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22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8篇
  17篇
综合类   120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14篇
园艺   36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分析了中国近海丹东、营口、舟山、温州和福州32尾小黄鱼线粒体Cytb基因的862bp序列,共检测到31个变异位点,13个简约信息位点,26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为0.984±0.013,核苷酸多样性为0.00395。高单倍型多样性和低核苷酸多样性,Tajima’s中性检验为负值且显著,核苷酸不配对分析呈单峰曲线,在简约性网络图中单倍型呈星状分布,表明小黄鱼经历过种群扩张,扩张年代约为0.14MY前。群体间较低的Fst值和较高的Nm值,在NJ系统树和简约性网络图中不同地理来源的单倍型交错分布,分子方差分析都表明群体间未出现明显的遗传分化,与传统的地理群体划分并不一致。推测小黄鱼产浮性卵、生活史中出现大规模的洄游以及扩张后的群体尚未在迁移与漂变间达到平衡可能是未检测到显著地理和谱系结构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2.
珠江水系特有卷口鱼遗传变异的线粒体Cytb基因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广西合山、柳州、桂平和广东郁南等4个地理群体43尾卷口鱼线粒体Cytb基因1041bp,结果检测到8个单倍型,7个多态位点。4个地理群体的单倍型多样性为0.248~0.700,核苷酸多样性为0.00022~0.00070,表明所分析的卷口鱼群体单倍型多样性和核苷酸多样性低。在分子系统树上,不同地理来源的卷口鱼混杂分布在一起,没有形成明显的谱系结构和地理聚群;4个群体两两间的Fst值为-0.028~0.116,但均不显著(P0.08);AMOVA分析表明1.70%(P=0.21)的分子差异来自群体间,而98.3%的分子差异位于群体内部;表明4个地理群体间没有显著遗传分化。单倍型网络图呈星状结构,中性检测Tajima’sD和Fu’sFS均为显著负值,核苷酸不对称分布分析呈单峰模式,表明珠江卷口鱼可能曾经历过种群的快速扩张,推测在晚更新世(1.5~3.9万年前)出现种群扩张。  相似文献   
73.
对超高压保鲜过程中茶树菇的包装袋分离到的菌株WM1003进行鉴定及系统发育分析,以菌株WM1003的基因组为模板扩增获得了该菌株的16S rRNA基因序列,经过序列分析及系统发育分析,对该菌株进行鉴定;PCR扩增结果表明,该菌株的16S rRNA基因的大小约为1600 bp,其GenBank登录号为HM748831;通过在线BLAST比对,结果表明该菌株属于芽孢杆菌属;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该菌株同已知菌Paenibacillus jamilae CECT 5266的相似性最高,为99.5%,初步将该分离菌株WM1003鉴定为Paenibacillus sp.;本文通过16S rRNA序列及系统发育分析,对菌株WM1003进行了鉴定,为茶树菇的超高压保鲜技术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4.
<正>随着人类社会不断的进步与发展,林业资源在整个社会发展进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林业资源能健康有序的发展是由多个步骤组成,每个步骤都不容忽视。在林业发展中,良好的育苗技术工作可以培养出高质量的树苗,随着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如何有效地、快速的发展好林业已经是目前社会比较关注的重点话题之一。本文主要对林业育苗技术与栽培管理方面做了如下阐述:林业资源是国家发展中重要产业之一,通过发展林业不仅可以保护环境,而且大量的林业所衍生出的林副产品也满足了全社会的需求。在林业发展的过程中,育苗技术在整个林业发展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关键环节,为了能更有效地提高林业树苗  相似文献   
75.
为更加直观地了解维西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更好地保护维西森林植被,以云南省维西傈僳族自治县(简称维西县)为研究区,借助GIS空间分析,从林分尺度评估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根据现行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并结合当地森林生态系统实际情况,以此制作可视化专题地图,分析其空间格局。结果显示:维西县单位面积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9.31×104元/(hm2?a),总价值335.91×108元/a;维西县森林生态系统的主要服务功能为涵养水源、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固碳释氧;松杉林的服务功能价值相对高于其他林分,以云南松林价值最高;维西县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整体上呈现中部高四周低的分布格局,各乡镇以塔城镇价值最高。研究表明,维西县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远高于全国和全省水平;不同服务功能与林分类型价值呈现较大差异,且整体上呈现空间异质性格局。  相似文献   
76.
以早实核桃品种"绿岭"和"绿波"花粉为试材,采用离体培养方法,研究了培养基中不同比例蔗糖、硼酸、氯化钙对花粉萌发的影响,以明确核桃花粉萌发的适宜条件,为核桃花粉萌发找到适宜的培养基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绿岭"和"绿波"核桃花粉在蔗糖浓度为160g·L~(-1)时的发芽率最高,分别为48.09%和57.23%;"绿岭"和"绿波"花粉萌发最适宜的硼酸浓度分别为0.10、0.07g·L~(-1);2个品种的花粉萌发最适宜的氯化钙浓度为0.20g·L~(-1)。适宜"绿岭"核桃花粉萌发的最佳培养基为蔗糖160g·L~(-1)、硼酸0.10g·L~(-1)、氯化钙0.20g·L~(-1),在此培养基下"绿岭"核桃花粉萌发率达到61.06%;适宜"绿波"核桃花粉萌发的最佳培养基为蔗糖160g·L~(-1)、硼酸0.07g·L~(-1)、氯化钙0.20g·L~(-1),在此培养基下"绿波"核桃花粉萌发率为72.71%。  相似文献   
77.
