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4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8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
我国蔬菜育苗研究发展态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有关蔬菜育苗的文献,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并借助CiteSpace信息可视化软件,从载文量、文献来源、作者和机构分布及引文情况等多角度,分析了我国蔬菜育苗研究发展态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992年以来,我国蔬菜育苗研究论文数量呈二次多项式显著增加趋势,根据其自然增长特征,可划分为3个时段,2010年以后进入快速增长期;从文献机构和作者分布来看,南京农业大学和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是主要的研究机构,尚庆茂是蔬菜育苗研究文献主要贡献者;1992~2003年,"穴盘育苗"是最主要的研究热点,随后的研究过渡到幼苗生产性能,近年来"机械化育苗"成为热点词,病虫害关注度增加,育苗对蔬菜产业的发展也得到重视;我国蔬菜育苗产业的迅速发展,其重要推动力量来自蔬菜种植面积、出口量的增加等,科技期刊的种类增多、质量提高,科研项目资助强度增大与国家相关政策导向息息相关。随着我国人口数量的持续增长,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加快,商品菜需求量将呈现快速增长趋势,我国蔬菜育苗也将从偏重与产业相关的技术研发,转向基础理论、关键技术的多学科交叉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以石硖龙眼为试材,比较常温下龙眼果实整穗贮藏和单粒贮藏的生理指标变化。结果表明,常温贮藏条件下,整穗贮藏加快了果皮水分散失,但减缓了果肉自溶速率,缓解了果面L值、维生素C含量下降,两种方式贮藏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略有增加,整穗贮藏的果实可滴定酸含量高于单粒贮藏。总体而言,整穗贮藏保鲜效果优于单粒贮藏。  相似文献   
13.
吸芽是香蕉着生于地下茎上的一种营养体,可选留作母株或作种苗,过多的吸芽会与母株进行营养竞争,人工除芽不仅增加了成本,还会增加枯萎病入侵的危险。植物的分枝数量主要受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和独脚金内酯3种植物激素的协同控制。本文以粉蕉品种“育粉6号”为研究材料,解剖观测苗期吸芽分化情况,测定球茎内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和独脚金内酯的含量变化,探讨香蕉吸芽分化发育与内源激素的关系。结果表明:粉蕉在10叶龄阶段后开始了吸芽的发育过程,芽眼和伸长芽的增长速率基本保持了恒定,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和独脚金内酯的含量也呈现出基本保持恒定的现象;独脚金内酯和生长素含量与芽眼的变化量存在显著的负相关,表明独脚金内酯作为生长素的第二信使负调控粉蕉的吸芽发育,起作用的阶段为表面芽点发育为芽眼这一阶段;细胞分裂素与吸芽发育指标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表明细胞分裂素在内部芽点-外部芽点-芽眼-伸长芽的这一发育过程中不存在促进作用。研究可为粉蕉在种植过程中使用外源激素调节吸芽的生长发育提供数据基础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野酿3号’毛葡萄是‘野酿1号’自然群体中发现变异单株而育成的新品种。果穗圆锥形,平均穗质量120.0 g;果粒圆球形,平均单粒质量1.36 g,果皮黑紫色;果肉囊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0%,比‘野酿1号’高3~4%。在南宁地区8月中下旬成熟,植株生长势强,适应性和抗病性较强,易栽培。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不同品种砧木嫁接的樱桃番茄植株生长状况、经济性状、果实性状和品质,为南方秋冬番茄生产选用砧木新品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番茄砧木番砧3号、茄子砧木茄砧11号、茄砧21号和本地茄砧为砧木,粉红色樱桃番茄品种为接穗,以自根苗为对照(CK),进行嫁接栽培效果对比试验,测定植株高度、叶片数、经济性状、果实性状和品质等相关指标,采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不同砧木嫁接樱桃番茄的栽培效果.[结果]番砧3号和茄砧21号嫁接的樱桃番茄单株果穗数、成熟果数和单穗果数等经济指标均显著多于自根苗(P<0.05,下同),单株产量显著高于本地茄砧嫁接苗和自根苗,果实萼片和果柄的综合性状最佳.不同品种砧木均可不同程度提高嫁接樱桃番茄果实的硬度、外果皮厚度和果面色泽比h,提高耐贮运性和外观品质.不同品种砧木嫁接樱桃番茄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Vc)和番茄红素含量等品质指标均比自根苗高.[结论]番砧3号和茄砧21号可作为华南地区秋冬樱桃番茄嫁接栽培优先选用的砧木品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明确多效唑(PP333)与水杨酸(SA)、茉莉酸(JA)、壳聚糖(CTS)和苯并噻二唑(BTH)等药物互作对香蕉苗生长及抗病性的影响,为利用诱抗剂防控香蕉枯萎病(Fusarium wilt of banana)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香蕉品种‘宝岛蕉’组培杯苗为试验材料,叶面喷施PP333(A处理)及4种常用诱抗剂单剂(B、C、D和E处理)和双剂(A+B、A+C、A+D和A+E处理),以喷清水为对照(CK),结合伤根浸菌接种法,比较分析各处理香蕉苗的生长状况、抗枯萎病能力和防御酶活性。【结果】处理后30 d,各药物处理香蕉苗的株高均显著低于CK(P<0.05,下同),茎粗总体上高于CK。其中,双剂处理中以PP333配施BTH的株高最低,较CK显著降低31.84%,以PP333配施JA的茎粗最粗,较CK显著增加20.55%。双剂处理香蕉苗的地上部干物质量均显著低于CK,降幅为2.46%~5.74%,根系干物质量较CK显著提高39.02%~43.90%。各药物处理香蕉苗期的枯萎病病情指数均显著低于CK,其中PP333配施BTH和CTS对香蕉枯萎病的诱抗效果较佳,分别达57.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