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1篇
农学   8篇
  2篇
综合类   54篇
农作物   49篇
园艺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82.
试验以南宁12月低温水渍条件下的出苗率,分析了76份甘蔗种质的耐低温水渍能力,结果发现不同参试种质间的耐低温水渍能力存在较大差异,近三分之一的参试种质具有较强的耐低温水渍能力。在不同来源的参试种质中.以CP系列、粤糖系列和巴西的参试种质较强,而崖城系列和台糖系列参试种质相对较弱。进一步分析参试种质的亲本发现来自Co系列和CP系列后代的参试种质耐低温水渍能力较强,崖城系列则相对较弱。在大面积生产上应用过的甘蔗品种或优良甘蔗亲本都具有较强的耐低温水渍能力。  相似文献   
83.
甘蔗新品种桂糖21号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桂糖21号(原名桂糖94-119)是以赣蔗75-65为母本、崖城71-374为父本杂交经11年试验研究选育出的甘蔗新品种.广西区试及生产示范和全国区试及生产示范,11月~1月平均蔗糖分分别为14.30%、15.12%、14.91%、14.22%,高于对照品种桂糖11号和新台糖10号,与新台糖16号基本持平.公顷产蔗量分别为95.75t、102.00t、103.97t、117.86t,分别比对照增产8.1%、16.3%、17.3%、10.5%,公顷含糖量分别为13.70t、15.42t、15.50t、16.75t,分别比对照品种增12.7%、23.6%、17.8%、13.7%,增产增糖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4.
大豆子叶节再生及农杆菌介导转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大豆早熟一号无菌苗不同外植体进行再生研究发现都能获得再生植株,但再生能力差异较大,以子叶节和顶芽的再生能力较强且以子叶节作为遗传转化的受体较好,宜用带少量子叶的子叶节作外植体,AS浓度160μmol/L、40min浸染时间、共培养2d进行农杆菌介导转化和Kan浓度120mg/L筛选获得的转化抗性苗率较高。  相似文献   
85.
甘蔗品种桂引5号种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桂引5号是广西甘蔗研究所于1998年12月从巴西引进,经过5年严格系统试验选育而成的新品种。该品种在广西3年区域试验结果表明,平均公顷产蔗量:新植为114.43t,宿根为105.40t,新植宿根平均为109.92t,比对照桂糖11号分别增产21.4%、36.7%、28.3%。新植平均、宿根平均、新植与宿根平均蔗糖分分别为14.76%、15.35%、15.06%,比桂糖11号的分别提高0.43、0.84、0.63个百分点。公顷含糖量:新植平均、宿根平均、新植与宿根平均依次为16.89t、16.18t、16.55t,比桂糖11号的分别增产25.0%、44.6%、33.9%。3年15个点次氮肥控制试验、固氮细菌分离试验及固氮酶活性试验结果均证明该品种具有生物固氮性能。在生产上使用该品种,可比常规品种施氮节省氮肥50%以上。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TRMM降水产品近实时监测旱情的可行性,寻求可用于近实时旱情数据监测的计算方法.[方法]利用TRMM产品3B42_daily及近实时产品3B42RT_daily,根据传统的降水量距平百分率计算方法,采取3B42/3B42、3B42RT/3B42和3B42RT/3B42RT 3种组合方式,分别计算广西2011年3月各旬月尺度降水量距平百分率.[结果]计算结果分别与广西全区84个气象观测站点同时期数据进行比较,结果显示,3B42/3B42计算结果与站点观测数据的相关系数最高,其中在2011年3月下旬的相关系数达到0.818; 3B42RT/3B42RT算结果与站点观测数据的相关系数次之,最高相关系数在E2011年3月下旬为0.621;3B42RT/3B42计算结果与站点观测数据的相关系数最低,最高相关系数在2011年3月上旬为0.567.[结论]由于3B42/3B42的计算结果需延后1个月,而3B42RT/3B42RT的计算结果只需延后1d,且与站点观测数据有较高的相关性,因此选用3B42RT/3B42RT计算结果用于近实时旱情监测.  相似文献   
87.
