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6篇
  11篇
综合类   50篇
农作物   4篇
园艺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我们围绕牟平区农业和农树经济产业化的主耍目标,以烟台九发食用面有限公司为辜点,研究探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栅丁,如何建立完善龙型经济林系,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租的路子,经过一年的突践,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42.
以恩施特产的"关口"葡萄为试验材料,通过不同时期喷施不同形态硒肥,研究葡萄产量、植株各部位硒含量、果实各部分硒累积分配的差异及品质变化。结果表明,同一喷施时期,硒酸钠处理的果实各部位硒含量是亚硒酸钠处理的1.4~2.4倍;同一硒源,果实膨大期喷施的果肉和种子硒含量分别是糖分累积期喷施的1.3~1.9和1.2~2.0倍,果皮硒含量则不及糖分累积期喷施的80%;果实膨大期喷硒,果皮、果肉和种子的硒积累分配率分别约为32%、57%和11%,而糖分累积期喷施时果皮硒积累分配率增加了约16个百分点,果肉中降低了约14个百分点;施硒对葡萄产量、果实维生素C及可溶性固形物无显著性影响。根据中国居民食用葡萄以果肉为主的习惯,生产富葡萄时在葡萄生长前期(果实膨大期)喷施硒酸盐更为高效。  相似文献   
43.
对采自湖北、海南、广东、广西和湖南等20个省(区)的20个土壤样品,分别用Olsen法和Bray-I法进行浸提,再分别采用流动注射分析法和传统的钼锑抗比色法分析其中的有效磷含量。结果表明:Bray-I法提取的土壤样品,采用流动注射法检测有效磷含量的准确度和精密度明显高于钼锑抗比色法,同时还极大地提高了分析速度。而Olsen法提取的土壤样品,如果不能完全清除气泡,则会影响分析结果,进而影响分析速度。因此,流动注射分析法只适合采用Bray-I法浸提后的中性或酸性土壤有效磷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44.
双孢蘑菇速冻加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孢蘑菇速冻保藏,是将经过处理的双孢蘑菇原料采用快速冷冻的方法使之冻结,然后在-18℃~-20℃的低温中保藏。这种保藏方法不同于保鲜贮藏,属于加工范畴,因为原料在冻结前,需经热烫处理,令其失去生命活动,再放入-25℃~-30℃的低温条件下迅速冻结,简称为速冻。速冻以水分迅速冻结成冰晶的理论为基础,采取各种方法加快热交换作用,使产品能在几十分钟内通过冰晶体最高形成阶段。  相似文献   
45.
湖北江北农场小麦肥效试验与施肥推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给小麦测土配方施肥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以小麦品种郑麦9023为试验材料,通过在江北农场五个分场布置小麦"3414"肥料效应试验,研究了氮、磷、钾肥对小麦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对小麦的增产效果明显,小麦施用氮肥的增产效果最好,磷肥次之,钾肥最小,相应增产率为17.5%~69.5%,纯增收入为917.2~2 464.1元·hm-2。通过配置三元二次和一元二次肥效模型,结合田间试验实际情况,确定小麦的最佳施肥量为纯N 140~160kg·hm-2,P2O550~60kg·hm-2,K2O 50~60kg·hm-2。  相似文献   
46.
介绍了大三元肥的研制,包括研制的技术原理、技术方案、技术路线、解决的关键技术、先进性和创新点以及主要技术指标,对大三元肥的实际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大三元肥对社会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作用及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47.
本规程规定了无公害食品真姬菇工厂化生产的产地环境、设施要求、生产技术、采收与分级、病虫害防治及生产档案等技术要求。适用于山东省无公害食品真姬菇的工厂化生产。  相似文献   
48.
硒减轻油菜幼苗硼毒害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硼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但在土壤中过量存在会对植物产生毒害。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硼毒害是限制作物生长的重要因子,此外,硼矿开采以及硼肥用量过大或施用不均匀均会导致硼浓度过高,从而限制作物生长。适量硒能提高作物抗性,减轻作物因逆境产生的伤害,本文旨在通过适量硒处理,研究硒对高硼条件下油菜生物量及油菜活性氧代谢的变化,探讨硒缓解高硼对油菜生长抑制作用的机理,进而提高作物对硼的适宜范围,减轻硼毒害对农业生产的危害。【方法】本文以油菜(湘农油571)为试验材料,设置硼和硒2因素2水平(硼水平为:50、500 μmol•L-1,分别用B50、B500表示,硒水平为:0、1 μmol•L-1,分别用Se0、Se1表示)完全随机试验,共4个处理,通过苗期溶液培养,研究硒对高硼(500 µmol•L-1)胁迫条件下油菜幼苗生长、硼吸收累积和抗氧化酶及非酶系统的影响。【结果】高硼胁迫条件下油菜幼苗地上部和地下部干物质重显著降低,与正常硼(50 μmol•L-1)处理相比分别降低20.1%和32.0%;硼含量和累积量显著增加,与正常硼处理相比分别增加2.95和2.97倍;油菜幼苗因硼毒害导致叶片内抗氧化酶(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和非酶抗氧化物(谷胱甘肽(GSH))含量显著降低,与正常硼处理相比,CAT、POD和APX活性分别降低19.7%、11.0%和15.0%;而过氧化氢(H2O2)和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增加,比正常硼处理分别增加19.0%和18.5%。高硼条件下,经1 μmol?L-1硒处理,与无硒处理相比,地上部和地下部干物质重分别增加22.8%和28.6%,硼含量和累积量分别降低38.6%和31.9%;油菜幼苗叶片内抗氧化酶活性和非酶抗氧化物含量显著增加,CAT、POD和APX活性分别增加12.8%、15.1%和15.3%,GSH和ASA含量分别增加9.7%和21.0%;而过氧化氢和丙二醛含量分别降低25.1%和21.2%。【结论】适量硒可降低高硼胁迫下油菜幼苗硼的吸收累积,增强抗氧化酶和非酶系统抗氧化作用,降低活性氧累积,减轻细胞质膜因过氧化作用而产生的损伤,从而显著减轻过量硼对油菜生长的影响,提高油菜幼苗对硼过量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49.
