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1篇
农学   6篇
  10篇
综合类   47篇
农作物   6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11.
通过田间试验和室内化学分析,研究了叶面喷施锌肥对生菜各器官中硝酸盐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锌肥浓度为0.05%时,生菜中硝酸盐含量最低,硝酸还原酶活性最高,地上部生物量也最高;生菜的各组织器官中硝酸盐的分布趋势均为根>茎>叶,硝酸还原酶活性则表现为叶>茎>根。  相似文献   
12.
旱地小麦增施肥钾后,使单株次生根和叶面积增加,增强了植株抗旱能力;增施钾肥能缩短籽粒灌浆渐增期的时间,提高灌浆快增期的灌浆速率,使粒重明显增加;旱地小麦钾肥的适宜用量以150kg/hm^2 ̄225kg/hm^2为宜,若施钾过量则增产效益有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3.
<正> 近年来,我省食用菌生产发展很快。栽培场所主要有民房、窑洞、地沟、塑料大棚和地下人防工事等。其中地沟菇房更具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冬暖夏凉、保湿性能好,又可因地制宜等优点,已为越来越多的菇农所采用。但由于建窖时有的窖址选择不当,或进、排气道的设计不尽合理,或缺之相应的使用与管理技术等,而普遍存在着通风不良、不易协调通风与调温保湿之间的关系、常年利用率较低,不同程度地影响了食用菌的丰产优质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为此,我们进行了两年多反复探索研究,设计出了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半地下式菇房目前普遍存在的通风不良等问题,结合我国北中部地区的气候特点,运用气象学热力、动力环流原理,在反复探索的基础上,就进、排气道的设计提出了三点改进意见,即降低进、排气口位置、增设预风道、在排气筒侧壁上安装换气扇。从而较好地解决了菇房内的通风问题,更好地协调了通风与保持适宜温、湿度之间的矛盾关系。使改进后的半地下式菇房,基本上能够满足大多食用菌周年优质丰产对窑内小气候的要求,更适宜在北中部广大农村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由氧气、硝酸根、铁离子、硫酸根氧化甲烷、乙烷、丙烷和乙烯的16种自发反应,是通过不同状态活度(和或者参加反应的中间产物)来估算的。估算表明,即使在估氧活度(10~(-27)Pa)很低的情况下,这些碳氢化合物气体也都是不稳定的。PH7时,这几种碳氢化合物在NO_3~-和Fe~( 3)存在下,是不稳定的。即使这些物质活度很低(10~(-10)M)。在所有指定的条件下,可以证实CO_2比烃类更具稳定性。PH7时,SO_4~(-2)度为10~(-8)—10~(-10)M时,能够产生甲烷、乙烷、和丙烷,但不能产生乙烯。  相似文献   
16.
在大田条件下,采用二次正交回归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了石灰性土壤配施菌肥、有机肥、尿素复合生物肥对土壤中固氮菌、磷细菌、钾细菌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复合施用菌肥、有机肥、尿素明显提高了土壤中固氮菌、磷细菌、钾细菌的数量。单因素中菌肥的作用最明显,土壤中固氮菌、磷细菌、钾细菌的数量随菌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其次是施用有机肥。在试验条件下施用适量尿素对土壤中固氮菌、磷细菌、钾细菌增加有一定作用,但是随着尿素施用量的增加会出现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有机肥的培肥效应及在烤烟上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有机肥的培肥效应以及有机肥对烤烟生长、代谢、化学成分和品质的影响,提出增施饼肥有利于营养的均衡供应,对烤烟品质形成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以洛阳、菏泽两地牡丹田园土为例,研究了牡丹生育期园田土壤理化性状,结果表明:表层容重为1.1—1.4g/cm~3,孔隙度47%—57%,质地轻壤—中壤,吸湿水含量17.4—45.3g/kg,,表土养分指数为13.85,有机质、全氮、有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分别为13g/kg、0.71g/kg、47mg/kg、17.4kg/mg和18lmg/kg,pH值7.25—8.58;并针对牡丹土壤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三项改土培肥措施。  相似文献   
19.
利用中国稻-麦轮作O3FACE(Free-air O3 concentration enrichment)试验平台,研究了连续3年大气O3浓度升高(比周围大气高50%)对稻田表层(0~20 cm)土壤团聚体、土壤容重及孔隙度和氮磷钾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气O3浓度升高显著增加耕层土壤0.25~0.053 mm团聚体23.5%和降低<0.053 mm团聚体24.6%。O3污染具有增大0~10 cm土层和降低10~20 cm土层土壤容重的趋势,0~10 cm土壤中气体孔隙度显著减小39.8%,10~20 cm土壤中毛管孔隙度显著增加9.1%和气体孔隙度显著减小32.4%,改变了固、液、气三相比。长期O3污染显著降低土壤全氮含量10.5%和速效钾13.3%,显著增加有效磷40.8%,但对有效氮未产生显著影响。结果表明,长期臭氧污染将改变土壤物理结构和养分物质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相似文献   
20.
以洛阳市郊农田土壤为对象,比较研究了Mehlich 3和Olsen这2种有效磷测定方法测定值与土壤全磷、水提取磷及相互间的关系.结果表明,2种有效磷提取方法的测定值与土壤全磷具有相似的关系;Olsen提取法测定值与水提取磷间存在线性相关,而Mehlich 3提取法测定值与水提取磷间存在分段相关关系;2种方法有效磷测定值间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但以指数方程进行拟合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