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8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0篇
  5篇
综合类   27篇
农作物   75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2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994~1995年连续两年田间调查说明,鲁花11号、1- 10、福早1 号、白沙1016 和鲁花10号5 个花生品种对CMV 田间抗性存在明显差异,在同等栽培条件下,鲁花11 号和1- 10 平均发病率显著低于鲁花10 号、福早1 号和白沙1016。1996~1998 年3年田间小区鉴定结果说明,在鉴定的36 个花生品种(系)中,发现鲁花11号、中花4 号和鲁花14号3份材料对CMV 表现低抗,11份材料表现低感,其余材料为中感和高感,未发现中抗以上材料。  相似文献   
102.
芝麻上花生条纹病毒的发生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ELISA和生长法检测结果表明,芝麻种不种传PStV,感染PStV的花生是芝麻黄花叶病毒病的主要初侵染源。桃蚜、豆蚜和大事蚜能传播芝麻上PStV,传毒率分别为37%、19.3%和13.8%,而经为0。黄花叶病害流行程度肥芝麻生育期蚜虫发生量互作作用影响。芝麻黄花叶病害年度间流行程度差异大,发病率与6月下旬7月上旬平均气温、降雨量及雨日在。芝麻苗期至蕾期为感病生育期,进入开花后期,芝麻对PStV 表  相似文献   
103.
 对从北京郊区菜豆皱缩花叶病株上获得的一个病毒分离物进行了系统研究。根据该分离物的寄主范围、传播特性、病毒颗粒形态、血清学性质和理化特性等,确定为花生矮化病毒(Peanut Stunt Virus,PSV),并称为PSV菜豆分离物,即PSV Bean Isolate,简称PSV-B。这是国内从菜豆上分离PSV的首次报道。在测定的5科28种植物中,PSV-B侵染5科21种。PSV-B致死温度60~65℃,稀释限点10-4~10-5,存活期限6 d以上。PSV-B能被豆蚜(Aphis craccivora Koch)以非持久性方式传播。提纯病毒颗粒球形,直径30 nm。制备的PSV-B抗血清,采用琼脂双扩散法测定效价为1 128。在血清学关系上,P SV-B与已报道的中国PSV-Mi株系相近,与美国PSV-E株系差异明显。PSV-B外壳蛋白亚基分子量为25 000道尔顿;含有4个RNA片段。  相似文献   
104.
本研究利用生长数十年品种较差的橄榄实生树在进行3换头嫁接时所锯下来的粗壮枝干资源,选择21根中间砧进行嫁接试验。试验结果是中间砧成活率100%,接穗成活率71%。通过中间砧嫁接在2~3年内就可培育成10~20年生的橄榄大树,嫁接方法简单,便于推广。  相似文献   
105.
利用RNAi 介导的抗病性获得抗2 种花生病毒的转基因烟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以花生条纹病毒红安株系(PStV-Hongan)外壳蛋白基因(CP),花生矮化病毒轻型株系(PSV-Mi)和花生黄瓜花叶病毒(CMV-CA)复制酶基因2a为模板,通过PCR 方法分别得到PStV-CP 5′ 端,PSV-Mi 和CMV-CA 2a3′ 端150 bp 的片段,3 种片段混合物为模板经PCR 拼接得到450 bp 的片段,此拼接片段通过Gateway 系统重组至植物表达载体pK7GW1WG2,得到含反向重复拼接片段的植物表达载体pK450。冻融法导入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菌株GV3101 后,叶盘法转化本生烟(Nicotiana benthamiana),经PCR 检测,获得转基因植株。对T1 代转基因植株分别人工接种3 种病毒,66. 7% 的植株表现对PStV 免疫,9% 的植株表现对CMV-CA 的恢复抗性,全部植株对PSV 感病。siRNA 的Northern blot 结果表明,所有转基因烟草植株都含有病毒特异siRNA,siRNA 含量随接种后时间延长而衰减。  相似文献   
106.
Gateway重组系统是Invitrogen公司推出一种新的克隆策略。鉴于一般用于农杆菌转化植物的质粒比较大,采用常规的酶切和连接的克隆策略耗时、费力,Gaytewayw重组系统为大载体的操作提供了一种快速和可靠的手段。该系统利用噬菌体转染细菌后整合细菌DNA的位点特异性重组策略(Landy,1989),重组过程是保守位点特异性DNA链的切割和重接,整个过程中没有DNA的合成。应用Gateway重组系统构建植物反向重复序列表达载体包括两个重组过程:第一,BP重组:目的片段重组至入门载体(Entry clone);第二,LR重组,目的片段自入门载体重组至植物表达载体。本实验室拟利用这一系统构建花生条纹病毒(PStV)红安株系的cp反向重复序列载体,进行烟草转化,期望获得抗性的转基因植株。  相似文献   
107.
1988—1991四年调查说明,花生矮化病毒(PSV.)引起普通花叶病害,花生条纹病毒(PStV)引起轻斑驳病害是开封花生两种主要病毒病。PSV通过花生种传,测定自花生普通花叶病株收集近4000粒种子,PSV种传率0.025%。刺槐花叶树是花生上PSV另一个初浸染源。PSV开封刺槐分离物(R_3、R_4)在鉴别寄主上反应和血清学性质上和PSV-Mi相一致,但引起花生病害症状较PSV—Mi轻。开封市农科所一带刺槐花叶病树率平均30.7%。四年病害流行程度差异显著。1988和1991年花生生长季雨量少,蚜虫发生量大,分别为PSV严重和中度流行年。1989和1990年雨水较多,蚜虫发生少,病害显著减轻。  相似文献   
108.
在人工接种高病害压条件下,对当前生产上应用的13个油菜双低和杂交品种及14份资源材料进行了 对芜菁花叶病毒( TuMV)的抗性鉴定。结果表明,参试的13个油菜品种均不抗TuMV,但感病性低于对照品种中油 821。14份油菜资源材料间抗性差异显著,有3份材料表现高抗和中抗。大部分油菜推广品种表现的高发病率和 病情指数表明在病害流行地区和年份,这些品种不足以抵挡病毒病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109.
温室人工接种试验说明,6个花生矮化病毒(PSV)中国分离物;PSV—1,PSV—13,PSV—Mi(由花生分离),PSV—P、PSV—R和PSV—F(分别由菜豆、刺槐和紫穗槐分离)系统侵染苋色藜和昆诺藜,不侵染红三叶草和矮牵牛,此不同于美国PSV—E株系。依据对花生、豌豆、蚕豆等寄主植物致病力,将PSV—1、PSV—13 PSV—P和PSV-E划分为强毒力株系,PSV—Mi、PSV—R和PSV—F为弱毒力株系。PSV强毒力株系引起花生严重矮化,对花生生长和产量影响明显大于弱毒力株系。  相似文献   
110.
利用生长数10年、品种较差的橄榄实生树在进行换头嫁接时所锯下来的粗壮枝干资源,选择21根中间砧进行嫁接试验,试验结果中间砧成活率100%、接穗成活率71%。通过中间砧嫁接,在2~3年内就可培育成10~20年生的橄榄大树,嫁接方法简单,便于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