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8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30篇
林业   21篇
农学   21篇
基础科学   77篇
  24篇
综合类   109篇
农作物   1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0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01.
松栎柱锈菌春孢子显微计数方法的筛选1)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选出松栎柱锈菌( Cronartium guercuum)春孢子破壁前的显微计数的最佳方法。通过对4种孢子计数方法的比较,筛选出了适宜的预处理方法和计数方法。结果表明:100 mL水中加入15 g无水硫酸锌( ZnSO 4)制成的硫酸锌溶液与无水乙醇( C2 H5 OH)体积比为5∶1时对松栎柱锈菌春孢子分散效果最好。方法三最适合用于该菌锈孢子显微计数。  相似文献   
102.
利用对称式双长悬臂旋转扫描喷雾装置对铃枣进行嫩枝全光照自动喷雾扦插试验。结果表明:选择6 a生植株剪取嫩枝插穗,生根效果最佳,生根率可达92%~93%。半木质化插穗在插后22 d时生根率即可达到92%,而木质化插穗在插后30 d时生根率只有36%。在葫芦岛地区,嫩枝扦插的最佳时间为6月下旬到7月中旬,扦插生根率可达到90%~93%。ABT1号生根粉处理的效果最好,生根率可达到93%,适宜的处理为1000×10-6速蘸10s或100×10-6处理60 min。  相似文献   
103.
基因型和环境对玉米籽粒粗蛋白及赖氨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河南省生产上主要推广的15个玉米品种为材料,于2004-2005年在8个不同的环境条件下进行了2年多点试验,研究基因型和环境对玉米粗蛋白和赖氨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基因型、环境以及基因型与环境的互作效应对玉米粗蛋白和赖氨酸含量均有显著影响,独立效应大于互作效应,在独立效应中,基因型效应大于环境效应;HE-1、HE-2、豫单101和豫单2002粗蛋白含量高于11%,赖氨酸含量高于0.35%,是较理想的高蛋白、高赖氨酸优质专用的玉米品种;郑州、南阳和洛阳比较适宜种植高蛋白、高赖氨酸优质专用玉米。  相似文献   
104.
赵博  王烨  董鑫  李亚硕  姜含露  吕程序 《农业机械学报》2019,50(6):156-162,172
针对我国苏叶人工分选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缺乏自动分选系统的问题,设计了苏叶在线分选系统,该系统由上料单元、检测单元、传输单元、分选单元、下料单元、供气系统以及控制系统组成。首先对苏叶图像进行预处理,进而获取叶片最小外接圆及其直径信息,最后根据确定的转换系数得到苏叶尺寸。为便于苏叶分选控制,设计了苏叶尺寸输出排序策略。试验结果表明,利用该系统能够实现苏叶的快速测量与分选,单幅图像处理时间约为0. 18 s,分选速度约为4片/s,系统测量总体平均绝对误差为0. 157 cm,总体分选准确率为90. 09%。  相似文献   
105.
针对农田数据在高吞吐量、高并发、多条件处理过程中易产生运算负载大、响应速度慢等难题,研究了负载均衡大规模集群数据处理技术,优化了多条件检索时Hbase农田数据库,提出了基于Solr的二级非主键索引方法,搭建了基于Hadoop的农田大数据平台,采用农机深松、植保、保护性耕作等8种作业生成的100TB数据对平台进行了检索实验和压力测试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多条件检索时,优化后的技术模型在数据规模达到5×107条时,系统的响应时间小于1s,优化的性能与原生Hbase相比提高了3倍;在模拟用户达到5×105次时,系统的QPS及TPS提高了1倍左右、RT提高了2.5倍,系统的平均响应时间为183ms。本研究解决了高吞吐量、高并发导致农田数据检索效率低的问题,提高了海量农田数据实时处理的计算能力。  相似文献   
106.
