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45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100篇
林业   281篇
农学   109篇
基础科学   83篇
  120篇
综合类   825篇
农作物   119篇
水产渔业   71篇
畜牧兽医   931篇
园艺   165篇
植物保护   11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104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132篇
  2011年   134篇
  2010年   165篇
  2009年   148篇
  2008年   136篇
  2007年   142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105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104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86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52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64年   4篇
  1962年   2篇
  1960年   4篇
  1959年   5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及时、有效地预测籽粒蛋白质含量,能够为优质小麦品种的收购和加工提供科学合理的决策支持信息。本研究从籽粒蛋白质形成的氮素运转规律出发,研究冬小麦籽粒蛋白质遥感预测的可行性及在区域与年际间的扩展性,为高分辨率遥感卫星进行大面积蛋白质预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2012-2013年4个冬小麦品种×4个氮肥梯度的试验数据和地面高光谱数据进行建模;基于小麦籽粒蛋白质形成的氮素运转机理,通过分析籽粒氮素累积量的两个主要来源及其之间的比例关系,重点抓住开花前的植株氮素累积量再运转这一主要来源,而灌浆期根际的氮素直接吸收则通过其与前者的比例关系来确定,通过相关农学参数模型的耦合,同时加入温度影响因子对籽粒氮素运转的影响,初步阐明了利用开花期小麦叶片氮含量可以预测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应用机理;然后选择与叶片氮含量相关的植被指数,利用灰色关联分析-偏最小二乘算法(GRA-PLS)选择与叶片氮含量关联度较高的植被指数并进行小麦叶片氮含量的估算,通过与氮素运转模型的耦合构建了基于氮素运转原理的籽粒蛋白质含量遥感预测模型;最后利用2009-2010年的品种×播期×肥料试验和2012-2013年的其他品种氮肥处理试验进行验证。【结果】(1)通过GRA方法对叶片氮含量和植被指数间的关联度进行计算,选择关联度较大的前5个植被指数进行叶片氮含量建模,其植被指数分别为mND705、NDVIcanste、Readone、DCNI和NDCI;(2)通过PLS方法构建的叶片氮含量模型,建模结果的预测值与实测值的决定系数(R2)和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0.859和0.257%,验证结果的R2和RMSE分别为0.726和0.063%,利用GRA-PLS方法估算叶片氮素含量具有较好的稳定性;(3)构建的蛋白质预测模型,建模结果和验证结果的预测值与实测值的R2和RMSE分别为0.713、1.30%和0.609、1.19%,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与可靠性。【结论】基于氮素运转规律构建的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遥感预测模型,可以作为应用开花期遥感信息来预测籽粒蛋白质含量的机理性解释,初步实现了本研究区域和年际间的籽粒蛋白质含量预测,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2.
玉米不同覆膜栽培方式对比示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吉县西部黄土丘陵区采用玉米不同覆膜方式进行了比较展示,结果表明:不同覆膜方式秋季全膜双垄沟沟播〉早春全膜双垄沟播〉秋季半膜垄作平播栽培〉早春半膜垄作平播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3.
基于SCAR标记的小麦禾谷孢囊线虫快速分子检测技术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建立从禾谷孢囊线虫及其近缘种的混合群体中检测禾谷孢囊线虫的快速分子检测方法。【方法】使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和特征序列扩增区域(SCAR)标记的方法,运用PCR技术进行特异性检测。【结果】用本研究建立的SCAR标记快速分子检测体系对9种32个线虫种群进行检测,能够直接从混合线虫样品中检测出禾谷孢囊线虫。该检测方法对禾谷孢囊线虫的孢囊、2龄幼虫具有扩增能力,最低检出阈值为1/2000个孢囊,1/80头2龄幼虫。【结论】本研究设计的SCAR标记快速分子检测体系能够从禾谷孢囊线虫及其近缘种的混合种群中快速检测出禾谷孢囊线虫,且检测准确、灵敏度高。  相似文献   
104.
三千年前,当我们进入农耕时代,我们的祖先就把牛当作六畜之一,牛与人类就结下了不解之缘.《周易》中有"乾为马,坤为牛"的记载.春秋时《礼记?月令》中记载:周代习俗冬末官府祭鬼,作土牛、送寒气以迎春.后世改为立春日举行,所作土牛叫"春牛".近现代,历书开篇多以春牛图为首,以示一年之歉丰.  相似文献   
105.
以紫花苜蓿"大叶苜蓿""维多利亚""阿尔冈金"为试材,采用土培法,研究了硒胁迫对3种紫花苜蓿叶片酶促防御系统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及丙二醛(MDA)、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00μmol·L-1Se时,硒胁迫显著提高了3种紫花苜蓿叶片SOD、APX、POD、CAT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Se为900μmol·L-1时,SOD、APX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MDA含量显著增加,而CAT、POD活性显著降低。不同品种间抗氧化酶活性相比,"大叶苜蓿"抗氧化酶SOD、APX、POD、CAT活性显著高于其它2个苜蓿品种,且差异显著。综合评价表明,"大叶苜蓿"的抗氧化能力最强,其次为"阿尔冈金","维多利亚"苜蓿的抗氧化能力最差。  相似文献   
106.
正广袤的齐鲁大地,富庶美丽,人杰地灵。在位于山东省境内的潍坊、临沂、东营、滨州、德州等肉(蛋)鸡养殖业相对集中的区域,人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群忙碌的身影,他们每天驾车驰骋在乡间的公路上,一年四季,寒来暑往,无论风吹日晒,任凭道路崎岖不平,也从未阻挡住他们的脚步。尽管他们整天忙得不可开交,身心疲惫,但依然士气高涨,无怨无悔。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的心愿,那就是竭尽全力  相似文献   
107.
2010年1月,某养猪专业户称其个别母猪和大量育肥猪,均有不同程度的奇痒,红斑,脱毛,结痂.更有甚者成僵猪,且有蔓延之势. 1 发病过程 畜主称以前该猪场未有这种症状的病例.2009年6月从某种猪场引进后备母猪12头,30d后,后备母猪中个别出现奇痒,不停摩擦墙身、门、地窗,患病部位发红,呈红斑,个别有淡黄或淡红色渗出液.  相似文献   
108.
109.
雪豹(Uriciat trtcia schreber)俗名艾叶豹、荷叶豹、打马热(藏族),是典型的高山兽类,常年生活于海拔3200~5300m的高寒地带,被我国列为一类保护动物和濒危物种。其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很难繁殖,幼年雪豹的人工饲养难度大而且成活率低。  相似文献   
110.
记者从4月26日在石家庄市召开的河北省兽医医政暨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会议上获悉.河北省2010年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工作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