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1篇
综合类   1篇
园艺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以‘嘎拉’苹果(Malus × domestica Borkh.)为试材,克隆了乙烯响应因子基因MdERF11(序列号 MDP0000756341)。测序发现,该基因包含全长为483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编码161个氨基酸。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这一乙烯响应因子与拟南芥AtERF11蛋白同源序列相似性最高。利用PlantCare数据库进行基因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预测,MdERF11启动子序列中含有与脱落酸(ABA)、乙烯及干旱信号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MdERF11在苹果的各组织中均有表达,在叶柄和果实中表达量相对较高;并且MdERF11的表达明显受到ABA的诱导。在外源ABA的处理下,MdERF11过量表达的苹果愈伤组织的生长势明显比野生型强,表明MdERF11降低了苹果愈伤组织对ABA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2.
不同有机肥对肥城桃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为了探讨不同有机肥(牛粪、鸡粪、羊粪、猪粪、混粪)对肥城桃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肥城桃的高产优质提供理论依据,通过连续3年处理,研究不同有机肥对白里肥城桃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后,果实单果重与对照相比差异均不显著,但产量均显著提高。各有机肥处理都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叶片的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及类胡萝卜素含量。所有处理的叶片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趋势均呈高低高低的双峰曲线,峰值均在11:30和15:30时出现;其中11:30时为大峰,此时混粪处理的峰值最大,为21.5mol/(m2﹒s),15:30时为小峰,其中鸡粪处理的峰值最大,为18.6mol/(m2﹒s),对照的这两个峰值均低于各有机肥处理。鸡粪处理的果实硬度与对照相比显著提高;有机肥处理提高了果实的可溶生固形物(TSS)、固酸比(TSS/TA)和维生素C(Vc)含量;除猪粪处理外,其它处理的TSS含量与对照相比显著提高;羊粪、猪粪和混粪处理的TSS/TA值比对照分别提高了17.40%、7.14%和15.60%,差异显著;施入有机肥不但增加了香气的种类,还提高了香气物质的相对含量;各有机肥处理,C6醛类和醇类等青香型化合物的相对总量都低于对照,而果香型酯类和甜香型内酯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都高于对照,推测施入有机肥后,果实香气有由青香型转向果香型和甜香型的趋势。另外发现了肥城桃果实的特征香气成分,如酯类中的乙酸乙酯、乙酸丙酯、甲酸甲酯、乙酸己酯和丙酸甲酯,(E)-2-己烯-1-醇、(Z)-2-己烯-1-醇和(Z)-4-己烯-1-醇等C6醇,醛类中的(E)-2-己烯醛、2,4-己二烯醛等C6醛,还有苯甲醛。综合以上结果,施入各种有机肥均能提高果实的营养和香气品质,因此在生产中非常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3.
在广袤的东北黑土地上大力发展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大效益同步提升的寒地苹果,助力东北振兴,保障京津冀生态安全是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全面总结寒地苹果生态气候特点和果实品质特征的基础上,介绍了苹果抗寒机理、抗寒育种、抗寒品种、寒地苹果栽培区划等发展现状,以及包括重茬障碍绿色防控技术、品种选择与区划、高效建园技术、果园生草地力培肥技术及防冻抗病综合技术等在内的寒地苹果抗寒栽培技术体系,重点介绍了高类黄酮苹果酒加工新设备、新工艺和新产品,既含有类黄酮成分和浓郁果香,又具有白酒口感,为减少白酒加工粮食消耗、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在乡村振兴这一国家战略背景下,果树资源育种工作者和研究生导师,必须坚持将产业问题转化为科学问题、理论创新与技术创新并重、良种与良法配套及以科研促教学培养创新人才;并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把水果盘子牢牢端在中国人手中是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即不依赖进口的国内果品生产与市场销售的内循环来满足14亿中国人优质水果的周年供应需求,推动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苹果、柑橘、梨、桃和葡萄等大宗水果是主角;根据中国国情和果实特性,需要培育优质、耐贮、晚熟的苹果和梨主栽品种,以及早、中、晚熟期配套的桃、柑橘和葡萄品种;根据果树育种技术发展现状,杂交育种与芽变选种有机结合是解决果树品种问题、培育国家重大需求品种的有效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5.
中国栽培面积66.67万hm2以上的落叶果树有苹果、梨、桃和葡萄4种,针对这些重要果树果实品质和熟期,国内几代遗传育种工作者经过几十年的协同创新和联合攻关,在优异种质评价挖掘与创制的基础上,创建了优质高效育种技术体系,育成了优质、耐贮、不同熟期、特色多样的苹果和梨系列优质新品种,育成了桃和葡萄早、中、晚熟期配套优质新品种;研发了新品种优质高效配套栽培技术体系,推动了自主研发新品种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及产业优质高效发展,为保障优质水果的周年需求提供了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6.
全面解读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从中梳理出了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生态治理、水源节约、面污治理和富民产业6个关键词。对标6个关键词,总结提出以土壤有机质含量为核心的果园基础地力差是我国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和果树产业提质增效面临的瓶颈或卡脖子问题。我国的盐碱地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梨树抗盐碱能力强,是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及盐碱地高效利用的首选果树树种,但主栽品种“晚熟而不优质”是制约我国梨产业优质高效发展的卡脖子问题。利用苹果育种技术培育出优质、耐贮、极晚熟、抗氧化梨新品种山农酥,已经成为更新换代品种,推动了我国梨产业优质高效发展。在全面分析黄河流域生态特点、解读果园生草试验案例的基础上,发明了单一性与多样性有机结合、长柔毛野豌豆与自然生草多年交互生长的果园生草新模式,通过广泛应用取得了培肥、节水、省力的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7.
揭示了苹果红色芽变的表观遗传特性及其分子机制,发明了基于MYB1启动子甲基化水平检测的苹果精准芽变选种技术,经过持续5代的芽变选种,先后选育出龙富、元富红等系列红色及红色短枝芽变品种,实现了国外品种的再创新和国产化,推动了中国苹果产业优质高效发展,构建了以优质、耐贮、晚熟富士系芽变品种群为主的中国苹果产业品种结构,这也是符合中国国情、保障14亿中国人新鲜苹果周年供应最经济有效的技术途径;创建了苹果资源育种理论体系及优质高效育种技术体系,自主育成了易着色免套袋、酥脆多汁、酸甜可口的幸红、福红、美红等红肉苹果新品种,填补了我国红肉苹果品种的空白;利用“果树多种源品质育种法”等苹果育种技术,自主育成了中国第一个优质、耐贮、极晚熟、抗氧化梨新品种山农酥,解决了砀山酥梨等主栽品种晚熟而不优质的问题,已经成为更新换代品种,推动了中国梨产业优质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