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0篇
林业   3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41篇
农作物   63篇
水产渔业   2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椰子生物柴油的制备和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物柴油是以植物油和动物脂肪为原料制成的、主要成分为脂肪酸甲酯的新型燃料.本文综述了生物柴油和椰子生物柴油的定义、应用、来源及制备,重点介绍了用椰子油制备生物柴油的途径.  相似文献   
72.
新鲜和发酵椰花汁提取物的抗氧化性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以新鲜和发酵椰花汁的提取物为实验材料,在测定提取物总酚含量的基础上[总酚含量新鲜椰花汁提取物(FCSE)(0.061±0.01)mg/mL,发酵椰花汁提取物(NCSE)(0.087±0.01)mg/mL],研究新鲜和发酵椰花汁提取物对于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羟基自由基的清除作用,Fe^2+的络合能力以及Fe^3+的还原能力,并以BHT、没食子酸、Trolox做为对照。结果表明,新鲜和发酵椰花汁提取物都有显著的抗氧化性,发酵椰花汁的脂质过氧化抑制作用、DPPH自由基清除作用、羟基自由基清除作用、Fe^3+的还原能力均高于新鲜椰花汁提取物的。而新鲜椰花汁提取物的Fe^2+络合能力高于发酵椰花汁提取物的。  相似文献   
73.
利用全球地基气溶胶观测网(AERONET)资料,分析了北京地区2001—2013年沙尘天气期间气溶胶的光学特性。结果表明,北京沙尘天气期间受沙尘粒子的影响,气溶胶光学厚度值(AOD)较大,且随波长增大而减小,在波长440 nm处平均值约为1.2;气溶胶Angstrom波长指数97.62%都聚集在0.7以下,说明北京沙尘天气期间粒子较大;沙尘天气期间单次散射反照率随波长增加而增加,平均值约为0.93;复折射指数实部在波长675 nm处最大,平均约为1.55,虚部在440 nm处最大,平均值达到0.006;总的不对称因子平均值约为0.72;北京地区沙尘天气期间气溶胶粒子谱型呈双峰分布,且以粗模态粒子为主,其峰值随光学厚度的增大而增大,粗模态粒子的峰值半径平均约为2.6μm。这些参数对于深入研究沙尘气溶胶的辐射效应和气候效应都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74.
椰子油的生理活性(Ⅱ):调节血浆血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椰子油的功能性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其中调节血浆血脂的功能也越来越受到高度重视。本文综述近年来椰子油调节血浆血脂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椰子油调节血浆血脂的深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5.
椰子油的功能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其中抗氧化活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综述近年来椰子油的体外和体内抗氧化活性研究进展,为椰子油中抗氧化活性物质的深度开发和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6.
椰心叶甲啮小蜂对寄主的选择性、适宜性和功能反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椰心叶甲啮小蜂(Tetrastichus brontispae Fer.)对寄主的选择性、适宜性和功能反应,结果表明:在温度(25 1)℃,相对湿度(75 5)%,光周期12h(L):12h(D)条件下,椰心叶甲啮小蜂主要选择寄主的预蛹和1,2日龄蛹。选择系数、平均寄生率分别为0.2276,0.2116,0.1951和77.78%,77.22%,66.67%,高于其他日龄蛹。不选择6日龄蛹,末龄幼虫只有近预蛹时才被选择。寄主被寄生后,其虫态、日龄不影响小蜂生长发育历期的长短,而对其出蜂率、出蜂量以及性比影响较大。测定这3项指标,结果表明:寄主的预蛹和1,2日龄蛹最适合啮小蜂的生长发育。其功能反应方程为:Na=0.3388N/(1 0.0715N),其寄生量随寄主密度增加而增高,但寄主密度达一定范围时,寄生量保持一定水平。椰心叶甲啮小蜂自身密度的干扰反应为:a=1.62116P-0.7264,表明随着自身密度的增加,寄生效果下降。因此,在大量培养繁殖或田间释放该蜂时,应选择适当的密度,才能获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77.
通过对不同进样压力和温度条件下浓缩椰浆中的各成分进行分析,以确定离心浓缩椰浆生产的最适 工艺参数。结果发现,在室温条件下,进样压力为2×106 Pa 时,浓缩椰浆中各成分含量分别为干物质81.27%、脂 肪72.50%、蛋白质1.01%,产出效率较高、为31.60%。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离心浓缩椰浆的乳化稳定剂的最佳配 比:单甘酯0.35%,酪朊酸钠0.07%,司盘60 0.05%,卡拉胶0.05%;与其他乳化稳定剂相比,单甘脂乳化性最好。 当pH 值调节至7.5 时,采用二级均质(压力分别为20、10 MPa)并在121℃下杀菌20 min,可得到椰香浓郁、口感 细腻、均匀稳定的产品。  相似文献   
78.
以新鲜槟榔花为原料,比较了不同干燥温度下槟榔花的干燥特性.通过槟榔花在干燥过程中水分的变化规律,绘制干燥曲线和干燥速率曲线,并采用Newton、Logarithmic和Wang and Singh 3种干燥数学模型拟合试验数据.结果表明,干燥温度越高,槟榔花的干燥速率越快,且整个干燥过程处于降速干燥阶段.槟榔花热风干燥过程满足Logarithmic方程,该模型可较好地描述含水率随干燥时间的变化关系.试验结果为实现槟榔花干燥过程的控制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79.
为明确椰肉中酶活性的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控制酶的活动,研究低温、巴氏、80℃烘干、超高温及微波处理对椰肉贮藏期内中脂肪酶(LPS)、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25℃、低温、巴氏、80℃烘干、超高温和微波处理均对椰肉中的LPS、PPO和POD活性有一定抑制作用。对椰肉进行6 d以内的短期贮藏时,80℃烘干处理对脂肪酶、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抑制作用明显;而对椰肉进行6~12 d长期贮藏时,超高温处理效果显著。通过对新鲜椰肉进行不同的处理,可以达到抑制椰肉内酶活性,提高椰肉品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80.
椰子水中主要为蔗糖、果糖和葡萄糖;椰花序汁中为蔗糖;椰肉中主要含有半乳甘露聚糖和膳食纤维。目前,可溶性糖的应用范围较广,如食品加工、微生物发酵等,而不溶性糖主要作为饲料使用。但是,椰子水中的糖和椰肉中的膳食纤维也为加工带来了困扰。本文综述椰子水、椰花序汁、椰肉中糖的种类、组成、变化规律及其功能与应用前景,为提高椰子副产物加工利用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