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1篇
林业   2篇
农学   4篇
  2篇
综合类   14篇
园艺   3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外源重金属对杏鲍菇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杏鲍菇是中国等亚洲国家广泛栽培的一种食用菌,培养基中重金属影响杏鲍菇的生长和品质.采用常规袋栽培技术,通过对杏鲍菇栽培过程中添加不同水平Pb、As、Hg和Cd,研究了其毒害效应、耐受性以及对生长发育、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设置的浓度范围内,外源添加Pb、Hg、Cd的处理对杏鲍菇菌丝生长均产生抑制作用,菌丝生长速度最低值分别比空白对照降低了24.0%、31.0%、18.7%;但浓度为5~50mg·kg<'-1>的As可能会促进菌丝生长,且添加As的处理促进杏鲍菇提早出菇.杏鲍菇对4种重金属的耐性指数排列顺序为As>Cd>Pb>Hg.添加一定浓度的重金属可导致杏鲍菇细胞变形、细胞壁溶解,且细胞质中形成大量黑色颗粒状结晶异物.因此,在杏鲍菇栽培中应控制其培养料中的重金属含量.  相似文献   
22.
杨树林地食用菌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全国各地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发展林业、改善生态环境日益受到重视,全国各地造林面积增长迅速。到2003年止,我国杨树人工林面积达到800万hm^2,主要分布在华北、西北地区。北京市杨树林面积约6.3万hm^2,目前的现状是全国大部分林地开始郁闭,之前推行的林农套种模式不再适用,大量林地开始闲置,在林木采收前没有任何收益,林木生长也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23.
杏鲍菇是中国等亚洲国家广泛栽培的一种食用菌,培养基中重金属影响杏鲍菇的生长和品质。采用常规袋栽培技术,通过对杏鲍菇栽培过程中添加不同水平Pb、As、Hg和Cd,研究了其毒害效应、耐受性以及对生长发育、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设置的浓度范围内,外源添加Pb、Hg、Cd的处理对杏鲍菇菌丝生长均产生抑制作用,菌丝生长速度最低值分别比空白对照降低了24.0%、31.0%、18.7%;但浓度为5~50mg.kg-1的As可能会促进菌丝生长,且添加As的处理促进杏鲍菇提早出菇。杏鲍菇对4种重金属的耐性指数排列顺序为As〉Cd〉Pb〉Hg。添加一定浓度的重金属可导致杏鲍菇细胞变形、细胞壁溶解,且细胞质中形成大量黑色颗粒状结晶异物。因此,在杏鲍菇栽培中应控制其培养料中的重金属含量。  相似文献   
24.
为了促进农业废弃物资源的循环利用,以双孢蘑菇菌渣为研究对象,通过菌渣堆肥中添加发酵剂或鸡粪的处理,分析了堆肥过程中各个时期不同处理的温度、pH值、EC值、全氮、全磷和全钾的变化趋势,并用腐熟后的堆肥菌渣进行了水稻肥效试验。结果表明,双孢蘑菇菌渣堆制过程中加入发酵菌剂可快速提高堆体温度,与未加发酵菌剂的堆肥处理A相比,在堆肥中加入发酵菌剂后,堆肥中全氮、全钾和速效钾的含量增加量分别为处理A的3倍、1.43倍和2.67倍;菌渣堆肥结束后,处理A,处理B和处理C速效磷含量分别比发酵前增加了54.5%、38.5%和58.3%。菌渣肥水稻田间试验表明,双孢蘑菇菌渣有机肥能够促进水稻增产,菌渣堆肥增产效果优于不发酵菌渣,而加于菌剂处理的堆肥增产效果最佳,按400kg·667m-2。施肥,水稻空瘪粒数少,穗粒饱满,水稻单产553.37kg·667m-2,与当地常规施肥方式相比较增产20.55%,与不施肥处理相比较增产44.18%。  相似文献   
25.
