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篇
农学   10篇
  1篇
综合类   39篇
农作物   7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不同温光条件下马铃薯不同叶位叶SPAD值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马铃薯品种合作88和大西洋为供试材料,进行不同温光处理下主茎不同叶位叶SPAD(Soil and Plant Analyzer Development,土壤作物分析仪器开发)值的测定,研究温光条件对马铃薯叶片SPAD值的影响,并确定SPAD值在不同叶位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本试验设置的温光处理中,马铃薯上部4片叶的SPAD值较高,SPAD值随叶位的下降而下降。在中等温光条件(温度20℃和光照12 h)下,不同叶位间SPAD值的变化较小。在同一叶位上,中等温光条件下的SPAD值最高,低温短光照条件(温度15℃和光照8 h)下的SPAD值较中等温光条件和高温长光照条件(温度25℃和光照16 h)下的低。在各个温光处理中,供试品种植株上部4片叶的SPAD值均无显著差异。因此,在考虑叶片大小的因素后,测定马铃薯叶片SPAD值时,以选择倒3叶和倒4叶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42.
甘蔗愈伤组织分化绿苗内源激素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甘蔗愈伤组织分化过程中的内源激素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甘蔗愈伤组织分化过程中,伴随愈伤口分化过程中的变化,内源激素发生一系列的变化,IAA的强烈合成与胚性细胞的发生相联系,当胚性细胞大量发生时,IAA的合成达到峰值,当CTK达到峰值时,分化苗大量发生,而GA1 3的合成和分化苗的长高密切相关,GA1 3在分化20d才达到峰值,分化20d后,各种内源激素含量下降并趋向稳定。  相似文献   
43.
RAPD分子标记在甘蔗杂种鉴定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甘蔗杂种梁河78/121及其亲本华南56/12和崖城58/47共3个材料的幼嫩叶片中提取DNA,使用PCR仪,建立了适合甘蔗PAPD分析的PCR条件,对115个随机引物进行筛选,74个引物可获得甘蔗RAPD多态性,从中找到可用于鉴定该杂种的引物OPR—17,OPK—17和OPR—18。利用该法鉴定甘蔗杂种简单、迅速、可靠,DNA用量少,且不影响被检植株的后期生长。  相似文献   
44.
油菜小孢子再生体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在近10年,油菜小孢子培养已得到深入的研究,已建立完善的油菜小孢子再生体系。论述油菜小孢子培养的意义、操作流程、影响因素等,并指出了我国油菜小孢子培养所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45.
多效唑和矮壮素破除山药零余子休眠的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不同浓度的多效唑(PP333)和矮壮素(CCC)水溶液处理不同休眠期的山药零余子,研究PP333和CCC打破休眠的效果。结果表明,0.1~1 000 mg?L-1 PP333都不能打破刚收获的山药零余子的休眠。0.1~100 mg?L-1 PP333水培采后60 d的山药零余子,第30天时发芽率(41.3 %~61.8 %)显著高于对照,第45天时1、10 mg?L-1 PP333两个处理的发芽率分别为92.5 %和97.5 %,显著高于0.1、100 mg?L-1 PP333处理和对照。10、100 mg?L-1 PP333浸泡采后60 d的零余子24 h后进行沙培,也能显著促进零余子发芽。0.1~1 000 mg?L-1 CCC浸泡采后60 d的零余子24 h后进行沙培,不能促进发芽。0.1 mg?L-1 CCC水培采后90 d的零余子,第30天时零余子的发芽率为60.0 %,显著高于对照。以上结果说明,1~10 mg?L-1 PP333水培能显著打破采后60 d的零余子休眠,PP333的处理效果优于CCC。  相似文献   
46.
甘蔗不同芽位腋芽内源激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甘蔗不同芽位腋芽内的内源激素进行测定 ,结果表明 :不同芽位间 ,内源激素呈有规律变化。 IAA呈“U”型曲线变化 ,CTK、GA1+3含量随芽位下降而降低 ,ABA含量则随芽位下降而升高。芽位间各内源激素含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47.
