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4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2篇
  5篇
综合类   51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9 毫秒
81.
为了检验水稻基因组分子标记在谷子基因组中的可转移性及多态性,选取59份不同的谷子材料,利用基于水稻基因组数据设计的38个扩增共有序列遗传标记(ACGM)进行分析,并采用DARwin 5.0.156软件对供试材料进行了分子聚类分析。结果表明:33对引物可以在至少5份以上谷子材料中获得扩增产物,占引物总数的87%。其中,在供试材料之间有多态性的引物共7对,占引物总数的18.4%。供试材料的分子聚类结果表明,采用水稻ACGM标记进行的聚类并没有按谷子的表型数据或生态类型聚在一起,其原因尚需进一步研究。这些结果表明基于水稻基因组序列开发的ACGM标记在谷子中具有较高的可转移性,但与其他作物相比,这些ACGM标记在谷子中的多态性偏低。  相似文献   
82.
 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技术对56头沼泽型水牛和26头河流型水牛Y染色体性别决定基因(SRY)的完整编码区及部分侧翼区序列进行了测定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所有沼泽型水牛的SRY基因编码序列一致,所有河流型水牛的SRY基因编码序列也一致;但沼泽型水牛和河流型水牛之间SRY基因编码区序列相比在c.202位点存在一个G>C替换,这个碱基差异属于错义突变,导致了pG68R,即编码的第68位氨基酸在沼泽型水牛为甘氨酸G,而在河流型水牛为精氨酸R;经群体检测确定SRY基因c.202G>C变异为沼泽型水牛和河流型水牛之间普遍存在的现象,而其他牛科物种在此位置不存在差异。本研究使用的PCR引物可以作为水牛性别鉴定的特异性引物,而发现的差异位点也可以作为区分沼泽型与河流型水牛和水牛群体雄性介导基因流检测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83.
郭二虎  王军  杨慧卿  袁峰  范慧萍 《河北农业科学》2010,14(11):161-163,172
采用同异分析和模糊概率分析方法,对2003~2004年西北春谷区晚熟组谷子品种区域试验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权重系数下,这2种方法均表明太选2号和长农35号在2 a及多点试验中表现稳定,丰产稳产性好。同时,这2种方法的统计结果又略有差异,本研究对此也进行了讨论分析。  相似文献   
84.
凹唇壁蜂在北方苹果、梨、桃、杏、李五大果树品种上释放,可以有效地提高其坐果率,在距放蜂箱80m以内授粉效果与距离呈负相关,1个壁峰日可以使金冠品种的花朵坐果率在达到75%,基本可以保证产量。经凹唇壁蜂授粉可以显著提高秦冠、红富士的产量,并能改善其果品质量。  相似文献   
85.
研究森林土壤有机碳组分和团聚体分布特征,对摸清森林土壤结构形成及其碳稳定机制有重要科学意义。本研究以深圳市丘陵地带针叶林、阔叶人工林和次生阔叶林等3种不同植被类型、70个调查点森林土壤为研究对象,各调查点按0~10 cm和>10~30 cm剖面进行采样,对土壤有机碳组分和团聚体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种植被类型表层土壤(0~10 cm)的有机质(OM)和全氮(TN)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亚表层土壤(>10~30 cm)养分间的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各有机碳组分均存在差异,表层土壤有机碳组分均高于亚表层,且以活性有机碳含量最高。此外,不同植被类型表层土壤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微团聚体上(<0.25 mm),亚表层土壤则主要体现在微团聚体和1~2 mm团聚体上。除表层土壤电导率(EC)与惰性有机碳间的相关性外,两层土壤的EC、OM和TN含量与4种有机碳组分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01);>10 mm团聚体对有机碳矿化有显著正向调控,>2~5 mm团聚体则表现为显著负影响。由此认为,3种植被类型间土壤养分和有机碳组分含量存在差异,且表层土壤的含量总是高于亚表层;不同土壤团聚体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微团聚体上;土壤养分含量是调节有机碳矿化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86.
米糠油的酸价测定应选用碱性蓝6B指示剂,由于米糠油的酸价高、油品颜色深,化验员在滴定过程中,酸价测定结果精密度达不到标准要求。研究结果表明,在米糠油的酸价测定过程中,称样量、溶解试剂量、碱性蓝6B指示剂添加量都对最终酸价测定结果有一定的影响,通过规范化操作,化验员米糠油的酸价测定结果符合标准精密度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