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4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51篇
农作物   15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推广优质杂交中粳徐优201。[方法]对徐优201的特性及无公害栽培技术进行阐述。[结果]该品种具有米质优、产量高、抗性强等特点,并于2005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结论]该品种适宜进行无公害栽培。  相似文献   
42.
以黑果花楸组培苗为试材,采用石蜡切片和叶表皮撕取法,比较正常苗与玻璃化苗茎叶横切面显微结构以及叶表面气孔特征。结果表明,黑果腺肋花楸栅栏组织由2~3层细胞构成,下表皮气孔下陷,小而密集,茎内分布大量导管、筛管。玻璃化苗主脉不明显,细胞排列凌乱不规则,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的区别不明显,气孔开口大近圆形,茎肿胀粗大髓腔内薄壁细胞较多、已破裂。  相似文献   
43.
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夏花生新品种豫花23号主要农艺、经济性状和荚果、籽仁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豫花23号中等肥力适宜播种密度为18.0万~19.5万穴/hm2。  相似文献   
44.
【目的】快速获得稳定的粳稻品种间杂交新材料,加强粳稻品种间杂种优势的利用。【方法】对垦育28和南粳44杂交的F1代进行花药培养,并对获得的花培株系进行主要农艺性状、倍性及稻瘟病抗性等鉴定。【结果】接种至愈伤诱导培养基5 d后花药开裂,10~15 d可诱导出2~3 mm的黄绿色愈伤组织,转移至分化培养基20 d后即可诱导出绿苗。有1696个花药可诱导出愈伤组织,诱导率为66.5%;在获得的382份花培再生株系中,单倍体、双单倍体、四倍体株系比例分别为27.5%、70.2%和2.3%,不同倍性株系出现株高矮化、不结实、分蘖数明显降低和保卫细胞叶绿体数明显减少等变异。经抗稻瘟病田间鉴定,获得综合性状好且抗或高抗稻瘟病的二倍体材料各3份;其中获得综合性状较好、结实率较高(89.6%~90.1%)、株高显著降低且抗稻瘟病的二倍体材料两份。【结论】利用粳稻品种间杂交F1代进行花药培养,可快速获得稳定的中间材料,是快速创制抗病等新材料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45.
优质粳稻恢复系徐恢201的选育与利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徐恢201是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科所用R37682作母本,与C9083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质粳稻恢复系.稻米品质达食用稻品种品质(NY/T 593-2002)优质3级标准,恢复力强,配合力高,所配组合高产稳产,米质优,其中徐优201(徐9320A/徐恢201)、徐2优1号(徐20111A/徐恢201)已先后于2005年和2008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明抗稻瘟病基因Pib、Pi9、Pi2、Pi54和Pish在粳稻品种(系)中的分布情况及不同基因型对稻瘟病的抗性水平.[方法]利用该5个基因的分子标记及人工接种稻瘟病的方法对93份材料进行研究.[结果]包含3个、2个和1个抗性基因的材料分别为19份(占20.4%)、25份(占26.9%)和28份(占30.1%)...  相似文献   
47.
种子是植物繁育的最主要器官,种子是否正常发育直接影响植株的发育进程,也影响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种子发育调控的遗传和分子机制很复杂。目前已有大量直接或间接调控种子发育的基因和影响因子被鉴别,但这些基因之间的互作,不同调控途径如何形成网络协同调控种子发育,还有哪些新基因的参与,仍亟待进一步研究。通过梳理参与调控种子发育的基因、影响因子及其互作模式和调控模式,讨论了如何利用人类需要的等位突变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以期为植物种子发育调控、粮食产量和品质遗传改良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48.
[目的]研究"贝吉佳"草莓组培生根环境,并对组培苗进行驯化移栽。[方法]以"贝吉佳"草莓匍匐茎茎尖为外植体,研究其生根的影响因素及移栽基质对成活率的影响。[结果]最佳的生根培养基浓度为1/2MS,生根率可达100%;IBA的生根效果优于IAA,当IBA浓度为0.3 mg/L时生根效果最好,根粗壮,须根最多;活性炭浓度为0.5 g/L,最适合"贝吉佳"草莓根的生长。组培苗的驯化中,珍珠岩和蛭石组合基质的成活率明显高于腐殖土和沙子的基质组合,成活率最高可达98.1%(珍珠岩∶蛭石=1∶1),在各种基质上的苗均可以正常开花结果、正常抽生匍匐茎。[结论]为实现"贝吉佳"草莓脱毒苗的规模化生产和快速培育优良种苗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9.
为探讨南美白对虾虾壳中天然虾青素的提取工艺,试验通过比较不同的前处理方式、溶剂类型及提取次数对提取率的影响,确定酸浸泡脱钙前处理、乙醇溶剂提取及二次浸提等工艺技术。进一步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进行条件优化,获得乙醇提取虾青素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10、pH3.0、温度60℃、时间3.5 h。在此条件下,虾类加工副产物中的天然虾青素提取率为271.3 μg·g-1。  相似文献   
50.
胡婷婷 《种子科技》2020,(6):30-30,32
作为全国职业院校农业技能竞赛的重要项目之一,农作物种子质量检测是总结中等学校教学效果、检验教师能力与学校试验科研水平的重要竞赛项目之一。种子质量检测需要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对小麦种子的基本净度分析、小麦种子的千粒重测量以及对小麦种子生活力的快速判定。种子质量检测能够为学生提供接触农作物、总结并应用所学知识的平台,使学生能够在检测过程中培养自身的科学探究思维与实践能力,实现自身农业科学素养的进步。基于此,提出了检测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分析种子质量检测的具体步骤,总结出种子质量检测的实操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