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68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118篇
林业   323篇
农学   205篇
基础科学   206篇
  217篇
综合类   1571篇
农作物   110篇
水产渔业   202篇
畜牧兽医   1009篇
园艺   205篇
植物保护   115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85篇
  2022年   139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73篇
  2019年   142篇
  2018年   168篇
  2017年   86篇
  2016年   119篇
  2015年   94篇
  2014年   213篇
  2013年   167篇
  2012年   179篇
  2011年   173篇
  2010年   224篇
  2009年   188篇
  2008年   194篇
  2007年   196篇
  2006年   173篇
  2005年   165篇
  2004年   179篇
  2003年   133篇
  2002年   96篇
  2001年   113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2篇
  1964年   7篇
  1963年   6篇
  1962年   2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红荆条学名柽柳,落叶小乔木,柽柳科。由于其枝条优美,风姿绰约,故有“三春柳”、“西河柳”、“观音柳”、“山川柳”等众多美丽动听的别名。它是我国抗盐碱树种中的佼佼者。正如农谚所说:“碱地三样宝:盐莲、碱莲、红荆条。”  相似文献   
112.
铁路建设过程中临时用地对铁路沿线生态环境、土地等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毁,尤其在西北生态较为脆弱的地区,选择适当的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法开展适宜性评价是极其重要的.本文以额哈铁路(新疆段)的临时用地为研究对象,选择坡度、有效土层厚度、土壤质地、有机质含量及水源保证构建评价体系,为后期土地复垦方向的确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3.
本文运用SPACECLAIM、HYPERMESH和LS-PREPOST软件建立了智能植保车喷雾仿真模型,基于LS-DYNA求解器对仿真模型进行求解,对喷雾形成过程进行分析,解决了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求解喷雾过程时间长、计算资源消耗大的问题。同时,智能植保车喷雾仿真与物理试验结果相一致,间接说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验证了仿真的有效性,从而为进一步研究智能植保车的喷雾机理以及优化喷雾参数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14.
<正>随着我国规模养鸡业的发展,鸡病的发生流行趋于复杂化,混合感染的病例不断增多,给临床诊断治疗和药物选择增加了难度。2006年3-7月份,我县规模养鸡场户,不同程度地发生鸡新城疫并发呼吸道疾病、大肠杆菌、坏死性肠炎混合感染的病  相似文献   
115.
【目的】探究安徽省区域水热动态变化趋势,对区域水旱灾害发生的夏季降水时空分布变化特点、分配特征及变化规律进行分析。【方法】利用1959―2017年安徽省16个气象站逐月降水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法、滑动平均法、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并基于克里金插值法,对安徽省1959-2017年夏季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研究区年均夏季降水540.1 mm,占年均降水总量45.9%,夏季降水量变幅为275.7~1 137.0 mm;1959-2017研究区年均降水量和夏季降水量总体上都呈增加趋势,其中夏季降水量变化率为23.01 mm/10 a,略高于年均降水变化速率(21.31mm/10a);夏季降水作为年降水极值的重要构成,在1975年存在显著突变点,20世纪70年代末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突变情况复杂多变,存在多个突变年份,突变年份与厄尔尼诺年具有较强关系。安徽省夏季降水与年降水在空间分布上都呈现出南多北少的同步趋势;年降水量呈现237.0~753.2 mm的降水梯度,夏季降水出现426.4~1 045 mm的降水梯度。【结论】安徽省夏季降水变化特点表现为集中性和突变性共存的特点,降水呈现增多趋势是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复杂的水热响应关系以及以厄尔尼诺现象为代表的异常气候事件共同作用的结果;安徽省区域气候过渡性和复杂下垫面地形条件造成了区域降水显著分异。  相似文献   
116.
在野外调查和采集标本的基础上,对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齿藓属植物的分类、区系地理成分和垂直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保护区的对齿藓属植物共计19种,共发现新疆新记录种7种。从种的区系地理成分水平上将其可划分为世界广布成分、北温带成分(占比38%)、旧世界温带成分(占比11%)、东亚-北美间断分布成分(占比27%)、中国特有成分(占比22%),表现出明显的北温带和东亚-北美间断分布成分,并且中国特有成分占有重要地位;垂直分布可划分为高山荒漠带(10种)、山地荒漠带(11种)、高寒草原带(12种)、高山草甸带(4种)、高山稀疏植被带(1种)。文中对该保护区对齿藓属植物的形态特征及其在该保护区的分布进行了描述,并编制了该保护区对齿藓属植物的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117.
1989年进行了小麦、玉米施用CWV-22的苗期砂培试验。结果表明,在10~15mM NH_4~+的培养介质中,CWV-22能与小麦、玉米根系形成联合体;同Sp7比较,施用CWV-22的小麦株高,叶数,干物重和吸氮量分别增加4.6%,6.7%,20%和34%,玉米株高、叶数,干物重和吸氮量分别增6.5%,2.2%,30%和17%,同不施菌的比较,施用CWV-22的小麦株高、叶数、干物重和吸氮量分别增加6.4%,9.6%,34%和43%,玉米株高、叶数、干物重和吸氮量分别增加21%,9.3%,16%和20%。  相似文献   
118.
本试验研究了不同的间歇加温温度和加温时间对低温下贮藏的李子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量的影响,通过这些生理生化变化规律,结合货架期果肉褐变及腐烂的观察,对李子的冷害发生规律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间歇加温可有效地降低呼吸、乙烯的产生,减轻或延缓了果实的低温冷害。但加温的温度不同对李子的腐烂影响不一致.30℃加温虽可减轻冷害,但由于温度过高,软化、腐烂严重;而20℃加温处理不但可减轻冷害,有利于品质保持,而且腐烂轻。因此,李子在低温下贮藏的最佳间歇加温处理为:每隔15天,在20℃中加温1~2天。  相似文献   
119.
果园生草对龙眼园微生态气候和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2  
果园生草起到了平稳地温的作用。在寒冷季节,可提高冠下气温0.2 ̄0.5℃,提高叶温0.2 ̄1.0℃,提高地表温度2-3℃,提高根际土温1-2℃;在炎热季节,可降低气温0.5 ̄0.8℃,降低叶温0.4 ̄1.7℃,降低地表温度最高达10.7℃,降低根际土温2.5℃,果园生草可延长光合作用时间,提高光合速率。在草旺盛生长的夏季,使土壤湿度降低,这有利于滤掉土壤中过多的水分,促进根系的生长和吸收。  相似文献   
120.
鲮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cDNA的分子克隆和序列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从鲮肝脏总RNA中扩增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基因,克隆至质粒PUGm-T。测定该基因序列,推导其编码的蛋白质序列。克隆的鲮IGF-IcDNA编码序列包括信号肽、B、C、A、D和E6个区域,共161个氨基酸残基。与鲤IGF-I比较,信号肽由44个氨基酸残基组成比鲤少17个,成熟肽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5.2%和100%,E区域分析结果表明,克隆的鲮IGF-I序列属于IGF-I Ea-2亚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