材料。  相似文献   
24.
我国红麻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与评价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红麻生产国,也是最大的种质资源拥有国.我国政府十分重视红麻种质资源的研究和利用,并促进其在育种和生产中的利用.本文讨论了我国红麻的种植历史、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收集保存、鉴定评价、利用创新等问题.同时还探讨了红麻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问题,提出了持续发展和利用对策.我国红麻种质资源研究和利用的成功经验,可为红麻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25.
红麻成熟离体胚和种子分别用0.05%,0.1%、0.5%和1%的甲基磺酸乙脂处理,随甲基磺酸乙脂浓度增加,发芽和成活率下降,根和芽的长度缩短,幼苗变矮,且根比芽更敏感,形态异常的出现逐渐增多,相比较胚比种子更敏感。此外,还发现甲基磺酸乙脂诱导的种子不育性是可遗传的,并分别或同时受其基因突变或“强”缺失制约。  相似文献   
26.
几个国外引进高产红麻品种农艺性状遗传变异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7.
木槿属植物种的形态分类学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研究了木槿属、木槿属Furicia组及9个主要物种的生物学特性和主要形态特性,并根据花颜色、包片、叶形、萼片等对12个物种进行了形态分类,为这些野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和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28.
日本新泻县是一个气候温暖,冬季多雪的地区,为了在那里大规模、低成本地种植红庥,我们研发了一个以拖拉机为主要机械的红庥机械化栽培体系。这个体系是在已有的机械化栽培体系基础上开发的,使用这个机械化栽培体系.红庥种植从耕地到收获的所有作业步骤均可使用机械完成。从1999年开始,我们研究了红庥机械化收获体系使用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红庥实行机械化栽培是完全可能的。  相似文献   
29.
大麻育种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粟建光 《中国麻业》2006,28(4):212-217
大麻是一种多用途作物,能提供纤维、纤维素、种子和种子油、大麻醇类物质,以及生物质材料。随着工农产业链的整合,大麻被看成研究特殊代谢途径的模式植物,生物合成工程对大麻及系列产品的开发具有一定价值。本文讨论了大麻育种现状,重点阐述了(1)资源搜集、保存和鉴定评价;(2)种质扩增与遗传多样性;(3)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育种进程的发展;(4)性别分化;(5)THC含量测定。纤维和特殊用途的现代大麻品种已培育并投入了生产。大麻育种的提高依赖于基础与应用研究,这些研究能提供深入细致的鉴定方法和改良作物的设计。这要求把某种特征归因于某种内在组分并研究该组分在相关代谢途径中某一特定过程的修饰作用。这些基因组学的先进技术能够:(1)鉴别出在大麻化学物质、纤维和生物油合成中编码酶的关键基因和控制因子的作用机理;(2)鉴别出这些基因的作用模式;(3)通过特殊启动子控制的过度表达、弱表达和特殊表达鉴定被选定的基因的功能。特殊特征分子标记,构建高密度基因基因连锁图对大麻育种将起到显著作用。基础与应用研究的进展使得鉴别优良亲本和杂交组合成为可能,并能降低劳动强度和减少时间投入。  相似文献   
30.
大麻是一种多用途作物,能提供纤维、纤维素、种子和种子油、大麻醇类物质,以及生物质材料.随着工农产业链的整合,大麻被看成研究特殊代谢途径的模式植物,生物合成工程对大麻及系列产品的开发具有一定价值.本文讨论了大麻育种现状,重点阐述了(1)资源搜集、保存和鉴定评价;(2)种质扩增与遗传多样性;(3)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育种进程的发展;(4)性别分化;(5)THC含量测定.纤维和特殊用途的现代大麻品种已培育并投入了生产.大麻育种的提高依赖于基础与应用研究,这些研究能提供深入细致的鉴定方法和改良作物的设计.这要求把某种特征归因于某种内在组分并研究该组分在相关代谢途径中某一特定过程的修饰作用.这些基因组学的先进技术能够(1)鉴别出在大麻化学物质、纤维和生物油合成中编码酶的关键基因和控制因子的作用机理;(2)鉴别出这些基因的作用模式;(3)通过特殊启动子控制的过度表达、弱表达和特殊表达鉴定被选定的基因的功能.特殊特征分子标记,构建高密度基因基因连锁图对大麻育种将起到显著作用.基础与应用研究的进展使得鉴别优良亲本和杂交组合成为可能,并能降低劳动强度和减少时间投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