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5篇
综合类   7篇
园艺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基于叶片光谱透过特性的植物氮素测定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该文通过不同施氮水平下营养液栽培的水稻和黄瓜叶片在300~1100 nm的分光光谱透过率,与其叶绿素含量和含氮量的相关性分析,确定了560、650和720 nm作为特征波长,940 nm作为参比波长可用于植物营养的快速无损诊断。以上述波长的光谱透过率构建的21组光谱特征参数中,(T940-T560)/(T940+T560)、log(T940/T560)和log(T940/T650)与水稻和黄瓜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含氮量的相关性较好,且经回归估测检验的相对误差均小于8%。因此,上述光谱特征参数可作为植物氮素营养指标用于植物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含氮量的快速无损估测,从而为植物营养无损诊断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基于风干土样和新鲜土样、ASI(Agro Services International Inc., ASI)浸提剂和改进ASI浸提剂进行测量的土壤有效养分含量的相关性,探索一种基于新鲜土样和联合浸提剂进行土壤有效养分测试的方法。结果表明,利用ASI浸提剂测量的北京潮土新鲜土样的NO3--N和NH4+-N、有效P、K、Ca、Mg、Cu、Fe、Mn、Zn、有机质含量、及pH值,与风干土样的测量值均呈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经该线性方程回归检验的测量相对误差小于5%~9%;利用改进ASI浸提剂测量的新鲜土样和风干土样的NH4+-N、有效P、K、Ca、Mg、Cu、Fe、Mn、Zn含量与基于ASI浸提剂测量的也呈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经该线性方程回归检验的测量相对误差小于5%~8%。因此,基于新鲜土样和改进ASI浸提剂测量石灰性土壤有效养分含量是可行的,可为车载式土壤养分检测提供一种快捷的土样浸提前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3.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烟叶质量评价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建立一个满足卷烟工业配方需求的烟叶质量评价模型。选取来自中国、美国、巴西、津巴布韦的37个烟叶样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和评吸鉴定,同时由卷烟配方专家对样本数据进行工业评分;使用前3个主成分与工业评分的结果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由此生成回归方程为烟叶质量评价模型Total=1.045 PC1+6.357 PC2-5.461 PC3-159.185,使用红塔烟叶质量数据库中的数据对此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有效率达到81.18%,可以作为卷烟配方的辅助工具使用。  相似文献   
14.
正近期人工光型植物工厂备受业内外投资人的关注。本文通过具有一定产业化特征或规模的典型企业介绍了人工光型植物工厂在中国的发展状况,未来人工光型植物工厂必将走向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的技术趋势,其销售也需与电商提出的新零售相结合,形成为特定消费者提供高端优质蔬菜的新型商业模式。  相似文献   
15.
贺冬仙 《中国蔬菜》2020,1(1):14-16
正人工光型植物工厂的可持续发展前景古在丰树教授日本植物工厂研究会人工光型植物工厂的生产成本主要包括设备折旧(前期投入)、人工和电力成本。2016年以来,日本利用LED作为光源种植散叶莴苣,经济收益(销售额/成本)、工作效率和电耗生产力均得到极大提高,资源利用率与水肥生产力明显改善。这些效率提升与采用LED植物生长灯、自动物流装置与生产管理软件等密切相关。其他国家也得到了LED  相似文献   
16.
贺冬仙 《中国蔬菜》2019,1(11):16-18
中国设施农业经过40 多年快速发展,适应了中国实际,满足了市场需求,在探索中谋求进步,“ 智能、 清洁、绿色、高效” 成为行业共识。当前,中国设施农业进入发展稳定期,2018 年末,我国各类设施面积 超过333.3 万hm2(5 000 万亩),大棚、日光温室、连栋温室等使用年限十年以上的设施总面积超过186.7 万hm2(2 800 万亩),居世界第一。产业链水平不断提升,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连年增大,设施农业产 品和服务呈现多元化,融合、绿色、国际化发展迅猛,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设施农业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设施农业进入发展新时代。同时,设施农业也存在着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机械化率偏低,控制策 略缺乏,绿色智能技术装备供给不足,随着设施农业的大型化规模化发展,能耗、机械化、结构安全、精 准化环境调控和综合智慧管控平台等关键技术问题亟待攻克。 2019 年8 月28~29 日,“2019 中国设施农业产业大会暨2019 年高附加值植物生产的环控技术国际研 讨会”在北京召开。大会由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中国农业大学、日本植物工厂研究会、农业农村部设施 农业工程重点实验室学科群主办。大会共有69 个专业报告,涵盖设施农业栽培生理、工程装备、经营管 理等各个方面。为了与更多读者分享大会报告的精彩内容,《中国蔬菜》将其中与蔬菜科研和生产相关的 报告进行摘录整理,在近期陆续发表。本期的5 篇摘要来自于本次大会“LED 光环境生理专题”。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设施蔬菜种植面积和蔬菜育苗产业的不断扩大,蔬菜商品苗的贮藏和运输成为育苗产业的重要环节。以辣椒品种农大24为试材,研究穴盘成苗在不同低温弱光环境下的形态指标与生理指标变化,旨在明确适合辣椒种苗长期贮藏或长途运输的适宜环境条件。结果表明:温度为11℃,R∶B为1.9的荧光灯且光照强度为30μmol·m~(-2)·s~(-1)、光照周期为12h·d~(-1)的贮藏环境和R∶B为1.3的LED且光照强度为15μmol·m~(-2)·s~(-1)、光照周期为24h·d~(-1)的贮藏环境均能满足14d辣椒种苗贮藏和运输,有效地维持了种苗质量。相比于荧光灯,高光效和低能耗的LED光源更适用于辣椒种苗的低温弱光贮藏和长途运输。  相似文献   
18.
