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学   5篇
  2篇
综合类   51篇
农作物   6篇
园艺   3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81.
春早熟茄子双膜覆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春早熟茄子利用小拱棚加地膜的双膜覆盖栽培技术,包括播前准备、播种育苗、整畦定植、肥水管理、植株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采收等内容,以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82.
萝卜是重要的蔬菜品种,在蔬菜种植和供应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近年来,随着人们消费意识的不断提高,萝卜在我国乃至世界各地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同时随着蔬菜贮藏加工工业的发展,萝卜的加工产品也越来越丰富,这对种植品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种植品种产量高、品质优良、适于不同的生产销售目的需要。冬春萝卜在我国各地普遍种植,近年来福建省冬春萝卜的栽培面积不断扩大,市场对萝卜品种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满足福建省萝卜生产的需求,引进国外的优良品种,以缓解萝卜生产上品种供需矛盾,促进萝卜品种的更新换代。福建省曾先后引进韩国的大棚…  相似文献   
83.
花椰菜是福建省主要出口创汇蔬菜品种之一。利用台湾花椰菜开展无公害栽培技术研究,总结出园地选择、田间管理以及采收等无公害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4.
研究了不同播期及地膜覆盖对槟榔芋(Clocasia escalenta Schott)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提早播种能极显著增加产量,地膜覆盖增产效果更明显;地膜覆盖条件下的单株叶面积和叶片数变化符合回归方程Y=-6043.2852+2916.6632X-77.2088X2;地膜覆盖比露地栽培产量提高11.02%,增产达极显著水平,且可提高品质,达到早熟优质.  相似文献   
85.
嫁接防治苦瓜枯萎病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进行了嫁接防治苦瓜枯萎病的研究,结果表明闽研1号苦瓜和山东威龙2号南瓜嫁接亲和性最好,成活率高达94.7%。2个南瓜品种作砧木均可有效地防治苦瓜枯萎病的发生,校正防效均达到100%,防治效果极显著地好于2个芋瓠品种。嫁接后砧木为威龙2号南瓜和黑子南瓜的粗蛋白分别增加了26.63%、21.35%;砧木为威龙2号南瓜的维生素C增加了20.56%,砧木为黑子南瓜的维生素C却降低了40.56%;以2个南瓜品种作砧木嫁接后在水分方面与闽研1号实生苗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86.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快速测定丝瓜中酚类物质组分及其含量的方法,为丝瓜酶促褐变的后续研究提供技术支持。液相色谱柱为ACQUITY UPLC BEH C18(2.1 mm×100 mm,1.7μm),流动相为甲醇(A)/0.3%乙酸水溶液(B),柱温32℃,进样量2μL,流速为0.25 m L·min~(-1)。采用梯度洗脱,洗脱程序0~0.5 min,95%B;0.5~17.5 min,95%~67.5%B;17.5~18 min,67.5%~95%B。检测波长选取283 nm。14种酚类化合物标准品在18 min内完全分离,样品中检测出13种酚酸。线性范围在0.05~4mg·L-1,检出限(S/N=3)为0.004~0.049 mg·L~(-1),决定系数均大于0.999,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5%。平均回收率在95.70%~106.89%,相对标准偏差在0.32%~4.71%。龙胆酸为丝瓜样品中主要酚酸,其次是绿原酸、多巴胺、L–酪氨酸,再次是焦性没食子酸、原儿茶酸、香草酸、儿茶酚、表儿茶酸、对羟基苯甲酸、丁香酸、4–甲基儿茶酚、对香豆酸。  相似文献   
87.
利用SNP分子标记对12份番茄种质的Ty-1基因连锁标记进行检测,同时采用田间鉴定方法,综合评价番茄种质资源的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抗病性。结果表明FQSH1、FQSH4、FQSH5、FQSH10、FQSH11和FQSH25为纯合抗病资源(基因型Ty-1/Ty-1),田间表现为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FQZJ6和FQSH34为杂合抗病资源(基因型Ty-1/ty-1),田间表现为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野生2、FQZJ4、FQZJ9和野生3为感病纯合资源(基因型ty-1/ty-1),其中FQZJ4田间表现为抗病,其他为感病。分子标记分析结果与田间鉴定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88.
为了对福建省发生的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病原进行分子鉴定,并对其病原分子的变异和进化情况进行分析。根据已知的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YLCV)基因组序列设计特异引物进行PCR扩增,对获得的特异性片段回收、克隆并测序,结果表明,PCR分子标记反应扩增到541bp的特异性条带,将该特异性产物经回收和纯化并进行克隆与测序,测序结果经BLAST比对后,表明该分离物的序列与国内外的病毒序列相似度为97%~99%。试验结果表明福建省的5个地市的番茄均已被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危害,应当加强防治。  相似文献   
89.
研究了不同播期对槟榔芋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提早播种促进槟榔芋生长,同期单株叶片数可增加1.7~1.9张,播种期相差10 d以上,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提早播种可提高品质,达到早熟优质.  相似文献   
90.
樱桃番茄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从20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27个引物,对32个樱桃番茄品种进行RAPD分析,并对樱桃番茄遗传多样性和分类进行探讨和研究,结果显示,27个引物共扩增出207条DNA谱带,其中多态条带139条,多态性程度为 67.15%;平均每个引物产生7.67条,每个引物可扩增出2-12条多态性谱带,谱带大小为270-2 000 bp;遗传距离D值在0.33水平上,能将供试材料聚为3类:野生种聚成一类,果皮为黄色和少数红色品种聚成一类,全部是红色聚成一类;此外,还发现从重要特征观察,樱桃番茄品种表现出一定的聚集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