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22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8篇
  17篇
综合类   120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14篇
园艺   36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21.
稻草还田对设施切花菊品质及连作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针对设施切花菊连作土壤质量严重下降切花菊品质逐年下降的现象,研究探讨暗管排水(埋管最适间距2 m)条件下,稻草还田措施对设施切花菊‘神马’连作土壤理化性质及品质的改善效果。[方法]试验设5个处理:1)无暗管和无秸秆还田(CK);2)有暗管和无秸秆还田(PS0);3)有暗管和800 kg/hm^2秸秆还田(PS800);4)有暗管和1600 kg/hm^2秸秆还田(PS1600);5)有暗管和2400 kg/hm^2秸秆还田(PS2400)。测定温室耕作层土壤(0 15 cm)养分含量、阳离子交换量、全盐含量以及植株主要生理指标。[结果]暗管排水条件下,不同稻草还田量均可显著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有效磷含量及速效钾含量。与CK相比,1600 kg/hm^2稻草还田量处理后土壤碱解氮含量最低,而土壤的阳离子交换量与其他处理相比分别增加了32.7%、23.6%、11.4%、8.23%;除此之外,各稻草还田处理均可有效降低土壤pH值、土壤全盐量及电导率,其中1600 kg/hm^2稻草还田量处理后土壤耕作层电导率最低,为167μS/cm,相比CK下降了31.1%;各稻草还田处理使切花菊的株高、茎粗、舌状花数、花鲜重和生物量等主要生理指标显著提高,切花菊‘神马’的株高、舌状花数、生物量在1600 kg/hm^2稻草还田处理下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结论]1600 kg/hm^2稻草还田量为本试验综合效果最佳的处理,其对设施切花菊‘神马’土壤理化性质改善明显,土壤肥力增加显著,切花菊品质提高最佳。  相似文献   
22.
23.
赵爽  李萍 《中国饲料》2022,1(4):81-84
近年来,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各行各业出现了深刻变革,其中云计算技术因具有成本低廉、效率高等优点,受到各行业管理者的高度重视,许多企业尝试将云计算与企业管理相结合,以此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但从行业角度看,饲料行业起步相对较早,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后已进入相对成熟的阶段,且呈现企业数量众多和产品竞争激烈的局面.在这种...  相似文献   
24.
【目的】为筛选低温下高效降解纤维素的菌种资源,促进秸秆在低温条件的快速腐解。【方法】本研究利用低温稀释平板涂布法分离、刚果红定性、内切β-葡聚糖酶活力定量等分析方法进行低温纤维素降解真菌的筛选,依据菌株形态特征及rDNA-ITS序列分析鉴定菌种,探究其在不同温度下的产酶能力,并对粗酶提取物进行酶学性质的初步研究。【结果】(1)筛选到一株低温下高效产纤维素酶的真菌ZY-50,鉴定为球芽异普可尼亚菌(Metapochoniabulbillosa),目前尚无该菌产纤维素酶的报道;(2)球芽异普可尼亚菌ZY-50可在低温条件下生长并具有较强产纤维素酶能力,其内切β-葡聚糖酶活力在28℃、16℃、10℃温度下分别为76.03 U mL-1、128.34 U mL-1和115.67 U mL-1,该菌在16℃下产外切β-葡聚糖酶和β-葡萄糖苷酶的能力较稳定,最高分别为2.31 U mL-1、2.43 U mL-1,16℃下滤纸酶活力最高为7.89 U mL-1;(3)...  相似文献   
25.
研究不同质量浓度香蒲(Typha orientalis)水浸提液对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水华鱼腥藻(Anabaena flos-aquae)的化感作用,追踪测定2种藻类的细胞密度、叶绿素a含量、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香蒲水浸提液对铜绿微囊藻、水华鱼腥藻的化感作用表现出低促高抑的现象,随浸提液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且对铜绿微囊藻的抑制作用明显大于水华鱼腥藻,说明香蒲对2种藻类的化感作用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在质量浓度为50 g/L时,处理后12 d对铜绿微囊藻、水华鱼腥藻的抑制率分别为91.37%、65.64%。试验过程中2种藻类细胞内叶绿素a含量逐渐减少,SOD、CAT、POD活性以及MDA含量均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表明香蒲水浸提液对2种藻类细胞具有胁迫效应,造成活性氧(ROS)的大量积累后,抑制抗氧化酶的活性,引起细胞的膜脂过氧化加剧,细胞结构严重受损,叶绿素a含量下降,干扰细胞代谢,影响光合作用,从而强烈抑制铜绿微囊藻、水华鱼腥藻的生长。  相似文献   
26.
