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0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76篇
林业   108篇
农学   149篇
基础科学   55篇
  73篇
综合类   383篇
农作物   72篇
水产渔业   37篇
畜牧兽医   137篇
园艺   60篇
植物保护   61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赵明  师文峰 《农业机械》2012,(20):28-29
1现状位于中原腹地的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种植大区,辖9个乡镇,拥有人口34万人,耕地2.27万hm2。近几年,在市、县(区)农机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乘借国家农机购置补贴等惠农政策的春风,郾城区农村农机专业合作社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渐发展壮大,现已成为农业生产中一支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郾城区现有农机专业合作  相似文献   
992.
高产夏玉米产量性能特征及密度深松调控效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侯海鹏  丁在松  马玮  李从锋  赵明 《作物学报》2013,39(6):1069-1077
以现代高产玉米品种中单909和郑单958为试验材料, 于2010-2011年在河南新乡设置种植密度与耕作方式田间试验, 研究夏玉米高产群体产量性能参数变化及主要栽培措施调控效应。结果表明, 中单909相比郑单958显著增产11.36%, 穗粒数(KN)、千粒重(KW)极显著增加(P<0.01), 生育天数(D)、收获指数(HI)和收获穗数(EN)无明显差异(P>0.05); 平均叶面积指数(MLAI)、光合势在灌浆后期增加更为显著, 平均净同化率(MNAR)显著增加(P<0.05), 而干物质积累最大生长速率、生长速率最大时的生长量、平均生长速率、活跃生长期均明显提高。进一步分析产量性能参数间相互关系, EN与MLAI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 KN和KW与MNAR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 而MNAR、KN、KW与MLAI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中单909比郑单958增产可能是产量性能参数差异补偿的结果。中单909在高密度下具有较高的MLAI、MNAR和KN, 获得最高产量的群体密度比郑单958高27.3%; 深松耕作方式下, 中单909和郑单958分别增产13.0%和8.7%, 主要表现为, MNAR和KN显著增加, MLAI和D无明显变化, HI、EN、KW增加幅度在不同品种间表现不一致, 表明土壤深松条件下密植(9.50×104株 hm-2)是目前夏玉米高产重要技术途径之一。综上, 密植夏玉米高产群体产量性能特征参数为MLAI 3.05~3.55、MNAR 4.80~6.27 g m-2 d-1、D 109~111、HI 0.50~0.52、EN 9.60~10.38×104穗 hm-2、KN 352.0~370.1粒、KW 314.7~315.9 g, 可以实现11 250~12 000 kg hm-2以上的产量。  相似文献   
993.
甘薯优异种质资源安全保存及在制种关键技术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薯种质资源是育种工作的物质基础,配制杂交组合是选育新品种的关键部分。总结了省时省力安全保存种质资源,及利用品种资源合理配制杂交组合以达到理想育种效果的技术,为甘薯育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4.
以啤酒生产为例,解析了食品发酵技术如何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索出模拟实际生产的综合性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95.
新疆南疆核桃的品质与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明  田腾飞  田贝贝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183-184,210
[目的]为高品质核桃果品的生产及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南疆的阿克苏、和田及喀什采集25种核桃样品,测定并计算其坚果重、种仁重、出仁率和果实的长、宽、厚、平均直径及壳厚等。[结果]南疆核桃品种的平均果重、平均出仁率、平均壳厚分别为15.50g、55.18%和1.32mm,其中阿克苏、和田及喀什地区核桃的平均果重分别为13.11、17.58、17.78g,平均出仁率分别为58.89%、50.79%和52.17%,平均壳厚分别为1.06、1.71、1.51mm。和田、喀什地区核桃种质的形态指数较高,分别为2.796和2.667,阿克苏地区核桃种质的形态指数较低(1.527)。栽培品种和本土普通品种的果基部、果形指数、皱折差异不显著,果顶部、刻点、果缝线差异极显著。[结论]南疆核桃栽培品种和实生类型在果实性状上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96.
条深旋耕作方式对早春玉米产量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益农103为试验材料,选择条深旋耕、普通旋耕和免耕3种耕作方式,比较分析了不同耕作方式对早春季玉米产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条深旋耕条件下玉米的产量比普通旋耕和免耕分别增产11.1%和17.6%,干物质产量分别增加8.5%和12.9%。条深旋耕条件下开花后叶面积指数(LAI)较长的高值持续期有利于干物质积累量的增加。群体光合势(LAD)、平均作物生长率(MCGR)、平均叶面积指数(MLAI)、平均净同化率(MNAR)、开花期穗位叶绿素含量(SPAD)和净光合速率(Pn)的增加提高了作物的光合速率和光合产物向子粒转运的速率,同时也提高了穗粒数和千粒重。说明条深旋耕作措施有利于改善早春玉米群体产量性能,从而获得较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997.
