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1篇
林业   7篇
  1篇
综合类   21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8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以地被菊花2个品种‘铺地金’和‘北林红’的叶片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以不同浓度配比的6-BA,NAA为生长调节物质进行离体培养,直接分化出不定芽获得再生植株.试验表明:‘铺地金’叶片外植体再生的最适培养基为MS 6-BA 2.0 mg/L NAA 1.0 mg/L,再生率高达96%,其叶柄在此培养基上的再生率为90%;‘北林红’再生的最适宜培养基为MS 6-BA 1 mg/L NAA 0.5 mg/L,再生率为96%,但其茎段和叶柄在此培养基上不能高效再生.‘铺地金’腋芽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MS 6-BA 0.5 mg/L NAA 0.01 mg/L,每腋芽外植体平均增殖不定芽数达到5.5个.‘北林红’腋芽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MS 6-BA 0.5 mg/L NAA 0.05mg/L和MS 6-BA 0.5mg/L NAA 0.01mg/L,腋芽外植体平均增殖不定芽数达到6.3个和5.6个,二者之间的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32.
蔗糖及天然有机物对银杏愈伤组织合成黄酮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蔗糖和其它5种有机附加物对银杏愈伤组织生长及黄酮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浓度30 g/L蔗糖最有利于愈伤组织生长,60 g/L蔗糖加入培养基中黄酮含量最高;10 mL/L椰乳、1 mL/L芦荟汁、15 mL/L蜂蜜、50 mL/L银杏胚乳汁能促进愈伤组织生物量的提高,而银杏叶汁对愈伤组织生长作用不明显;200 mL/L椰乳、5 mL/L芦荟汁、1 mL/L蜂蜜、32.6 mL/L银杏叶汁能有效提高黄酮含量,但银杏胚乳汁的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33.
以原产于新疆伊犁地区的"新薰一号"薰衣草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浸种温度、浸种时间和赤霉素浓度等条件对薰衣草种子活力和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黑暗条件下,经过浸种温度20℃、浸种时间24 h的处理,薰衣草种子的活力最高,有活力种子占比达到93.30%;(2)用浓度300 mg/L的赤霉素浸泡6 h,种子发芽率最高,达到53.35%;(3)薰衣草种子萌发较适宜于低温环境15~20℃,较高温度即25℃以上虽然可促进种子提早萌发,且发芽相对整齐集中,但其发芽率却降低。  相似文献   
34.
丰花月季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茎 (枝 )插法研究了 2个丰花月季品种曼海姆 (Sohlossmannieim)和马蒂尔德 (Matilda)的扦插繁殖技术。结果表明 :对枝条进行环剥处理 ,只要技术熟练 ,不用任何激素 ,扦插成活率可达 90 %以上 ;用嫩枝和硬枝扦插时 ,将插穗基部用浓度为 80 0~ 10 0 0ng/L的ABT生根剂浸泡 5min ,可提高丰花月季的成活率 ,且获得的扦插苗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35.
丰花月季嫁接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4种嫁接方法研究了2个丰花月季品种曼海姆(Sohlossmannieim)和马蒂尔德(Matilda)的嫁接繁殖技术。结果表明:T形芽接法的最适宜时期是5、10月;切接法的最适宜时期是6、9、10月,且取顶端芽(不含顶芽)作为接穗;劈接法的最适宜时期是4、5、10月;生长季绿枝劈接法(绿枝劈接法)的最适宜时期是4、5月。4种嫁接方法中,均以8月嫁接成活率最低。  相似文献   
36.
百合的组织培养技术综述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对 2 0世纪 90年代以后的百合组织培养技术进行了综述 ,包括百合外植体的准备、百合的快速繁殖技术等。还对百合种质资源离体保存和百合的组织培养技术在百合育种中的应用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37.
湖北省鲜切花发展现状分析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湖北省的鲜切花市场现状进行调查,列出了湖北省主要的鲜切花种类,其中切花花卉27种、切叶花卉60种;总结了目前湖北省鲜切花的发展现状,提出了进一步发展湖北省鲜切花产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38.
采用三步培养法建立了地被菊花品种‘玉人面'间接体细胞胚发生途径的转基因受体体系.试验以地被菊花品种‘玉人面'茎段(节间)为外植体,研究了生长调节剂、光照强度等因子对其间接体细胞胚诱导和分化的影响,同时进行了抗生素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 KT 2.0 mg·L-1 2,4-D 2.0 mg·L-1 NAA 0.5 mg·L-1,诱导15 d后,将获得的黄绿色致密颗粒状胚性愈伤组织转入胚性愈伤组织分化培养基MS KT 2.0 mg·L-1 2,4-D 1.0 mg·L-1 NAA 0.5 mg·L-1中,诱导15 d后再转入MS KT 2.0 mg·L-1 NAA 0.5 mg·L-1的分化培养基中培养20 d,光照强度为1 000~2 000 lx,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分化率分别为95.3%、92.7%,平均每个外植体分化的芽数为17.8个,获得的再生芽的稳定性为99.5%.抗生素敏感性试验表明:地被菊花品种‘玉人面'间接体细胞胚发生途径的转基因受体体系中,卡那霉素选择压为20 mg·L-1;头孢霉素在胚性愈伤组织诱导时的选择压为300 mg·L-1,在胚性愈伤组织分化培养时选择压为100 mg·L-1.  相似文献   
39.
以日本晚樱‘杨贵妃’和日本晚樱‘醉红’带芽茎段为试验材料,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和培养基对晚樱启动培养、增殖培养、生根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MS +6-BA 1.0 mg/L +NAA 0.1 mg/L 最适合2个品种的启动培养,‘杨贵妃’的腋芽萌发率为73%,‘醉红’的腋芽萌发率为80%。WPM+KT 1.0 mg/L +IBA 0.1 mg/L 适于2个品种的增殖培养。芽先在含生长素的生根培养基1/2 WPM+IBA 1.0 mg/L +NAA 0.5 mg/L 中培养4 d 后,再将其转接到无生长调节剂培养基的1/2生长调节剂 WPM中培养24 d,生根率达93.3%(‘醉红’)和90.0%(‘杨贵妃’)。生根苗移栽至V(蛭石)∶V(珍珠岩)∶V(泥炭土)=1∶1∶1的基质中培养,炼苗30 d 后,成活率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40.
蒋凡  蒋细旺 《广东园林》2010,32(5):70-72
用含不同浓度的NAA、6-BA的培养基对15个地被菊品种的叶片进行快速繁殖研究,筛选出地被菊叶片诱导和分化培养基为MS+6-BA 2.0 mg.L-1+NAA 0.5 mg.L-1;最佳增殖培养基是1/2MS;用含不同浓度的NAA对地被菊品种的试管苗进行生根研究,筛选出1/2MS是地被菊的生根培养基。即增殖培养基和生根培养基都用1/2MS,简化了培养基,且长出的幼苗茎粗状、叶片大、叶色浓绿、生长快,增殖系数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