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1篇
农学   6篇
  10篇
综合类   47篇
农作物   6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基于全球森林数据库,建立了包括全球森林的菌根类型、净初级生产力(NPP)和年平均降水量等指标的新数据库,分析了6种菌根类型森林的各组分NPP对年平均降水量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在所有菌根类型的森林中,森林总NPP、地上NPP和树叶NPP都随年平均降水量的升高呈现上升的趋势;地下NPP、树木主干NPP以及细根和粗根NPP则因菌根类型的不同,对年平均降水量的增加呈现出降低或升高的趋势。从全球森林总NPP随年平均降水量变化的响应程度来看,年平均降水量对丛枝菌根+外生菌根类型森林总NPP变异的解释率最高,为31.79%;而对外生菌根+内外生菌根类型森林的解释率则最低,仅为4.85%。可见,菌根影响着森林NPP对降水量变化的响应程度,表明菌根类型是预测降水变化对森林NPP影响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72.
脱毒甘薯薯苗干物质的积累 ,在整个生育期内明显高于对照 ,其分配规律为 :前期以地上部茎叶为主 ,中后期地下部块根急剧增加 ,具有较高的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脱毒徐薯 1 8茎尖苗、原原种苗、原种苗、良种苗 (即“四级脱毒苗”)的生物产量分别比对照高 54.7% ,3 2 .3 % ,2 7.9% ,1 4 .1 % ,经济产量分别比对照高53 .6% ,2 3 .9% ,2 2 .0 % ,1 2 .4 % ,源库关系协调  相似文献   
73.
应用模糊综合评判和灰色关联度分析评估小麦新品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将模糊综合评判与灰色关联度分析相结合,对10个小麦新品种(系)的产量与主要性状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两种综合评估的判断结果基本相同,其中E、D、C品系综合性状优良,F品系最劣。  相似文献   
74.
脱毒甘薯北京553干物质积累与分配规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脱毒甘薯北京553薯苗干物质积累,在整个生育期内都明显高于对照,其分配规律为,前上部茎叶为主,中后期地下部块根积聚迅速增加,源库关系协调,毒北京553茎尖苗、原原种苗、原种苗的生物产量分别比对照高51.3%,45.7%和22.7%,经济产量分别比对照高63.3%,54.6%和23.7%,经济系数 也显著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75.
香菇无木代料适宜配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用豆秸,玉米芯,棉秆,棉籽壳等均可代替栎木屑栽培香菇,尤其用豆秸或分别加入40%的玉米芯,棉秆粉,菌丝长势旺盛,产量提高29.39%-45.23%,花菇率达79.5%-81.1%,成本降低9.52%-13.81%,产投比达6.0-6.6:1。用棉籽壳栽培时,产量,产值和纯利润最高,但成本增加13.81%,产投比为5.6:1。玉米芯或棉秆均以加入40%的豆秸粉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76.
脱毒甘薯增产机理及最佳氮钾配比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脱毒甘薯增产效果及氮钾配比试验表明,推广种植脱毒甘薯增产效果十分显著,其增产的主要机理是:①脱毒甘薯个体健壮,生长发育速度快;②群体光合面积大,光合产物多;③大中薯比率高、库容量大。其氮钾肥产量模型为y=2200.47+195.527N+100.0733K-10.9885N^2+5.529NK,经济合理施肥量分别为10.96kg和9.41kg,N、K最佳配比为1.2:1。每kgN可增产甘薯68-7  相似文献   
77.
豫麦 4 6号 (原名豫西 8930 )系洛阳农专于 1 989年以豫麦 2号作母本 ,偃师 4号为父本杂交 ,经多年系谱法处理和早代测产等选育的小麦新品种。1 994~1 997年参加河南省区域试验和生产示范试验。 1 997年 1 0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命名为豫麦 4 6号。1 丰产性该品种属多穗型小麦品种 ,单位面积成穗数 ,每公顷平均 52 5万~ 555万 ,穗粒数 34~ 38粒 ,千粒重37~ 4 2 g。在 3年校内品比试验中 ,产量均居第一位 ,比对照豫麦 1 0号增产 8.1 %~ 1 1 .1 % ;1 994~ 1 995年度参加省区域试验 ,省内 9个试验点平均比对照增产 1 …  相似文献   
78.
保护地番茄和黄瓜的营养特性及平衡施肥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对洛阳郊区不同肥力的保护地蔬菜进行取样分析,研究了番茄、黄瓜的营养特性及保护地的平衡施肥问题。结果表明,保护地番茄黄瓜前期吸肥量较少,中后期吸肥速度较快,吸收养分最多。磷素主要在生长前中期吸收,氮钾肥主要在中、后期吸收。每生产1000kg的番茄平均需要吸收3.07kgN、0.87kgP2O5和4.30kg K2O,吸收比例为1:0.28:1.40。每生产1000kg黄瓜需要2.46kg N、1.23kgP2O5和3.56kgK2O,吸收比例为1:0.50:1.45。  相似文献   
79.
试验结果表明:磁性复合肥可以供给作物所需的氮、磷、钾养分;可以促进小麦根系发育。增强小麦的养分吸收和旗叶的光合能力。提高粒重。增加产量.增产幅度为7%~11%。  相似文献   
80.
1997年我们在豫西筛选择了五种有代表性的土壤,进行土壤施钾的盆栽试验。结果表明,供钾能力小于200mgkg-1的土壤施钾均有显著的增产效果,总的趋势是,土壤供钾水平越低,施肥的增产幅度越大,最高增产19%。施钾后,小麦植株干重、植株养分吸收量均有一定的提高,成产三因素更趋协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