广西甘蔗全程机械化相适应种植行距及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种植行距对甘蔗品种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为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0个不同甘蔗品种,连续7年进行100~160 cm不同行距和宽窄行距组合130+50 cm共7种行距模式的田间试验,测定各模式下甘蔗产量及各农艺性状标。【结果】]种植行距从100 cm增大到160 cm时,甘蔗有效茎数和蔗茎产量均表现出随行距的加宽呈降低趋势。140cm相比110 cm行距模式,甘蔗有效茎数减少4470株/hm~2,减少7.6%;蔗茎产量减产9030 kg/hm~2,减11.3%;有效茎数与产量的相关系数为r=0.5198**;130+50 cm的宽窄行模式在管理水平较高的条件下,品种桂糖31号的第4年宿根栽培可达105 t/hm~2以上的产量水平;品种桂糖31号、粤糖55号在宽行种植下的产量变化差异较小,并有较高的群体茎数自我调节能力和宿根性。【结论】配套相适应的现代田间设施和管理技术的条件下,广西的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可通过选择相适应的良种进行140 cm的宽行种植或者130+50 cm宽窄行的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88.
[目的]了解甘蔗成熟期不同供水方式对甘蔗蔗糖分的影响。[方法]对8个甘蔗品系(种)在成熟期干旱、干旱后灌水和自然降雨3种水分处理的甘蔗蔗糖分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在自然降雨条件下大多数甘蔗品系蔗糖分积累变化规律表现为12月比11月大幅度提高,1月比12月缓慢提高;干旱后灌水条件下,大多数甘蔗品系在12月的甘蔗蔗糖分比11月低,1月虽有升高但不明显;干旱后灌水的处理与不灌水的相比,在11月和12月的甘蔗蔗糖分分别降低了0.12-1.54个百分点和1.38-3.16个百分点。[结论]在甘蔗成熟期蔗地灌水会导致甘蔗蔗糖分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89.
【目的】对比分析广西金光农场蔗地与林地土壤团聚体组成及有机碳分布状况,探讨长期种植甘蔗对土壤质量的影响。【方法】采集蔗地及对应林地土壤,分别用干筛法和湿筛法测定其土壤团聚体组成,分析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平均质量直径(MWD)、平均几何直径(GMD)及分形维数(D)等指标。【结果】蔗地与林地土壤5 mm粒级的团聚体含量差异显著,其它粒级的差异不显著;种植甘蔗有利于增加大粒径团聚体的有机碳含量;蔗地土壤的破坏率显著高于林地土壤,导致蔗地土壤1~0.5 mm、0.5~0.25 mm和0.25 mm粒级团聚体累积有机碳占比高于林地土壤。干筛法测定的蔗地土壤的MWD和GMD高于林地土壤,D值则低于林地土壤,但两者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湿筛法的结果与之相反。【结论】长期种植甘蔗不会在较大程度上改变土壤团聚体组成特征,且团聚体机械稳定性显著增加、水稳性显著降低;甘蔗种植有增加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的趋势,并加速了土壤有机碳的运转。  相似文献   
90.
姚全  谭裕模 《广西蔗糖》1999,(4):46-47,51
在目前食糖营销体制中.糖价是由市场调节.蔗价是执行政府指导价,这不协调的价格形式已严重地制约蔗塘生产的发展。1998/1999年榨季,南宁地区行署推出蔗价与糖价联动挂钩新措举。改变了甘蔗价格与市场经济规律的不协调做法.把农民的利益与糖厂的利益连结在一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起到很好的作用。但在甘蔗与品种联动中仍有一些问题值得探讨。本文对广西驮卢东亚糖业有限公司实施蔗价与品种联动挂钩情况的结果分析提出一些新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