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1篇
农学   8篇
  2篇
综合类   54篇
农作物   49篇
园艺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甘蔗杂交组合的模糊综合评判与后代选育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以甘蔗实生苗锤度、茎径、株高和丛茎数为评价性状,以性状综合优级评语和锤度优级隶属度为评价标准,对139个甘蔗杂交组合进行了综合评判;并用不同选育阶段的组合入选率和株系入选率对评价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有14个、22个、15个、39个和49个组合可分别评为优级、较优级、一般级、较差级和差级组合;它们在预试品比圃的组合入选率为35.71%、36.36%、26.67%、23.08%和6.12%;株系入选率为0.23%、0.14%、0.02%、0.06%和0.03%。选育效率为优级和较优级组合>一般级和较差级组合>差级组合;差级组合在品比圃没有糖料甘蔗株系入选;所有锤度优级隶属度为0的组合在预试圃已被全部淘汰。表明将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应用于甘蔗杂交组合评价,对甘蔗杂交组合的筛选是有效的,有利于提高甘蔗育种效率。  相似文献   
112.
研究了不同霜害程度对甘蔗品质 (蔗糖分、蔗茎密度 )的影响 ,观测了各甘蔗品种的抗逆性。结果表明 ,受霜冻 1个月后的甘蔗蔗糖分下降 1.86 - 4 .96个百分点 ,甘蔗密度损失 4 .92 - 12 .4 2个百分点 ,新台糖 16号、CP 80 / 182 7和桂糖 12号抗霜冻能力明显优于其他品种 ,对如何处理霜冻甘蔗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3.
广西甘蔗施肥专家系统的验证与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整理国内外甘蔗施肥经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专家系统的理论方法,设计出甘蔗施肥专家系统,指导农民合理施肥,系统能在多个专家水平级上进行施肥决策。由于我国种蔗面积分布广阔,土壤、气候、品种及耕种水平等差异大,在甘蔗合理施肥方面存在严重不规范问题,甘蔗施肥成果难于应用于生产实际。该项研究在解决这些问题的技术方面有较大突破。  相似文献   
114.
国家甘蔗品种第五轮区域试验在广西南宁的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2008年间,在广西甘蔗研究所试验农场对12个参试材料和2个对照品种进行了2年新植和1年宿根的区域试验。结果表明:Q170新宿平均蔗茎产量和合糖量最高,增产增糖明显。粤糖94—128、云蔗99—596、HOCP92—648、MEX105的平均蔗茎产量和平均含糖量均高于两对照,新宿表现较好,其它品种表现不突出。HOCP91—555、闽糖93—730和MEX105早熟高糖,平均甘蔗蔗糖分高于两对照,其它品种的甘蔗蔗糖分表现不突出。  相似文献   
115.
李鸣  谭裕模  李杨瑞  李容柏  高国庆 《作物学报》2004,30(10):1008-1013
采用AFLP技术,从64对引物中筛选出5对带型分布均匀、多态性丰富且分辨能力强的引物,对两个在生产上广泛推广应用的甘蔗品种的AFLP指纹图谱进行分析,计算了两品种间的遗传相似性和遗传距离。结果表明,5对引物在2个甘蔗品种间均存在显著的差异,其中多态性位点占总扩增位点的10.2%,区分率达100%。这对应用AFLP技术鉴定甘蔗  相似文献   
116.
为了充分发挥甘蔗良种性能,进行了A大茎(平均茎径3.29 cm、种段重96.4 g)、B中茎(对照;平均茎径2.33 cm、种段重44.8 g)和C小茎(平均茎径1.83 cm、种段重19.4 g)甘蔗种茎对其生长特性及产量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A处理的萌芽率为44.4%,分别显著低于B、C处理的59.7%和58....  相似文献   
117.
以陇川割手密、桂糖11号、桂糖12号、桂糖83/492、桂糖15号、F134、F172、粤蔗57/423和Badila9个甘蔗品种或种为试验材料,分别调查和测定了在干旱胁迫与正常供水(对照)条件下植物叶片的生态特征、叶片含水量、切叶自然失水速度、叶片细胞质膜透性和叶片脯氨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抗旱性较强的品种在植株遭受干旱胁迫时,通过叶片卷缩或枯死,减少叶片面积的方式来避过干旱;在干旱胁迫下品种间叶片细胞质膜透性和脯氨酸含量都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抗旱性较强的品种显著地高于抗旱性较弱的品种;在正常供水条件下,品种间叶片的质膜透性和脯氨酸含量虽然也存在显著差异,但看不出这些差异与抗旱的关系。作者认为,在干旱胁迫下,甘蔗叶片膜透性和脯氨酸含量及其比受旱前提高的幅度均可作为选育甘蔗抗旱品种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8.
本研究探讨不同光周期处理方法、温度、湿度、株龄等对甘蔗开花诱导与杂交的影响。结果表明 :通过人工控光、温、湿等因素的适度配合 ,可以有效、稳定地诱导处理材料开花 ,1994 - 1996年的诱导率稳定在 68.1- 72 %之间 ,被诱导过的材料有 75个抽穗开花 ,三年共获杂交花穗 30 5个、杂交组合 2 2 5个、有发芽能力的种子 10万多粒 ,使我所保存的野生和栽培材料得到利用 ,基本弄清楚适用于在南宁自然条件下诱导甘蔗开花的综合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119.
广西近十年植被NDVI变化及其对降水的响应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SPOT VEGETATION NDVI数据以及TRMM降水数据,分析广西1999-2011年植被NDVI变化特征,以及NDVI与降水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1999-2011年广西植被NDVI呈现稳中有升的趋势,全区有54.71%面积的NDVI有所改善,45.06%面积的NDVI基本不变,仅有0.23%面积的NDVI出现退化.NDVI与降水量最大相关系数在0.4 ~0.6和0.6~0.8之间的面积分别占广西全区面积的71.76%和23.92%;桂中地区植被NDVI与降水量的关系比桂北、桂南地区更密切,受降水的影响更大.全区41.7%面积的NDVI与降水量的最大相关系数出现在第3个月,40.8%面积的最大相关系数出现在第2个月,NDVI对降水的最大响应滞后2至3个月.NDVI对降水的最大响应滞后2个月的面积主要出现在桂南和桂西地区,滞后3个月的面积主要出现在桂中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