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0篇
农学   8篇
综合类   13篇
畜牧兽医   26篇
园艺   3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51.
为了解燕麦(A vena sativ a L.)种质资源在江淮地区农艺性状上的差异,本试验对141份燕麦种质资源的14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主成分分析以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燕麦种质的遗传多样性指数较高,多样性指数最高的为单株鲜重,其次为单株干重和千粒重,分别为2.64,2.48,2.33;供试燕麦种质...  相似文献   
52.
通过了解国内外草种质资源评价利用情况,结合我国草种质资源利用现状,分析了甘肃省草种质资源基础、优势以及在草种质资源创新利用工作中取得的进展。  相似文献   
53.
李德明  张少平  耿小丽  张榕  刘乾 《草业科学》2018,35(6):1472-1479
为了确定不同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在半干旱地区生产性能的大小和营养价值的高低,在兰州国家区域试验站,连续两年对12个紫花苜蓿品种的生产性能进行测定分析,采用灰色系统关联度理论综合评价分析了不同品种紫花苜蓿的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粗纤维、含水量、无氮浸出物、钙、磷含量8项营养指标。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苜蓿在不同茬次时株高和干草产量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两年内随着收割茬数的增加,株高和干草产量不断减小,中苜3号、甘农3号、甘农5号、中苜5号和康赛的植株较高,甘农5号、甘农3号和阿迪娜的干草产量较高;不同紫花苜蓿品种营养品质也存在差异,其中甘农5号、中苜3号最优,甘农3号、中苜5号、康赛次之。从生产性能和营养价值综合考虑,甘农5号、中苜3号、甘农3号、中苜5号和康赛生产性能优异、营养价值高,综合性状突出,可以作为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的紫花苜蓿品种。  相似文献   
54.
草燕1号燕麦(Avena sative‘Caoyan No.1’)是针对甘肃高寒地区及二阴地区旱作栽培条件下选育的高产、抗倒伏的燕麦新品种。该品种是以和政乡土燕麦为原始材料,采用单株混合选择法,经过近10年的选育而成。以青海444和青引1号为对照,在和政、定西、庆阳、天祝和夏河5个地点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结果表明,草燕1号燕麦适宜在海拔1500~3000m的青藏高寒区和二阴冷凉区推广种植,其生育期比对照品种晚2~6d,牧草产量与对照无明显差异,但种子产量显著高于2个对照品种(P<0.05),饲用品质优于青海444,且差异显著(P<0.05),但与青引1号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5.
二十个平菇品种菌丝体蛋白质和多糖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北京农林科学院植保环保研究所实验室保藏的20个平菇菌株进行深层发酵,采用二奎林甲酸(BCA)检测法和苯酚-硫酸法测定了菌丝体中蛋白质和水溶性多糖的含量,比较20个品种的营养含量,为后期平菇功能性深加工研究奠定数据基础。结果表明:20个品种中蛋白质含量较高的品种为平侧5号、黑丰268和平菇4号,分别占菌丝体鲜重的14.225%、11.966%和11.533%;水溶性多糖含量较高的品种为平侧5号、平菇4号和平82号,分别占菌丝体干重的1.664%、1.596%和1.381%。通过该研究发现平侧5号和平菇4号是20个品种中蛋白和多糖含量相对较高的品种,可以根据需要对其进行深加工研究。  相似文献   
56.
用杏鲍菇9号菌株和11号菌株通过单孢杂交育种技术选育出杏鲍菇14号杂交新茵株。杏鲍菇14号杂交新菌株的子实体呈棍棒形,生物学效率达到84.64%。  相似文献   
57.
[目的]旨在筛选出茶薪菇RAPD反应体系的最佳条件。[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对RAPD反应体系所需的Mg2+浓度、模板DNA浓度、引物浓度、dNTPs浓度、Taq酶浓度以及退火温度进行初步筛选。[结果]茶薪菇RAPD扩增的最佳反应体系为:2.5μl Buffer,2.0mmol/L Mg2+,75 ng DNA,0.5μmol/LPrimer,150μmol/LdNTPs,2.0 UTaq酶。反应程序为:92℃预变性5 min,(92℃1 min,35.5℃1 min,72℃延伸2 min)35个循环,72℃10 min。[结论]为茶薪菇RAPD分析及其亲缘关系、遗传多样性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8.
不同配方培养料栽培鲍鱼菇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结果鲍鱼菇培养料配方以配方④(棉子壳40%,木屑40%,麸皮18%,糖1%,碳酸钙1%)和配方⑥(棉子壳10%,木屑37%,玉米芯27%,玉米粉4%,麸皮20%,糖1%,碳酸钙1%)表现较好,菌丝生长速度较快,平均值分别为1.39 mm/d和1.37 mm/d;子实体产量较高,平均生物学效率分别为60.74%和58.90%。  相似文献   
59.
近年来北京市食用菌发展很快,2005年食用菌总产量达到3.62万t,是1980年总产量的7240倍,是1990年的10.34倍。栽培品种已由原来的平菇、香菇品种发展为平菇、香菇、金针菇、双孢菇、草菇、白灵菇、杏鲍菇、猴头、木耳、灵芝等多品种的综合发展格局,有的品种还实现了周年化生产。这对于发展种植业,增加经济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丰富首都菜篮子工程的确是一件好事。但食用菌在生产过程中,每年均有大量的废料产生,特别是老产区和规模生产区,这些废料如果不及时进行妥善的处理,将会给食用菌生产带来极大的隐患,轻则造成环境污染,影响以后种菇…  相似文献   
60.
两种抗生素羧苄青霉素和头孢霉素对农杆菌LBA4404的抑菌效果及其对甘农3号紫花苜蓿愈伤组织的生长、体细胞胚分化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羧苄青霉素的抑菌效果较好,适宜浓度为200~300 mg/L;在浓度200~400 mg/L的羧苄青霉素可促进芽分化;头孢霉素对甘农3号下胚轴离体培养的毒性大,浓度为600 mg/L时完全抑制芽分化。因此,羧苄青霉素为适宜抑菌剂,愈伤诱导阶段的适宜浓度为300 mg/L,体胚形成及芽诱导分化阶段的适宜浓度为200 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