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9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5篇
  15篇
综合类   58篇
农作物   18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30篇
园艺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71.
【目的】为明确马铃薯立枯丝核菌融合群AG-3毒素诱导的幼苗细胞膜病理反应,以及AG-3毒素对马铃薯幼苗茎和叶组织的细胞膜透性、膜质过氧化及活性氧代谢的影响.【方法】用AG-3毒素处理马铃薯组培苗,比较处理和对照间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病原菌AG-3毒素处理显著增大了马铃薯幼苗茎和叶细胞的膜透性,且叶细胞对毒素处理的反应敏感性大于茎细胞;病原菌AG-3毒素处理加速了马铃薯幼苗细胞膜的膜质过氧化,茎和叶细胞的红墨水吸收量、细胞浸提液的相对电导率以及细胞丙二醛(MDA)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其中叶片的变化幅度大于茎部;在处理96h时,茎部相对电导率较对照处理增加了75.47%,而叶片的增加高达136.99%;在处理144h时,与对照处理MDA含量相比,茎部组织MDA含量较对照处理增加了92.58%,而叶片则增加了96.65%;立枯丝核菌毒素处理改变了马铃薯幼苗的活性氧代谢,茎部和叶片过氧化氢(H2O2)含量和超氧阴离子(O2-)的产生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处理,茎部达到最大值的时间比叶片提前24h.【结论】马铃薯立枯丝核菌AG-3毒素使寄主植物细胞膜系统受到破坏,使其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严重影响植物的代谢过程.  相似文献   
72.
2005 ~ 2007年分别以3个高脂肪、3个高蛋白和3个普通品种为材料,在吉林省6个生态区种植,分析各地点脂肪、蛋白质含量及蛋脂总量的生态效应以及不同生态条件对不同品质类型大豆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生态区间的大豆脂肪、蛋白质及蛋脂总量均表现出显著差异,同时脂肪与蛋白质含量之间呈显著负相关,综合分析后将吉林省中部南北平原区和东部盆地区划分为高脂肪区,中东部低山区和东南部山区为高蛋白区,西部干旱区为非优质区.  相似文献   
73.
利用野生大豆的高蛋白、多花荚和多抗逆等特点及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进行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的种间杂交,可实现基因重组,拓宽大豆的遗传背景,创造大豆新种质。建议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应加强对野生大豆资源的原位保护或原生境保护,构建一个野生大豆核心资源,为进一步深入开展大豆品种资源研究及大豆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74.
本研究对不同温度处理下的黄瓜灰霉病病原菌和霜霉病病原菌的孢子萌发率进行了统计,观察并记录了不同温度下两种病害的病情指数.结果表明,两种病害的孢子萌发率及病情指数均与温度负相关,高温处理后病原菌难以萌发,病情扩散被抑制.  相似文献   
75.
吉林省白城地区大豆黄叶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吉林省白城地区近几年大豆出现的不同程度黄叶、死秧现象,于2008-2009年,采用目测、土壤化学及根外喷施综合诊断措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白城地区土壤pH值为7.68~8.49,速效铜、速效铁、速效锰有效性大大降低,其含量分别为0.47、4.28、6.13mg/kg。根外喷施硫酸亚铁、硫酸锰、硫酸铜后发现,仅喷施硫酸亚铁的处理大豆叶片明显复绿,说明白城地区大豆黄叶的原因是土壤缺铁所致。  相似文献   
76.
2010年北方春大豆早熟区域品种适应性鉴定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通过试验确定,呼交1926、黑航06-826和合交05991比对照增产极显著,其适应性、丰产稳产性、抗逆性好;克交07-141和华疆7734比对照增产极显著,稳产性一般,但华疆7734品质分析结果过低(脂肪19.29%,蛋白质38.21%),不适于推广;其它参试品系与对照比增产不显著或基本相当和减产,应用推广价值不大。  相似文献   
77.
赵晶  赵婧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5):9239-9241
在新民居建设的背景下,笔者通过对太行山区传统民居的选材、构造、接地方式、村落组群等生态性的研究,提出了可用于山地新民居建设的可行性手段,以期应用到具体山地新民居建设中,使得传统建筑文化的价值得以延续及发展。  相似文献   
78.
张伟  邱强  赵婧 《作物杂志》2015,31(4):81
为了明确不同化控调节剂对杂交大豆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影响,以杂交大豆2号品种为试验材料,分别选用7种化控调节剂,在初花期进行喷施,分析不同调节剂对杂交大豆生理和农艺性状的调控效果。结果表明,矮壮素、多效唑、烯效唑、玉米矮吨及玉黄金均使杂交大豆产量显著增加,增产幅度达5.2%~11.3%;其中,多效唑和烯效唑增产效果最好,其次为矮壮素、玉米矮吨、玉黄金,而缩节胺和乙烯利增产不显著。施用增产的调节剂可显著增加杂交大豆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降低叶面积指数,显著降低株高,增加茎粗、分枝数、单株荚重、单株粒重,但对节数和百粒重影响不显著。本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叶面喷施矮壮素、多效唑、烯效唑、玉米矮吨、玉黄金等化控调节剂,可以提高杂交大豆叶片生理机能,均衡冠层发育,优化株型,进一步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79.
针对甘肃省马铃薯生产现状及需求, 采用知识工程的方法和手段 ,利用计算机人工智能技术 ,将马铃薯领域专家的知识、经验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系统化、形式化,设计出马铃薯专家系统功能模块和数据库,开发研制了马铃薯专家系统并进行应用,可快捷、方便地为基层农业技术人员和农业经营者提供技术指导和科学管理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80.
近自然经营是当今一种兼顾森林可持续发展和发挥森林多种效益的经营方式之一。为了研究近自然经营对不同林龄人工油松林水源涵养能力的影响,文章以燕山北麓旺业甸林场为研究地点,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浸水试验的方法,对其林下枯落物层和土壤层水源涵养能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近自然经营下油松人工林的枯落物蓄积量、有效拦蓄量高于当地常规经营下的林分,但低于未经营的林分。(2)近自然经营改善了人工油松林土壤的水源涵养能力,其中,近自然经营下的土壤毛管孔隙度与土壤蓄水量均大于未经营与常规经营。(3)从综合情况来看,林地的土壤和枯落物水源涵养能力表现为近自然经营(1662.42t/hm^2)>未经营(1526.12t/hm^2)>常规经营(1379.18 t/hm^2)。因此,近自然经营有利于提高人工油松林的水源涵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