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2篇
农学   3篇
  1篇
综合类   35篇
农作物   2篇
园艺   1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0篇
  199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对采自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塔河县和呼中自然保护区的桦褐孔菌子实体及其引起腐朽的木材标本经室内分离、纯化、鉴定,并与白桦健康木相应部位作对照,以揭示该腐朽木上的真菌种类组成。结果表明,从桦褐孔菌腐朽木上共分离出真菌32属,优势菌为青霉属、桦褐孔菌及散蠹菌属;相对于健康桦树木上真菌多13属,其中独有种类23属,两者共有真菌9属,健康桦树木上独有种类10属,说明木材腐朽菌桦褐孔菌可引起树干真菌群落结构显著变化。腐朽木树皮上的真菌种类最多,达到27属。在白桦腐朽木上各个区域内都分离到了桦褐孔菌,但在健康的白桦树各个部位都没有发现。  相似文献   
22.
短密木霉、咪唑乙烟酸和种植大豆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苯酚钠-次氯酸钠比色法测定土壤脲酶活性,研究了短密木霉(Trichoderma brevicompactum)、大豆(Glycine max)和咪唑乙烟酸质量分数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短密木霉、种植大豆和加入咪唑乙烟酸后,土壤脲酶活性均呈现出抑制—恢复—激活的趋势。土壤中加入短密木霉后,40 d时脲酶活性的激活率最高,达到31.13%;种植大豆后,5 d时抑制率最高,达到10.35%,20 d后逐渐恢复到对照组水平。当土壤中咪唑乙烟酸质量分数分别为50、100、150 mg·kg-1时,土壤脲酶活性呈现出抑制—激活的趋势,在5~10 d脲酶活性被显著抑制,抑制率最高时达到16.18%,20 d后呈现激活效应。当土壤中咪唑乙烟酸质量分数为100 mg·kg-1时,30 d时激活率最高,达85.23%。  相似文献   
23.
利用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冰核细菌溃疡病发生特点与环境条件的之间的关系,选出了影响杨树病害发生的主要影响因子。同时综合分析病害流行的主因和诱因,提出东北地区杨树冰核细菌溃疡病危险等级划分标准,并将东北地区分为重发区、常发区、偶发区和安全区4个不同等级冰核细菌溃疡病发生区。6种模型曲线的非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冰核细菌溃疡病流行的时间动态以理查德生长模型为最优生长模型。运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多元线性的中期预报方程,可以预测第二年的病情指数。根据病情指数随时间增长的趋势,选用灰色方法建立GM(1,1)数学模型,可做出中长期预报。  相似文献   
24.
在1997-1999年间,利用Bier, X.H、波钦诺克、王敬文、史瑞和等人的研究方法,分别对不同品种杨树如:美×青、A100、小黑14、黑小2、613、北京605等接种冰核活性细菌,并对接种前后树皮含水量、相对膨胀度、木质素、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电解质渗出率以及无机元素等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冰核细菌溃疡病发生后,树皮含水率降低,而膨胀度(RT值)升高;树皮内电解质渗出率增加,而在-4 C和5 C时渗出率最高;木质素的含量也有所增加,且与品种的抗病性呈正相关;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也有所增加,且与品种的抗病性呈正相关;Cu、Fe含量显著下降,K、Zn含量显著增加,但Mn、Ca、Mg含量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25.