外源四价硒条件下硫对小麦硒吸收的影响机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硫肥对外源四价硒条件下土壤硒赋存形态和价态变化的影响,旨在揭示硫调控小麦硒吸收的作用机制。【方法】以郑麦9023为试验材料,通过苗期土培和水培进行,土培试验设3个硫水平,分别为0、150和300 mg·kg-1,硫源为硫磺,2个硒水平,分别为0和5 mg·kg-1,硒源为亚硒酸钠,生长至70 d收获并取土样;水培试验先将幼苗在1/5 Hogland-Arnon营养液中培养2周,然后开始进行处理,设3个硫水平,分别为0、1和2 mmol·L-1,硫源为硫酸镁,硒水平为10 µmol·L-1,2种硒源,分别为亚硒酸钠和硒酸钠,培养24 h后收获,土培和水培试验均为完全交互设计,重复4次,采用HG-AFS-8220型双道原子荧光光度计对小麦地上部和根以及土壤中硒含量进行测定,根据与植物硒吸收的相关性,将土壤总硒分成不同赋存形态和价态。【结果】施用适量硒和硫对小麦生长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150 mg·kg-1硫可以显著降低小麦地上部和根中硒含量和硒累积量,降幅分别可达61.7 %、34.4%和55.7%、24.7%,但是这种降低不会随施硫量的增加而显著变化;施硫可以显著降低土壤pH值,最高可降低0.50个单位,并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最高可增加0.78 g·kg-1。施硫可以显著降低土壤中水溶态硒含量,并显著增加铁锰氧化物结合态硒含量,也增加了有机结合态和残渣态硒含量,而对交换态硒含量无显著影响,表明施硫促使了硒在土壤中的钝化。施硫可以显著降低水溶态中各种价态硒含量,其降幅基本一致,施硫可以增加交换态中四价硒含量而显著减少六价硒含量,表明施硫抑制了硒在土壤中向高效价态的转化。小麦对四价硒和六价硒的吸收差异与是否施硫密切相关,无硫时,六价硒处理下小麦地上部和根中硒含量分别为四价硒处理的44.7和22.4倍,而硫浓度为1 mmol·L-1时,其硒含量迅速降为四价硒处理的2.8倍和51.8%,表明硫可以显著缩小小麦对四价和六价硒的吸收能力差异。【结论】施用适量硫肥在改善小麦生长的同时,可以通过降低土壤pH和提高有机质含量,促使水溶态硒在土壤中向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结合态及残渣态的钝化,并抑制交换态中四价硒向六价态的转化,从而降低小麦对硒的吸收。因此,可以通过在高硒缺硫地区增施硫肥以及缺硒高硫地区减施硫肥来有效调控作物体内的硒含量  相似文献   
50.
【目的】 探索高硼环境下施用硫肥对油菜硼吸收和分配的影响,为合理施用硫肥缓解油菜硼毒害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以油菜华油杂9号为试验材料,在高硼灰潮土上(全硼含量13.44 mg·kg -1,有效硼5.03 mg·kg -1)进行盆栽试验。研究了6个硫水平(0、20、50、100、200、500 mg·kg -1)对油菜果荚、叶、茎、根部的硼含量及硼的分配、细胞壁的提取率、细胞壁硼含量和比例的影响。 【结果】 随着施硫量增加,油菜各部位的生物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其中施硫50 mg·kg -1时,油菜鲜重生物量最高,可达364.5 g/株。施用不同量硫肥后,油菜硼含量及分配均为果荚>叶>茎>根,表明果荚为硼的主要累积器官。增施硫肥,油菜果荚的硼含量呈下降趋势,施硫量由0增至100 mg·kg -1,油菜果荚硼含量和分配显著降低,降幅分别为14.8%和15.0%。油菜果荚细胞壁提取率增加43.0%,其细胞壁硼含量和比例无显著变化,继续增施硫肥至200 mg·kg -1,油菜果荚硼含量、硼分配比和细胞壁硼均下降至显著水平,且细胞壁硼分配比显著上升。与果荚不同,增施硫肥后油菜叶、茎和根的硼含量则呈缓慢上升的趋势。施硫量由0增至100 mg·kg -1,油菜叶、茎和根硼含量分别增加15.0%、32.9%和34.9%,其分配比例分别增加13.4%、29.6%和18.6%,同时油菜叶片、茎和根部细胞壁硼含量显著增加12.3%、22.9%和14.9%,表明增施硫肥增加了油菜叶、茎和根的硼含量。 【结论】 硫肥可通过增加油菜生物量,限制硼从根、茎、叶到果荚的转运,以及增加油菜果荚细胞壁硼含量来缓解高硼对油菜果荚的毒害,最佳施硫量为50—100 mg·kg -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