小粒种子电动播种机作业质量监测系统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实现蔬菜小粒种子电动播种机作业过程的实时监测,提高小粒种子播种机智能化水平,基于多传感器检测技术和可视化技术,设计了小粒种子电动播种机作业质量监测系统,并进行了播种试验。试验表明:作业质量监测系统可实现对粒径0. 5~1. 5 mm蔬菜小粒种子播种过程的实时监测,其播种量监测精度达96%,种子漏播监测精度达92. 3%,实时落种影像采集精度达95%,解决了由于蔬菜小粒种子粒径小、质量轻不便于实时监测的问题,提高了播种机播种精度和作业质量。  相似文献   
107.
针对精细化农业生产管理发展及智能化农业装备的需求,研究了基于冲量定理及压电传感器的谷物流量检测技术,研制了谷物流量传感装置,并集成CAN总线技术,开发了基于CAN总线的冲量式谷物流量联合收割机测产系统。通过试验与数据分析,冲量式谷物流量传感器静态检测精度稳定、准确,动态测量快速、精准。结合CAN总线工作稳定、实时性强等特点,所设计的谷物流量测产系统具有实时性强、测量误差小和传输稳定的特点,谷物测量误差基本稳定在8%以内,谷物流量定位实时、精确,以此绘制的谷物产量处方图具有一定的可信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8.
为了提高自动驾驶系统对车身纵向速度和滑移工况等影响因素的自适应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航向预估模型的路径跟踪控制算法。首先对NF-752型履带式拖拉机进行适应性改造,将其手动转向机构和无级变速机构改造为大扭矩舵机控制,通过绝对值编码器测量两侧履带转速,利用RTK-GNSS定位系统测量车辆地理位置和车身速度,结合车载计算机和底层控制器搭建了自动驾驶系统试验平台。然后以车身速度和两侧履带速度为状态变量,考虑履带滑移率建立了航向预估控制模型,进而提出了一种基于航向预估模型的路径跟踪控制方法。最后在沥青路面分别以低速(1 km/h)、中速(5 km/h)和高速(9 km/h)进行了直线路径跟踪试验,结果显示,在不同作业速度条件下,路径跟踪误差无明显差异,最大跟踪误差为-2.00 cm,标准差为0.93 cm。进行了田间曲线路径跟踪试验,结果显示,当拖拉机以6 km/h速度跟踪曲线路径时,跟踪误差优于10 cm,在滑移区域无明显误差增大现象。试验表明,提出的航向预估控制方法对作业速度有较好的适应性,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滑移现象对控制精度的影响,可满足履带拖拉机耕整地作业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09.
移动式土壤旋耕蒸汽消毒机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解决土壤连作障碍等引起的蔬菜种植问题,设计了一种可在旋耕作业的同时进行土壤蒸汽消毒的机具。机具主要由旋耕装置、蒸汽发生器、补水装置、蒸汽输送系统、消毒罩、可拆卸消毒毛管等组成。通过热量平衡分析得出,在土壤宽120 cm、深15 cm时,土壤消毒到60℃时所需蒸汽功率为87.78 kW,而当土壤蒸汽消毒机蒸汽发生器出口压强为0.6 MPa,温度为158.86℃时,能提供的蒸汽功率为97.35 kW,系统损耗为0.61 kW,可满足土壤消毒的热量需求。田间试验表明:当蒸汽发生器出口蒸汽压强为0.6 MPa,温度为158.86℃,机具旋耕行走速度为0.035 m/s,消毒毛管管径15 mm,间距为180 mm时,深度15 cm土壤消毒后温度在58.9~70.6℃之间,可满足土壤旋耕消毒的温度要求。  相似文献   
110.
促进河南省农业科研系统协同创新合力发展的实践探索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农业科研系统是农业科技创新的核心力量。文章概述了河南省农业科研系统发展的现状,分析了河南省农业科研系统发展存在的问题,阐述了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牵头,组织全省农业科研系统开展的创新协同发展体制机制、推动学科布局优化调整、示范推广精品成果、实施"四优四化"支撑行动、联合组建种业企业等促进河南省农业科研系统协同创新合力发展的有益探索,以期为其他省农业科研协同创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