采用FIASCO方法,从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菌株ACCC 50838分离简单重复序列分子标记(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所得标记用于分析我国52个侧耳(平菇)栽培菌株多样性,对于SSR标记相同的菌株再进行ISSR PCR分析。结果表明:18个SSR标记在供试菌株中的等位基因的数量为3~12个,多态性指数(PIC)为0.34~0.84;除了2组(ACCC50618,ACCC 50866和ACCC 50915;ACCC 50249和ACCC50476)共5个菌株之外,其他47个菌株都能利用这18个SSR标记进行有效的鉴别。SSR标记相同的的菌株,其ISSR、体细胞不亲合性和出菇性状(温型、菌盖颜色)也相同,这些菌株可能是同物异名。利用这18个SSR标记分析52个菌株的遗传多样性,相似性指数为0.755~0.9995。根据相似性指数进行聚类分析,52个菌株分成两个大的类群,分别为糙皮侧耳(P.ostreatus)和肺形侧耳(P.pulmonarius)。结合这些栽培菌株的农艺性状和SSR分子标记的聚类分析结果,我国平菇栽培菌株的遗传多样性非常丰富。研究表明SSR分子标记技术在平菇遗传多样性和菌株鉴别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6.
为探索光质对刺芹侧耳(Pleurotus eryngii)生长发育及营养品质的影响,将刺芹侧耳菌袋在出菇阶段置于红(A)、黄(B)、绿(C)、蓝(D)、白(E)光下照射,以黑暗条件为对照(CK)。结果表明:黄、绿、蓝、白光照射可缩短刺芹侧耳的生长周期,提高发育整齐程度,且蓝、白光处理的发育整齐度较好;蓝、白光处理的整菇长度(137.8 mm和147.4 mm)和菌柄长度(98.5 mm和107.7 mm)显著短于其它处理;绿、蓝、白光处理的菌柄较粗(最大直径54.8~60.8 mm,最小直径46.3~52.9 mm),但绿、白光处理的菌柄形态不匀称;黄、绿、蓝、白光处理的菌盖最大直径显著大于CK(黑暗)组,其中白光处理的菌盖最大直径最大,且生长后期约25%的菌盖长成畸形,红光和黑暗处理的菌盖多为圆形,形状整齐;蓝光及白光照射使菌盖颜色变黑、变蓝;红光照射的子实体粗蛋白含量为21.97%,显著高于其它处理;红、蓝光照射的子实体中的粗多糖含量低于黄光和黑暗处理。实验结果表明工厂化生产刺芹侧耳时,根据子实体生长状态及时调控光照,将有利于生产出适应于市场需求的产品。  相似文献   
27.
安康市为陕西省小麦条锈病的重发区域,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三唑酮拌种能有效减轻发病程度,增产10.59%;对新引进的优良品种进行种子包衣较白籽播种增产21.18%,较农户自留种药剂拌种提高9.58%。三唑酮叶面喷雾对预防和控制小麦条锈病作用明显,喷雾防治较未防治产量提高19.43%,喷雾两次的增产效果略优于1次。在稳定绵阳31号面积的基础上,加快对绵阳35号和绵农6号的引进和示范。  相似文献   
28.
五种鸡Zong 菌的分离培养试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5个野生鸡Zong菌子实体进行组织分离,以4种不同的母种培养基及4 种不同的原种培养基培养。实验结果表明,5个不同的菌种在母种斜面培养基上形成5种不同的菌落;同一菌种在4种不同的母种培养基上菌落形态及生长速度均无明显差异;5个菌种在4种不同的原种培养基上均能生长,但生长速度缓慢,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9.
粉锈宁叶面喷施防治小麦条锈病试验简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小麦条锈病在陕南山区连续大发生,对小麦产量影响很大。针对生产上小麦品种抗性差,无适宜接班品种的实际,我们开展粉锈宁叶面喷施防治小麦条锈病试验,以寻找减轻发病程度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30.
分子标记技术在食用菌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是世界上食用菌栽培种类最多和产量最高的国家。食用菌品种是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基础,分子标记技术在食用菌新品种培育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包括品种鉴定、遗传多样性分析、遗传图谱的绘制、基因定位、分子辅助选择等诸多方面,综述了分子标记技术在食用菌育种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