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7篇
农学   19篇
基础科学   6篇
  62篇
综合类   25篇
畜牧兽医   14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金花茶和山茶花的种间杂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报道了金花茶和山茶花的两个种间杂种,对黄色性状的遗传规律进行了探讨,认为这两个品种具有潜在的商业价值.  相似文献   
102.
赵宝林  陈春玲  刘东焕  赵世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5):2023-2028,2152
秋海棠属(Begonia Linn.)系秋海棠科(Begoniaceae)多年生草本植物,北京秋海棠科野生仅1种,即中华秋海棠(B.grandis var.sinensis)。对北京周边山区进行的资源调查,发现有野生的中华秋海棠,通过调查和定点观察、试验,了解北京地区中华秋海棠的资源分布与形态特征、及其栽培特性、生物学特性的基本情况,并进行引种栽培研究。  相似文献   
103.
采用微卫星技术分析辽宁锦州地区东北林蛙野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利用8对微卫星引物对林蛙群体37个个体进行PCR扩增,结果共检测到25个等位基因,大小在270~612bp之间,平均等位基因数量(NA)为3.375,平均观测杂合度(HO)为0.6356,平均期望杂合度(HE)为0.5846,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5681,同时得到了两个杂合度较高的基因位点RsyD25和RsyD88。研究表明,该野生型群体的多态性良好,不存在退化现象。同时确定了杂合位点较多的个体,可以作为亲本在人工繁殖时使用。本研究丰富了野生型林蛙遗传多样性的数据,并为林蛙养殖过程中的选种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4.
沃特保水剂对西瓜生长及土壤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以不施保水剂为对照,开展了沃特和PAM保水剂对西瓜生长及土壤环境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施用沃特和PAM降低了西瓜缓苗期的地表最高温度,提高了地表的平均温度、最低温度及10cm土层和20 cm土层的土壤温度,增加了土壤的含水量,特别是开花坐瓜期0~3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西瓜幼苗的成活率随沃特和PAM施用量的增加而提高。沃特和PAM保水剂的施用促进了西瓜主蔓和根系的生长,增强了叶片的光合作用能力,增加了西瓜的生物量,使西瓜的成熟期提前,产量和产值增加,水分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相同施用量的沃特与PAM相比,对西瓜生长及土壤环境的影响差异均不显著。沃特和PAM在西瓜上的适宜使用量均为每株1.5~2.0 g,即16.67~22.22 kg/hm2。  相似文献   
105.
为了解兰科植物无土栽培基质的理化性质并筛选出适当的预处理方式,本研究测定了火山岩、仙土、松树皮、青冈树皮、椰壳和火烧土等6种常用固体基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基质肥力(全氮、全磷、全钾)。结果表明,6种基质各有利弊,在兰花栽培中都不宜单独使用,应根据兰科植物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调整混配比例,合理搭配使用。其中火山岩、仙土和椰壳3种基质在使用前宜进行预处理以去掉不利兰花生长的物质。  相似文献   
106.
试验结果表明,生物有机粒肥具有提高烤烟产量,增加单叶重量,增大单叶面积和厚度的作用,还可提高烟叶含糖量,相对降低总氮和烟碱含量,使烟叶中主要化学成分之间的比例关系趋于协调,品质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07.
海芋、山茶夏季温室条件下的光合特性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研究了高温对海芋(Alocasia odora C. Koch. ) 、山茶(Camellia japonica L. ) 净光合速率(Pn)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高于最适温度时二者Pn 下降, 但海芋下降幅度小, 即使完全消除气孔限制, 也未能阻止Pn 的降低; 在高于最适温度条件下的羧化效率和RuBP 最大再生速率下降, 且后者下降更严重; 高温下光呼吸增加。因此我们认为: 1) 海芋可能对高温有较好的适应性, 山茶对高温很敏感。2) 高温下Pn下降主要是非气孔限制造成的, RuBP 最大再生速率的降低可能是主要限制因素。3) 光呼吸可能也是高温下Pn 降低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8.
水肥配合对马铃薯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1  
以水肥耦合为中心,以早熟马铃薯为供试材料,采用五因素五水平正交旋转组合回归设计方法,通过旱棚控制条件下的盆栽试验,研究探讨了不同水肥条件下,马铃对水分的利用状况。  相似文献   
109.
为揭示高寒草甸土壤退化过程中有机碳及相关养分和环境的变化特点,以西藏当雄高寒草甸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法研究不同退化高寒草甸土壤(0~10 cm和10~20 cm 2个土层)有机碳分布及与土壤主要养分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活性有机碳及速效养分含量均表现为:正常草甸>轻度退化草甸>严重退化草甸,且0~10 cm土层中有机碳含量均高于10~20 cm土层土壤。回归分析表明,土壤有机碳与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回归系数分别为0.9131、0.9466和0.9701。草甸的退化引起土壤主要养分物质含量的降低,将加速草地退化,不利于退化草甸的自然恢复。  相似文献   
110.
云雾山不同草地群落土壤活性有机碳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华娟  赵世伟  张扬  马帅 《草地学报》2009,17(3):315-320
为探讨黄土高原草地植被演替过程活性有机碳的变化规律,揭示草地退耕后的分布特征,在云雾山草原区采集不同草地群落土壤,采用高锰酸钾氧化法对0~100 cm土层活性有机碳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草地群落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均高于坡耕地,活性有机碳含量大小顺序为:长芒草(Stipa bungeana Trin.)群落>大针茅(Stipa grandis P.Smirn.)群落>铁杆蒿(Artemisia gmelinii Web.ex Stechm.)群落>百里香(Thymus mongolicus Ronn.)群落>退耕草地>坡耕地,且群落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在恢复初期(坡耕地-退耕草地-百里香)活性有机碳含量增加较多,恢复到长芒草群落活性有机碳含量达到最大值,趋于稳定;活性有机碳的密度与含量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规律,并随着土层的加深而呈现减小趋势。相关性分析表明,活性有机碳含量与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呈极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r=0.9742),土壤活性有机碳比总有机碳更能反映草地植被恢复初期土壤有机碳库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