【目的】克隆得到粗毛纤孔菌糖苷水解酶5基因,并对该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蛋白质原核表达和酶活研究,为糖苷水解酶的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分离纯化粗毛纤孔菌,并于PDA斜面长期保存。应用TRIzol提取粗毛纤孔菌总RNA,通过AMV反转录系统将RNA反转录成c DNA,构建c DNA文库;应用NCBI BLAST分析并检测糖苷水解酶基因家族5阳性序列,RACE法克隆基因全长命名为Ih GH5-1并提交NCBI注册;ORF-Finder分析Ih GH5-1基因开放阅读框,推导出氨基酸序列;筛选NCBI登录的糖苷水解酶家族5同源序列,Clustal W进行保守结构域区段多序列比对;应用Mega 5.05选用WAG+G模型构建最大似然树;应用PSIPRED server对Ih GH5-1进行α螺旋和β折叠的蛋白质二级结构分析,应用SWISS-MODEL对Ih GH5-1进行三维建模,应用VMD1.8.6分析Ih GH5-1三维结构;设计原核表达引物并进行PCR扩增,将扩增得到的基因片段连接至p QE-30 UA载体并转入大肠埃希菌JM109感受态细胞,诱导表达后通过SDS-PAGE电泳检测表达量;测定糖苷水解酶活性并计算酶活。【结果】TRIzol提取的粗毛纤孔菌总RNA经分光光度计检验符合标准(OD260/OD280=2.0,OD260/OD230>1.8),c DNA文库成功构建并测序;RACE法克隆得到5’序列长度为770 bp,3’序列长度为1 562 bp且含有Poly A的序列,5’和3’序列拼接得到基因全长序列长1 727 bp,NCBI注册号为KM368321;ORF分析得到Ih GH5-1氨基酸序列含有300个氨基酸,分子质量为31.226 55 k D,等电点(p I)为9.24;结构域分析表明Ih GH5-1具有保守的催化结构域;最大似然树分析表明多数子囊菌糖苷水解酶家族5聚在一起,多数担子菌糖苷水解酶家族5聚在一起,粗毛纤孔菌Ih GH5-1蛋白质与太瑞斯梭孢壳霉和球毛壳菌等子囊菌的糖苷水解酶亲缘关系更近;蛋白质三维结构分析表明粗毛纤孔菌Ih GH5-1含有7个α螺旋、4个β折叠,三维比对表明粗毛纤孔菌Ih GH5-1三维结构与其他真菌糖苷水解酶家族5蛋白空间结构相近,进化关系与最大似然树分析相符;原核表达及酶活测定表明该基因成功表达,表达产物在65℃时相对酶活性最高。【结论】本研究可为白腐菌纤维素酶大规模的工业化应用提供前期研究基础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6.
杨树冰核细菌溃疡病流行的时间动态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对1990~1994年生长季杨树细菌溃疡病病情每月的观测数据.分别进行指数、单分子、逻辑斯谛、高姆比兹、韦布尔和理查德六种曲线的非线性回归分析.得出结果、病情随时间的进展曲线以理查德模型为最优.同时说明杨树细菌溃疡病属于多循环的复利病害.在病害防治和预测上要采取相应的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27.
杨树冰核细菌溃疡病株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应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采用频次分布测定法和扩散系数C、聚集度指标I和LIP、扩散型指数Iδ以及Iwao的回归分析、Taylor's幂的法则和种群群聚均数λ等聚集度指数,研究了杨树冰核细菌溃疡病株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其分布格局以聚集分布为主。在林间存在明显的发病中心,并随病菌的扩散、病害密度的增长,其分布型也由聚集逐渐趋于随机和均匀分布。同时探讨了空间分布型在资料代换、抽样设计和病害防治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8.
在东北林业大学校园内的山楂叶悬钩子(Rubus crataegifolius Bge.)上发现了1种枯枝病,对其病原菌进行分离纯化,通过PDA菌丝体对健康的山楂叶悬钩子进行柯赫氏证病法验证,20 d后烧伤处理接种病原菌的山楂叶悬钩子枝条上出现典型症状;结合形态学鉴定以及rDNA-ITS、26S rDNA D1/D2、EF-1a序列的比对分析,确认引起山楂叶悬钩子枯枝病的病原菌为火炬树暗葡腔菌(Phaeobotryon rhois),该病害为山楂叶悬钩子的国内新病害。  相似文献   
29.
羊肚菌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根据子实体,菌丝,子囊,子囊孢子以及侧丝的形态特征,将从帽儿山采集的羊肚菌确定为羊肚菌[Morchella esculenta(L.)Pers]。并进一步对羊肚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菌在腐质土PDA培养基上生长最佳;最适温度为25℃,最佳pH值5-6;最佳C源为蔗糖;最佳N源为酒石酸铵;半光最适其生长。  相似文献   
30.
用从感病杨树上分离纯化得到的4种冰核活性细菌;成团泛氏菌[Pamfoea agglomerans(E.herbicola)],菠萝泛氏菌[P.tnanas(E.ananas)],大黄欧文氏菌[Erwinia rhapontici]和丁香假单胞菌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syringae]作为抗原,分别免疫家兔,获得较高滴度的专化抗血清,经试管沉淀试验测得滴度分别为:1/1024、1/2048、1/1024、1/1024;专化性反应率为95.8%,在检测技术研究中,进行了试管沉淀法、玻片凝集法、环状办面凝集法和对流免疫电泳4种试验,通过比较证明,环状界面凝集法用于检测带菌苗木最为6方便和可靠,对已知病原菌的检出率达98%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