人工光型密闭式植物工厂的设计与环境控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完全使用人工光源的密闭式植物工厂就是以最小限的物质、能源和资源消耗为前提实现适度环境控制的系统,可用来进行高品质种苗生产。研究利用不透光的绝热材料在中国农业大学建成了2套示范型密闭式植物工厂,利用与植物光合吸收光谱特性近似的荧光灯作为人工光照源、层流循环送回风及粗效/高效过滤有效地调控植物生产空间的物理环境和洁净度。经过两年的实际运行表明该密闭式植物工厂的空气洁净度达到了国家标准M7级。面积为15 m2的组织培养间在荧光灯的光照度分别为(47±8),(67±12)和(113±21)μmol/m2/s时,控制点的温度变化分别为(25.4±0.5),(25.3±0.7)和(25.5±0.7)℃,相对湿度变化分别为(63±4)%,(65±6)%和(63±7)%,CO2浓度变化为(803±13)μL/L。因此,该人工光型密闭式植物工厂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新型生产模式能够达到适度的环境控制和较高的洁净度,且植物生产空间的环境差异较小,适用于高品质种苗和高附加价值的药草或香料植物的大规模生产。  相似文献   
19.
人工光型密闭式植物工厂适于高附加值植物尤其是珍贵药用植物的大规模/低成本化生产,其环境调控对珍贵药用植物的产量和质量有重要影响。笔者研究探索在控制温度、湿度、CO2浓度和光周期的条件下,光照强度对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组培苗生长发育的影响,以期找到铁皮石斛组培阶段在人工光可控环境下的适宜光照环境。鲜重约300mg的铁皮石斛单腋芽作为外植体在温度24±1℃、湿度65±5%、光周期12h/d、及光期CO2浓度800±50μmol/mol的环境条件下,设置光照强度为37、68、92、120μmol/(m2·s)的4组试验区,并使用容积为380mL的方型聚碳酸酯组培容器在人工光型密闭式植物工厂中培育92d。组培容器的顶部留2个直径为10mm的圆孔覆盖高分子透气膜用来与容器外进行气体交换。铁皮石斛组培苗的生长发育和生理活性在光照强度为68μmol/(m2·s)时最佳,超过92μmol/(m2·s)时呈现明显的光抑制;多糖含量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加,超过92μmol/(m2·s)时呈下降趋势,但是68和92μmol/(m2·s)光照强度试验区的多糖含量没有显著性差异。因此,铁皮石斛组培苗在人工光型密闭式植物工厂内培育的适宜光照强度为60 ̄70μmol/(m2·s)。  相似文献   
20.
针对日光温室冬季生产频繁发生的CO_2亏缺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设施内外零浓度差的CO_2增施调控方法,开发装置后在北京市小汤山进行了为期2年的日光温室草莓栽培应用测试。结果表明:零浓度差CO_2增施调控与无CO_2增施相比,日光温室草莓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提高了26%~41%,果实的单果重提高了20%~50%、糖酸比提高了21%~47%,设施产量增加14%~21%、实际净增收19%~23%;与定时施放和高浓度施放的CO_2增施调控相比,其草莓植株的生长发育、设施产量和果实品质无显著性差异,但气肥利用效率高,有效地避免了CO_2气体外泄对环境的二次污染。因此,基于设施内外零浓度差的CO_2增施调控是一种安全可靠、节能高效的设施CO_2增施促产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