为解决青菜包装生产线在加工过程中的杂质在线检测问题,提出一种基于SSA-Kmeans的青菜杂质图像分割算法。首先利用直方图均衡化进行彩色图像增强以降低光照影响;其次基于麻雀搜索算法对初始聚类中心寻优,根据得到的最佳聚类中心,选取包含颜色信息的ab二维数据进行Kmeans聚类;然后对聚类后的图像二值化处理并用形态学滤波方法校正,最终完成图像分割。利用该算法对落叶、枯叶和黄叶等杂质进行图像分割试验,杂质平均匹配率为93.22%,平均误分率为0.70%,平均准确率为92.52%。与FCM算法、Kmeans算法、PSO-Kmeans算法的对比试验表明:本文算法分割精度更优,对不同杂质的分割均表现出良好的鲁棒性,为实现青菜杂质在线检测提供一种新方法支撑,对提高青菜机械化生产水平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8.
大渡河下游典型鱼类的游泳能力测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测试鱼类的游泳能力,可为过鱼设施设计和鱼类行为学研究提供基础资料。在水温18.9~24.3℃和溶氧5.58~8.17 mg/L条件下,采用丹麦Loligo System公司的鱼类游泳能力环形试验水槽,以大渡河下游6种典型鱼类胭脂鱼(Myxocyprinus asiaticus)、长薄鳅(Leptobotia elongata)、长鳍吻鮈(Rhinogobio ventralis)、异鳔鳅鮀(Xenophysogobio boulengeri)、唇鱼骨(Hemibarbus labeo)、四川白甲鱼(Onychostoma angustistomata)为研究对象,分别测试其感应流速、临界游泳速度和爆发游泳速度。结果显示:(1)测试鱼的平均感应流速:白甲鱼9.9~12.3 cm/s,唇鱼骨8.5~11.1 cm/s,异鳔鳅鮀12.0~17.5 cm/s,胭脂鱼8.3~13.5 cm/s,长薄鳅14.7~18.1 cm/s,长鳍吻鮈14.0~18.6 cm/s;(2)平均临界游速:白甲鱼106.3~131.1 cm/s,唇鱼骨67.9~78.4cm/s,异鳔鳅鮀72.9~80.5 cm/s,胭脂鱼78.1~89.9 cm/s,长薄鳅89.6~109.9 cm/s,长鳍吻鮈83.1~103.8 cm/s;(3)平均爆发游速:白甲鱼149.4~159.1 cm/s,唇鱼骨98.9~128.5 cm/s,异鳔鳅鮀98.5~141.5 cm/s,胭脂鱼92.3~125.7 cm/s,长薄鳅125.4~151.8 cm/s,长鳍吻鮈128.6~163.8 cm/s。建议过鱼孔口近底边区域流速为1.0~1.2 m/s,其余高流速区适当放大至1.4~1.5 m/s;鱼道进口流速为0.7~1.5 m/s,出鱼口设置在流速持续不小于0.3 m/s的水域,过鱼设施平均流速范围为0.6~1.0 m/s。  相似文献   
79.
松材线虫病是松树的一种毁灭性病害,致死率高,传播快,治理难度大。松材线虫病的病原为松材线虫。传统的松材线虫培养方法一般用真菌,如灰葡萄孢、盘多毛孢等,还有人用高压灭菌的玉米粒接种真菌后培养松材线虫。但是食料真菌培养法其操作过程较为繁杂易污染,且难以排除食料真菌或消毒剂对实验的影响。本文首次用高压灭菌的马尾松木块培养松材线虫,快速简单,并且获得的松材线虫保存和使用方便,为进一步研究松材线虫病的机理和防治方法提供了便利。  相似文献   
80.
灌水量对早实核桃枝叶生长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灌水量对早实核桃光合面积和光合能力的影响,为科学灌溉提供理论依据,以2005年栽植的早实核桃‘绿岭’为试材,分别设0,15,30,45和60 kg/(株·次)5个灌水处理,以园片常规管理的灌水量600 kg/(株·次)为对照,研究了不同灌水处理早实核桃的枝叶生长状况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结果表明,随着灌水量的增加,新梢生长量和叶面积指数都显著增大,两者均以对照最大,分别为17.25 cm和4.66,对照与45和60 kg/(株·次)2个灌水处理差异不显著;随着灌水量的减少,叶片的最大荧光(Fm)、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PSⅡ电子传递量子产量(中PSⅡ)均逐渐降低,初始荧光(Fo)则逐渐增大.土壤含水量低于田间持水量的60.27%时,PSⅡ反应中心电子传递受到抑制,最大光化学效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