5种实木复合地板木材表面润湿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表面接触角和表面自由能为评价指标,研究了杨木、红橡、色木、柚木和红檀5个树种的实木复合地板表板木材的表面润湿性.分析了5个树种的木材的密度、抽提物对表面润湿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木材的表面润湿性和表面自由能差异较大,其中,杨木的润湿性最好,表面自由能为107.87 mN/m;色木的润湿性较好,表面自由能为60.57 mN/m;红橡的润湿性较差,表面自由能为47.98 mN/m;柚木和红檀的润湿性最差、表面自由能分别为36.09 mN/m和35.79 mN/m.  相似文献   
998.
种植密度对夏玉米碳氮代谢和氮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研究了低、中、高3个种植密度对夏播玉米CF008、郑单958和金海5号碳氮积累、运转及氮肥利用的影响, 以期通过密度调控碳氮代谢, 实现产量与氮肥效率协同提高。结果表明, 吐丝期茎叶总糖和全氮积累量和茎叶总糖和全氮的运转率均以中或高密度下较高, 而籽粒产量、氮素吸收效率、氮素利用效率和氮肥利用率均以中或低密度显著高于高密度。吐丝前地上部氮素积累量以中高密度下较高, 但成熟期地上部总氮量及籽粒氮量均以中低密度较高, 表明吐丝期后植株氮素积累量对玉米籽粒氮贡献较大。在中低密度下, 3个品种夏玉米产量达10 262~11 461 kg hm-2, 氮肥利用率达23.00%~34.11%。  相似文献   
999.
玉米茎秆弯曲性能与抗倒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7  
勾玲  赵明  黄建军  张宾  李涛  孙锐 《作物学报》2008,34(4):653-661
为探讨不同玉米品种茎秆抗倒伏相关的力学特点, 选用不同抗倒性品种登海3719、京科519和农大108, 设置3.00、5.25、7.50、9.25和12.00万 hm-2 5个密度, 分别于玉米抽雄前和蜡熟期取样, 用WDW3020型电子万能试验机对茎秆第3、5、7节间进行悬臂梁弯曲试验, 同时测定节间形态特征。结果表明, 随密度的增加, 茎秆基部节间直径变细、节间长度增长。品种间有一定的差异, 在3个品种中登海3719的平均直径和长度均低于其他2个品种; 品种间茎秆惯性矩也有较大差异。基部节间弹性模量、最大抗弯应力均随生育进程而增加, 但随群体密度的增加和节位的上升而逐渐降低, 登海3719在两个生育期均为最大, 且随密度增加的下降幅度较小。以京科519最低, 其对密度反应较敏感, 下降幅度大, 易发生倒伏。在玉米抽雄期, 基部节间平均弹性模量为40.0 MPa, 最大抗弯应力为2.8 MPa, 可能是茎秆抗折力学指标的下限。茎秆弹性模量与最大抗弯应力极显著相关, 茎秆直径与弹性模量和最大抗弯应力在抽雄前显著正相关, 而到蜡熟期相关不显著。它们与田间倒伏率呈极显著负相关。茎秆弯曲弹性模量反映茎秆的耐密能力, 茎秆最大抗弯应力反映品种茎秆的抗折能力, 而茎秆直径不能作为评价茎秆抗弯强弱的主要指标。玉米抽雄前期与蜡熟期茎秆抗弯性状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 因此利用抽雄前茎秆基部弯曲力学性能鉴定与评价玉米茎秆抗倒、耐密性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00.
针对转基因小麦成熟胚转化体系转化效率低,从提高成熟胚愈伤组织质量入手,调节小麦的基因型、成熟胚的培养时间、菌液浓度、侵染时间以及愈伤组织大小几个因素,提高成熟胚转化体系的转化效率;通过农杆菌介导,将目的基因转入到受体小麦成熟胚诱导的愈伤中,利用gus检测的方法检验转化效率;继代360d、自然生长5mm大小的受体小麦品种扬麦10,在菌液浓度OD600为0.8,侵染40min下,gus基因表达率达50%左右,接近幼胚的gus基因表达率。通过对体系的几个因素的调节,提高了农杆菌介导成熟胚转化体系的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