【目的】研究云南元阳哈尼梯田水稻地方品种月亮谷对白背飞虱取食胁迫的主要防御反应,明确月亮谷抗白背飞虱机制,为水稻抗虫育种及抗虫种质资源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元阳地方水稻品种月亮谷、感虫水稻品种Taichung Native 1(TN1)和抗虫品种Rathu Heenati(RHT)为材料,采用比色法测定3个水稻品种在白背飞虱取食胁迫0、3、6、12、24、48、72和96 h后稻株内营养物质可溶性糖、次生产物丙二醛(MDA)和过氧化氢(H2O2)含量及保护酶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结果】白背飞虱取食胁迫3~96 h后,月亮谷稻株内可溶性糖平均含量增加率为93.19%,显著小于TN1(176.23%)(P< 0.05,下同),而与RHT(89.16%)无显著差异(P> 0.05,下同);H2O2平均含量增加率为44.13%,显著高于TN1(13.18%),而显著低于RHT(83.01%);MDA平均含量增加率为145.38%,显著高于TN1(36.84%)和RHT(57.06%);POD、CAT和PAL活性均增加,其中POD活性平均增加率(52.78%)与TN1(52.30%)无显著差异而显著低于RHT(154.53%),CAT活性平均增加率(26.24%)均显著高于RHT(-9.32%)和TN1(-14.18%),PAL活性平均增加率(3.80%)显著高于RHT(-32.01%)而显著低于TN1(74.03%)。【结论】月亮谷受白背飞虱取食胁迫后,其营养物质、次生产物及主要保护酶活性均较感虫品种TN1和抗虫品种RHT反应敏感,表现出强烈的防御反应,月亮谷可作为抗白背飞虱品种在田间应用。  相似文献   
48.
甘蔗不同叶位幼叶鞘内源激素与愈伤诱导率关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三个甘蔗品种不同叶位幼叶鞘进行内源激素的测定,分析,并对其进行愈伤诱导。结果表明,甘蔗不同叶位幼叶鞘内的IAA,CTK,GA1+3呈单峰曲线变化,处于中间叶位的-3叶,-4叶含量最高,其次为心叶,外围幼叶叶鞘含量最低,叶位间含量差异达显著水平:ABA变化较为平稳,叶位间含量差异不显著。内源IAA,CTK,GA1+3含量高的中间叶位,愈伤诱导率也高,心叶诱导率次之,外围幼叶鞘诱导率最低。诱导率及愈伤质量在品种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49.
云南省主栽甘蔗品种抗旱性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确定云南省5个甘蔗主栽品种(粤糖93-159、新台糖10号、粤糖86-368、新台糖22号、云引3号)的抗旱性以及选择合适的抗旱性鉴定方法,在大棚桶栽条件下对5个处于伸长期的甘蔗品种进行干旱胁迫15 d。处理期间调查参试品种叶片衰老情况、株高伤害度、叶面积伤害度等形态指标及丙二醛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综合各种生理指标的模糊隶属函数评价法比较客观,是一种较合适的抗旱性鉴定方法;结合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抗旱性鉴定来看,粤糖86-368为抗旱性最好的品种,其次为云引3号,适宜旱区种植。  相似文献   
50.
甘蔗光合指标与抗旱性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因子分析方法研究了甘蔗叶片净光合速率(Pn)、胞间CO2浓度(Ci)、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率(WUE)、PSⅡ原初光能转换效率(Fv/Fm)、PSⅡ潜在活性(Fv/Fo)等光合参数与抗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通过因子分析将7个甘蔗光合性状指标用2个因子表示,累加方差贡献率达到87.6%。因子l主要是反映Fv/Fo,Pn,Fv/Fm,Gs,Tr对甘蔗品种抗旱性起支配作用;因子2中,Ci,WUE对甘蔗品种抗旱性起主导作用。甘蔗参试品种的因子分析结果与农艺性状基本一致,表明利用因子分析甘蔗光合性状指标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