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4篇
  1篇
综合类   50篇
农作物   6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南繁区玉米锈病种类鉴定及病原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锈病在海南等地种植的玉米上爆发成灾。单从症状和形态特征上很难将其进行分类鉴定。因此,本研究从南繁区玉米种植基地采集病样132份,经夏孢子显微形态观察,离体致病性测定和玉米锈病特异性引物PCR扩增,以及序列和系统进化分析,发现其与玉米多堆柄锈菌(Puccinia polysora)的多条序列聚在同一分支上,相似性99%。说明南繁区玉米锈病病原为多堆柄锈菌(Puccinia polysora),类型为南方型玉米锈病(Southern corn rust)。同时,通过生物学特性的测定,明确了夏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0℃~28℃,致死温度为40℃,10 min;光照对夏孢子萌发影响不大;此外,蔗糖、葡萄糖、可溶性淀粉等对夏孢子的萌发有促进作用,尿素、草酸铵、酪氨酸等对夏孢子的萌发有抑制作用。该研究结果为南繁区玉米锈病的防治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2.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