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6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54篇
  31篇
综合类   30篇
畜牧兽医   16篇
园艺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31.
研究表明,入世对中国农业中种植业特别是粮、油、棉等生产部门影响较大,而畜牧业是农业中收益最大的部门。加入WTO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宽松的环境,实现贸易自由化,可以改善畜产品国际贸易环境,为畜产品顺利进入国际时常提供有利条件,为畜牧企业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32.
探讨回流及不同回流方式对水平潜流人工湿地污染物分布及去除效果的影响。对无回流、回流至进水处、回流至湿地前半部分3种回流方式进行试验研究,并对2种回流比(1∶1和10∶1)条件下的水平潜流人工湿地污染物去除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回流比为1∶1的条件下,无回流与有回流的人工湿地的NH4+-N、PO34--P的去除率分别约为10%和40%,采用不同回流方式的人工湿地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对总有机碳(TOC)的去除,回流至湿地前半部分的湿地较无回流湿地(44%)的去除率提高约17%。回流比为10∶1的条件下,采用回流方式的人工湿地的NH4+-N、PO34--P、TOC的去除率分别较无回流湿地提高了约13%、50%和43%,但采用不同回流方式的人工湿地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回流比从1∶1提高为10∶1后,采用回流的人工湿地对NH4+-N、PO34--P和TOC的去除率分别提高了约10%、30%和30%,且不同回流方式之间并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33.
在开发养猪场CDM项目时,合理运用方法学进行减排量计算非常重要.AMS-III.D是针对动物粪污处理系统甲烷回收项目而开发的方法学.本文通过分析方法学AMS-III.D的应用,推导出适合使用方法学AMS-III.D的存栏量最大值N'LT,y,并与猪场的实际存栏量NLT,y进行比较,若NLT,y≤N'LT,y,说明该猪场由方法学AMS-III.D计算得到的减排量小于60 000 tCO2e·a-1,则可以使用方法学AMS-III.D进行减排量计算;反之,则该猪场不能使用此方法学.  相似文献   
34.
废水中高浓度的盐会抑制微藻的生长,通过添加外源植物激素吲哚乙酸(IAA)来促进微藻在盐胁迫下的生长,同时考察不同微藻和盐离子种类对高盐废水培养微藻生长特性与氮磷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流加模式下培养28 d,小球藻、链带藻、四尾栅藻的最高生物量分别为0.55、0.66、0.75 g/L,总氮和氨氮去除率分别为70.7%、88.5%、79.7%和90.7%、92.6%、92.4%,总磷去除率均达到90%以上。四尾栅藻在模拟高盐废水培养24 d后,高质量浓度IAA(20 mg/L)对其生长效果最好,生物量最高可达0.403 g/L,低质量浓度IAA(≤2 mg/L)对其无明显促进作用甚至抑制生长;高质量浓度IAA(20 mg/L)的总氮和氨氮的去除效果最好,去除率分别为20%和44.1%;总磷去除率为97.2%,其余5组总磷去除率均维持在15%左右。此外,不同种盐条件下四尾栅藻生物量分别为0.667 g/L(空白组)、0.750 g/L(Cl-组)、0.898 g/L(NH4+组)和1.037 g/L(NH4  相似文献   
35.
在开发养猪场CDM项目时,合理运用方法学进行减排量计算非常重要。AMS-Ⅲ.D是针对动物粪污处理系统甲烷回收项目而开发的方法学。本文通过分析方法学AMS-Ⅲ.D的应用,推导出适合使用方法学AMS-Ⅲ.D的存栏量最大值N’LT,y,并与猪场的实际存栏量NLT,y进行比较,若NLT,y≤N’LT,y,说明该猪场由方法学AMS-Ⅲ.D计算得到的减排量小于60 000 tCO2e·a^-1,则可以使用方法学AMS-Ⅲ.D进行减排量计算;反之,则该猪场不能使用此方法学。  相似文献   
36.
主分量分析法在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丽  董仁杰  赵焱  彭小金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5):11568-11569
根据主分量分析法的原理,建立了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模型,并通过实例研究,验证了该评价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7.
为及时有效地监测和预警厌氧发酵系统的运行稳定性,根据Nordmann滴定法的原理,设计了一种沼气工程厌氧发酵液总挥发酸(VFA)质量浓度和碳酸氢盐(TIC)质量浓度自动滴定装置。本装置以Lab VIEW为平台,可精确测定厌氧发酵液的VFA质量浓度和TIC质量浓度,并能够实现p H计自动标定、自动滴定与补液、生成实时滴定曲线、数据处理与存储等功能。利用该装置对人工配制的混合模拟样品溶液和实际沼气工程的猪粪厌氧发酵液进行滴定试验,结果表明:测定混合模拟样品溶液和实际厌氧发酵液VFA质量浓度和TIC质量浓度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在5%以内,结果重复性好,准确度和精密度均比手动滴定法高,可有效避免手动滴定人为误差,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装置在连续运行15 h条件下测定结果稳定,运行性能良好,该装置在沼气工程监测和预警方面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8.
专家文库     
董仁杰,男,工学博士。现任中国农业大学能源工程与低碳技术研究室主任、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中国农业大学生物质工程中心常务副主任。  相似文献   
39.
针对氨吹脱工艺碱消耗量大、填料塔填料易结垢造成压降、塔板塔易夹带雾沫、漏液的技术缺陷和尾气氨吸收不完全的问题,设计了两阶段闭式循环氨脱除工艺,并利用研发的鼓泡反应器进行了猪粪厌氧消化液NH+4-N脱除的研究。利用响应面法优化气流量、投碱量、气液比与NH+4-N去除率的控制模型。研究表明:第1阶段吹脱厌氧消化液CO2,消化液p H值1 h可从8.03升高到8.86;第2阶段在气流量、投碱量和气液比分别为6 L/min、22.13 g和3 000时,NH+4-N去除率可达96.78%;两阶段闭式循环氨脱除工艺可用于未固液分离的猪粪厌氧消化液NH+4-N的脱除,鼓泡反应器可作为该工艺条件下的NH+4-N脱除装置。  相似文献   
40.
水热预处理对猪粪厌氧消化及沼液生态安全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进一步提高猪粪在厌氧消化过程中水解性和产甲烷性能,同时增加猪粪沼液还田利用途径的生态安全性,该研究采用水热的方式对猪粪进行预处理,探究了不同温度(70、90、120、150和170 ℃)水热预处理对猪粪的理化特性和厌氧消化产甲烷性能的影响,并对其沼液的生态安全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不同温度水热处理30 min条件下,猪粪SCOD(Soluble Chemical Oxygen Demand,溶解性化学需氧量)增加了3.9%~43.6%;经150 ℃水热处理后的猪粪获得最高的产甲烷量(398±40) mL/g(以VS计算,Volatile Solid,挥发性固体),相对于未经处理猪粪的产甲烷量显著提高了5.6%(P<0.05)。猪粪经150 ℃水热预处理和厌氧消化后的沼液中重金属Hg、As、Pb、Cr和Cd含量均满足《农用沼液(GB/T 40750-2021)》的限量要求;粪大肠杆菌的含量满足《粪便无害化卫生要求(GB7959-2012)》;土霉素大幅度降低,恩诺沙星、磺胺嘧啶和诺氟沙星的含量均低于检测限。因此,适当的水热预处理(150 ℃)不仅能够提高猪粪的厌氧消化产甲烷性能,并且能够进一步加强粪污无害化处理和降低沼液还田利用的环境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