为了建立高效的山木通扦插繁殖体系,用吲哚丁酸(IBA)处理插穗,以清水处理为对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简称ELISA),研究插穗生根过程中韧皮部吲哚乙酸(IAA)、脱落酸(ABA)、赤霉素(GA_3)及玉米素(ZR)4种内源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山木通扦插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与生根关系密切,处理组与对照组内源激素含量除ZR外变化趋势均相同。内源IAA含量与IAA/ABA值的变化趋势一致,均在不定根诱导期上升,表达期下降,伸长期回升;ABA、GA_3含量与IAA含量变化趋势相反,即诱导期下降,表达期升高,伸长生长期又下降;对照组插穗ZR含量整体呈下降趋势,处理组则整体呈上升趋势,含量变化趋势不明显。不定根诱导阶段和伸长生长阶段需要较高含量的IAA和较低浓度的ABA、GA_3,IBA处理能够提高插穗内IAA含量,降低ABA、GA_3、ZR的含量,对山木通插穗生根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7.
水仙退化病毒(Narcissus degeneration virus,NDV)是水仙上发生较为严重的病毒之一。本文根据 NDV 已报道的外壳蛋白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以感病水仙的总 RNA 为模板,建立了快速检测 NDV 的巢式 RT-PCR 方法。结果表明,巢式 RT-PCR 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灵敏度,能够从感染 NDV 的水仙样品上扩增出与预期大小相符的特异性目的条带,同时与其他病毒无交叉反应;灵敏度测定结果表示,巢式 RT-PCR 灵敏度较高,是普通 RT-PCR 的104倍,当 RNA 稀释到109倍时仍能被检测到。本文建立的巢式 RT-PCR 为水仙上 NDV 的快速检测提供了技术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8.
‘全红杨’在北京地区的引种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索‘全红杨’在北京地区能否引种成功,采用繁殖法、田间观察法、色素测定法、抗性分析法、市场调查法等多种方法,对从河南濮阳引种到北京地区的‘全红杨’进行多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全红杨’生长正常,能完成完整的生命活动周期;容易繁殖,其高位嫁接繁殖成活率83%,低位嫁接成活率85%,硬枝扦插成活率88%;色彩鲜艳又稳定,花青素含量高,测定值为0.0383 mg/g,比紫绿叶的‘中红杨’高83.25%,比绿色叶的‘加杨’高100.52%;抗性表现良好,耐寒又耐瘠薄;经济价值高,高接苗比中红杨市场售价高2倍以上。依据引种标准判断,‘全红杨’在北京地区引种成功,同时,通过2个年度的栽培管理与观察,得出‘全红杨’栽培管理技术要点,希望为进一步扩繁栽培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9.
[目的]选育高产优质的杏鲍菇杂交新菌株。[方法]利用不同菌株间产生的不同交配型的单核菌丝配对杂交形成双核菌丝的原理,用杏鲍菇11号菌株和13号菌株作亲本,进行单孢杂交育种。[结果]选育出杏鲍菇17号杂交新菌株,其子实体呈保龄球形,产量较高,生物效率达121.02%。[结论]杏鲍菇17号各项指标表现稳定,适合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索北方退化干旱山地新栽幼树适宜的土壤保水措施,为北方干旱退化山地发展高效节水经济林产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年生"绿岭"核桃嫁接幼树为试材,进行保水剂、秸秆覆盖和地膜覆盖等保水措施的不同组合处理,研究不同保水措施对土壤环境状况及新栽核桃幼树生长的影响,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保水措施进行科学的综合评价。[结果]用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数量和新栽幼树生长状况3个层次的17个指标构建了片麻岩山地新栽幼树保水措施的筛选模型,将原始数据标准化,提取出了4个主成分,可反映保水措施93.453%的综合效果。[结论]地膜覆盖是片麻岩山地新栽幼树最佳的保水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