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6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6篇
  2篇
综合类   38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33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无果悬铃木规模化嫁接繁育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悬铃木无果品系为接穗,研究了其规模化嫁接生产技术.结果表明:在无果悬铃木苗圃建设初期,以尚未栽植的胸径4~6 cm的独干悬铃木为砧木,采用砧木树干覆膜保湿处理和在地面上进行嫁接后再进行栽植的关键技术,实现了“先嫁接后栽植”的技术流程,减少了架梯高接的繁琐操作,缩短了单株嫁接时间,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砧木成活率可达96.67%,比树干不覆膜的砧木成活率提高了53.33个百分点;嫁接成活率可达94.78%,比树干不覆膜提高了52.51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72.
鲁果2号系山东省果树研究所从早实核桃品种实生后代中选出。1992年播种香玲、丰辉、上宋6号、阿克苏9号等早实核桃品种的种核1000余粒,1994年实生苗结果。其中有1株实生苗所结的果实,果个大、壳薄、颜色浅、核仁饱满、色浅味香、出仁率高、双果和三果多,  相似文献   
73.
2002—2007年对红栗2号、鲁岳早丰和黄棚3个新品种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针对各个品种特性提出发展建议,红栗2号、黄棚坚果中大,丰产性强,品质优良,适宜在泰安及生态条件相似的地区发展;鲁岳早丰成熟期早,可在泰安等城镇近郊适度发展;对照品种泰栗1号、华丰产量低,应谨慎发展。单位投影面积产量与品种丰产性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在品种选育中可作为早期鉴别优株丰产性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4.
为探讨栗属植物花粉种质资源保存和利用方式,以中国栗属植物4个种的花粉为材料,采用室内培养方法,研究了不同花粉萌发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4种栗属植物花粉形状基本一致,均为长椭圆形,经P×E测算,花粉粒大小依次为板栗、茅栗、锥栗、日本栗。4种花粉萌发对培养基糖类的种类及其浓度具有选择性,萌发率均以5%糖类浓度最高,并随糖类浓度的增大而显著降低;经5%浓度糖类处理后,板栗、日本栗和锥栗花粉在砂糖培养基上萌发率最高,而茅栗在蔗糖培养基上萌发率最高。在30~36℃下,4种花粉均保持较高萌发率,其中板栗、茅栗和锥栗的萌发率在33℃时达到最高,而日本栗在30℃时达到最高。栗属花粉萌发需要较长时间,培养至36 h各花粉萌发率均达到最大值,其中24 h内4种花粉萌发率迅速增加,超过24 h后萌发率变化不大,萌发数量明显减少。4种花粉经12 h自然干燥后萌发率达到最高,干燥24 h其花粉萌发率仍然保持在67%以上,超过24 h后快速下降,因此干燥时间不宜超过24 h。栗属4种花粉萌发集体效应明显,其萌发率均随花粉密度增大而快速提高,当花粉密度达到550粒/视野时,各种花粉萌发率均达最大值,其中日本栗最高,达79.5%。4种花粉在-20℃的贮藏环境里其萌发率明显高于-70℃和0℃低温,经30 d贮藏后萌发率均保持69%以上,其中板栗最高,达78.6%,其次为茅栗、日本栗和锥栗。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白鹃梅芽苗再生和生根的影响,为白鹃梅的开发利用、工厂化育苗及遗传育种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白鹃梅的嫩茎段为外植体,接种前用1g/L的HgCl2溶液对材料进行不同时间(6,8,10,12min)的消毒处理,筛选适宜的消毒时间;采用均匀设计法,将无菌外植体接种在附加有不同质量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0,0.5,1.0,1.5和2.0mg/L 6-BA,0,0.1,0.3,0.5和0.7mg/L NAA)的MS培养基中,筛选诱导直接再生芽苗的适宜培养基;将直接再生芽苗接种在附加有不同种类和质量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0.1,0.3,0.5和0.7mg/L 6-BA,0.1,0.3,0.5和0.7mg/L IBA)的1/2MS培养基中,筛选诱导生根的适宜培养基。【结果】1g/LHgCl2溶液对白鹃梅嫩茎段的最适宜消毒时间为8min,在该条件下外植体的成活率为95.2%;白鹃梅直接再生芽苗的最适宜诱导培养基为MS+6-BA 1.0mg/L,在该培养基上直接再生芽苗的诱导率可达85.7%;生根培养基以1/2MS+0.3mg/L NAA的生根效果最好,生根率达到70.45%。【结论】获得了白鹃梅嫩茎段适宜的消毒时间及适宜的再生芽苗和生根培养基配方。  相似文献   
76.
<正>川鄂连蕊茶(Camellia rosthorniana)是山茶科山茶属连蕊茶组常绿灌木,原产于广西、湖南、湖北、四川等地,为我国特有树种。其株型美观,叶色亮绿、花朵密集,清香宜人,观赏价值极高,是极具开发前景的丰花、香花型山茶种类之一。  相似文献   
77.
核桃不同品种果实坚果品质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们对22个不同早实核桃品种外观品质和核仁脂肪含量和蛋白质含量进行分析,果实外观品质主要包括单果重、壳面光滑度、壳皮厚度、颜色、出仁率、取仁难易等方面,综合外观品质较好的品种有香玲、鲁光、丰辉、鲁果2号、岱香、辽核2号、辽核4号、辽核7号、辽核8号、中林6号,出仁率高的有鲁光、岱辉、辽核1号、辽核2号、辽核4号、辽核5号、辽核8号、中林3号,脂肪、蛋白质含量较高的有鲁果3号、岱香、鲁果2号、中林3号、丰辉、中林6号。因此,不同的栽培品种适宜不同的栽培形式和目的。  相似文献   
78.
为优选栀子提取工艺,测定栀子不同部位中栀子苷和西红花苷Ⅰ含量,利用正交实验,采用超声、回流、微波3种提取方法对栀子不同部位栀子苷和西红花苷Ⅰ的提取工艺,同时建立两者的HPLC同步测定方法。结果表明,微波法的提取效果较好。果皮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为80℃,时间为25 min,料液比为1:15,乙醇浓度为95%;果仁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时间为30 min,料液比为1:20,温度为80℃,乙醇浓度为75%。采用Waters WATO54275-C18(4.6 mm×250 mm,5 μm)色谱柱,以乙腈-0.1%磷酸水为流动相,流速为1 mL/min,进行梯度洗脱,栀子苷和西红花苷Ⅰ检测波长分别为238、440 nm。HPLC测定结果表明,‘林海1号’栀子果皮中栀子苷、西红花苷Ⅰ最高含量分别为13.53、3.3 mg/g;果仁中栀子苷、西红花苷Ⅰ最高含量分别为44.64、7.72 mg/g。上述结果为栀子种质评价和不同部位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79.
茶花Camellia sp.又名山茶花,是山茶科、山茶属多种植物和园艺品种的通称,是中国传统的十大名花之一,具有天生芳姿丽质、干美枝青叶秀、花色艳丽多彩、花型秀美多样、花姿优雅多态、气味芬芳袭人[1]等特点,在园林中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  相似文献   
80.
童俊  叶要妹  陈法志  周媛  许林  毛静  董艳芳  徐冬云 《园艺学报》2020,47(Z2):3111-3112
‘紫馨’和‘银蝶’是从二倍体紫薇子叶期幼苗经秋水仙素诱导的四倍体中选育出的新品种。‘紫馨’花为紫色(RHS 75A),‘银蝶’花为纯白色(RHS NN15B)在武汉地区花期为7月中旬—9月中下旬,与二倍体相比叶片、花径、果径都显著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