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8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61篇
林业   124篇
农学   82篇
基础科学   47篇
  84篇
综合类   789篇
农作物   78篇
水产渔业   49篇
畜牧兽医   476篇
园艺   122篇
植物保护   67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113篇
  2018年   128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114篇
  2013年   136篇
  2012年   115篇
  2011年   107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111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91.
研究了壳聚糖对溶液中腐殖酸的去除效果,探讨反应进行时间、pH值、壳聚糖初始浓度、腐殖酸初始浓度、各金属离子浓度等因素对壳聚糖去除溶液中腐殖酸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是影响壳聚糖吸附腐殖酸的重要因素,适宜pH值是6;初始吸附过程非常快,壳聚糖的浓度为20mg·L-1,吸附20 min时去除率即达到84.9%。在一定浓度范围内(25~150 mg·L-1),Ca2+、Na+、K+的存在对壳聚糖吸附性能的影响是比较微小的。  相似文献   
92.
93.
羊口疮又称羊传染性脓疱,是由病毒引起的绵羊和山羊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以口唇、舌、鼻、乳房等部位形成丘疹、水疱、脓疱和结成疣状结痂为特征。不同地区分离的病毒抗原性不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94.
尹晓霞 《甘肃农业》2014,(14):52-52
文章从古丰灌区现状入手,分析并指出当前古丰灌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提出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具体措施和办法。  相似文献   
95.
鸡传染性贫血(CIA)是由鸡贫血病毒(CIAV)引起的雏鸡再生障碍性贫血、全身淋巴组织萎缩、皮下和肌肉出血为特征的一种免疫抑制性疾病。又称出血性综合征或贫血性皮炎综合征。感染鸡是否表现临床症状及严重程度,与鸡的年龄、毒株毒力及是否伴发或继发其他疾病有关。该病死亡率高,对养鸡业威胁很大。  相似文献   
96.
97.
猪免疫抑制,主要是指猪由于受到某一种或多种因素的影响,免疫器官、组织和免疫细胞受损,导致机体暂时性或持久性地接种相应的疫苗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得不到相应的免疫应答,或抵御能力下降,易受外源病原微生物的侵袭而发生继发或混合感染。现就几种因素引发猪"免疫抑制"对猪的危害及防控技术作扼要概述,供参考。  相似文献   
98.
多酚氧化酶(PPO)及过氧化物酶(POD)对植物抗性起重要作用,可被诱抗剂诱导产生。因此,本研究应用三种诱抗剂(水杨酸SA、壳寡糖CO、茉莉酸甲酯MeJA )及其不同浓度喷施“川苎8号”苎麻幼苗,测定喷施后不同时间其叶片内PPO及POD活性,根据酶活性升高程度来筛选能使苎麻产生较大抗性的合适诱抗剂及使用浓度。结果表明喷施上述三种诱抗剂均能使叶片内PPO及POD活性升高;0.8 mM SA、3 g/L CO和1 mM MeJA喷施均比同类诱抗剂的其他浓度酶活性要高;同时,三种诱抗剂相比,0.8mM SA喷后7-8d, PPO和POD酶活性均达到最大,效果较其他2种诱抗剂稳定。由此认为SA为诱导苎麻产生抗性的合适诱抗剂,0.8 mM浓度提前7 d喷施能达到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99.
100.
为探究三叶青品种泽青1号是否产生药理成分突变,对26份三叶青样本的可溶性多糖、总酮、总皂苷、总酚、蛋白质、矿物质及游离氨基酸进行了理化评价与相关性分析,并检测了其ITS序列的位点突变情况。结果筛选出103、107、109、112、113、125、126、127、130、131、132等优异突变体。泽青1号突变体类群与其23个近缘崖爬藤属种间同源性为49%、平均遗传距离为0.54、组间距离为0.993;泽青1号突变体间同源性为93%~99%、配对距离为0.006 40~0.116 96、组内距离为0.060 70,成功构建了基于ITS种属鉴定的突变体DNA条形码。本研究初步筛选出11个具有多元化定向育种应用价值的突变体,为解决三叶青种质资源稀缺、退化的问题提供了材料基础;同时基于ITS分子标记成功鉴定并区分泽青1号突变体类群与其他近缘崖爬藤属物种,筛选出突变类群的突变位点,为三叶青突变体种质资源评价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