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9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9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罗芬  李进寿 《河北渔业》2009,(12):36-38,64
中华倒刺鲃为我国名贵经济鱼类,是长江流域近年开发的名优养殖种类之一。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现有研究报道,对目前中华倒刺鲃的养殖过程中常见疾病及防治方法进行较为全面的介绍,系统地描述了这些疾病的发病症状、致病原等,同时为各种疾病的防治提供具体的技术和措施,以期为中华倒刺鲃养殖的病害防治提供借鉴,旨在提高中华倒刺鲃的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32.
种植制度对水稻籽粒铅、镉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比较不同种植制度对水稻籽粒铅、镉含量及变化的影响,从2016年开始,在衡阳和岳阳地区实施为期3 a的大田定位试验,探究稻-稻-紫云英、稻-稻-冬闲和稻-稻-油菜3种不同种植制度下,水稻籽粒中铅和镉含量的高低及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各种植制度的水稻籽粒铅、镉含量变化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实施种植制度3 a后,相比于稻-稻-冬闲,稻-稻-油菜种植制度显著降低了早稻和晚稻籽粒镉含量,平均降低幅度分别为23.90%和47.30%,稻-稻-紫云英和稻-稻-冬闲之间没有显著差异;相比于其他种植制度,稻-稻-紫云英种植制度会显著提高早稻和晚稻籽粒中铅含量,平均提高幅度分别为50.42%和80.49%,稻-稻-冬闲和稻-稻-油菜之间没有显著差异。研究发现,与种植第一年相比,3 a后稻-稻-油菜种植制度能够显著提高衡阳和岳阳的土壤pH(增幅分别为8.60%和10.33%),并显著降低土壤有效态铅含量(衡阳地区除外)和有效态镉含量,稻-稻-紫云英种植制度会增加土壤的有效态铅含量(增幅分别为17.51%和13.32%)。从季别来看,湖南地区水稻品种早39在晚稻季收获的籽粒镉含量要显著高于早稻季118.93%~429.11%,而在早稻季收获的籽粒铅含量要显著高于晚稻季10.71%~59.20%。综合考虑,在南方重金属污染的多熟制地区,应选择稻-稻-油菜种植制度作为主流的种植制度。  相似文献   
33.
结合四川安岳县卧佛村、金线村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以乡村振兴为核心理念,对数字农业建设、总体布局、“多规合一”、粮食安全、艺术提升、人居环境、宅基地制度改革等方面进行规划实践探索, 打造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努力为规划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村民致富,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