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28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19篇
  6篇
综合类   106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113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
河套灌区是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一首制自流灌区,为无灌溉无农业的地区.河套灌区玉米节水栽培技术可分为节水灌溉、农艺节水和化学节水三个方面.节水灌溉主要是采用膜上灌、小畦灌、滴灌和分根交替灌溉来减少灌溉水及渗透量,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农艺节水主要是通过地膜覆盖、秸秆覆盖来减少地表蒸发和耙平保墒、镇压提墒,提高土壤水分含量;化学节水一是通过土壤施用保水剂,吸收、保存土壤水分,缓慢释放供玉米生长,二是通过叶面喷施抗旱剂、脯氨酸、乙醇胺以及其他化学药物减少玉米蒸腾,达到抗旱节水.  相似文献   
12.
为给旱地小麦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理论措施,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氮磷比对旱地小麦0~100 cm土壤蓄水量、籽粒蛋白质积累差异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施氮量增加了N∶P为1∶0.5和1∶0.75条件下越冬至抽穗期0~100 cm土壤蓄水量,显著增加了0~35 d籽粒蛋白质含量、成熟期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谷醇比、蛋白质产量,降低了开花期和成熟期土壤蓄水量.结果还表明:施氮量为150 kg·hm-2,增加施磷量增加了越冬至抽穗期土壤蓄水量、成熟期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谷醇比、蛋白质产量,显著增加了0~35 d籽粒蛋白质含量,降低了开花期、成熟期土壤蓄水量;施氮量为180 kg· hm-2,越冬至抽穗期土壤蓄水量以N∶P为1∶0.75最高,开花期、成熟期以N∶P为1∶0.5显著最高;0~35 d籽粒蛋白质、成熟期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谷醇比、蛋白质产量均以N∶P为1∶0.75显著最高,N∶P为1∶0.5最低.此外,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谷醇比、蛋白质产量与越冬至抽穗期土壤蓄水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开花期、成熟期土壤蓄水量呈负相关.可见,旱地小麦深松十深施有机肥条件下,播前适当增施氮肥且N∶P为1∶0.75有利于增加越冬至抽穗期土壤蓄水量,降低开花期、成熟期土壤蓄水量,增强小麦抗旱性,提高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谷醇比、蛋白质产量.  相似文献   
13.
不同降水年型旱地小麦覆盖对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目的】明确旱地麦田休闲期覆盖的蓄水增产效果和生育期覆盖播种的节水增产效果,探索旱地小麦不同降水年型休闲期覆盖和生育期覆盖的保水技术新途径。【方法】于2011-2014年在山西闻喜县开展大田试验,以休闲期覆盖渗水地膜与不覆盖为主区,以生育期膜际条播、条播为副区,研究覆盖对旱地麦田3 m内土壤水分、小麦产量构成、水分利用效率和节水增产效率的影响。【结果】休闲期覆盖较不覆盖处理提高了播种期0-300 cm土层土壤蓄水量,丰水年达40-41 mm,平水年达55-58 mm,欠水年达70 mm,且欠水年更有利于蓄积土壤水分于深层,显著提高了不同降水年型休闲期土壤蓄水效率,达到20%以上,其覆盖的蓄水效果可延续至孕穗期,且生育期配套膜际条播效果更佳。休闲期覆盖较不覆盖处理显著提高小麦穗数、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产量提高20%以上,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5%以上,且生育期配套膜际条播小麦穗粒数、千粒重也显著提高。结果还表明,休闲期覆盖处理小麦播种期土壤水分每多蓄1 mm,丰水年小麦可增产21-27 kg·hm-2,平水年可增产16-18 kg·hm-2,欠水年可增产13-24 kg·hm-2,且休闲期覆盖条件下,生育期膜际条播播种对产量的提升有较大的调控作用。生育期地膜覆盖保水后,旱地麦田节水、增产效果提高,单位粮食生产节水量提高10%以上,消耗1 mm土壤水分产量提高11%以上。【结论】旱地小麦休闲期覆盖有利于蓄积休闲期降雨,改善底墒,尤其欠水年蓄水效果更佳,有利于提高小麦花前土壤水分,促进有效穗数的形成,提高产量,且生育期膜际条播播种效果更佳。底墒充足时,生育期膜际条播播种有利于提高旱地麦田的节水增产效果,而欠水年底墒不足时,会导致水分浪费和减产。  相似文献   
14.
系统分析了冀麦栽培专家系统后台数据库SQL Server2000 的数据备份类型;论述了数据库备份计划的建立原则;介绍了SQL Server数据库的数据备份和恢复的一些实用技术,以及一种实现SQL Server数据库备份的原理方法, 并给出了具体的设计实例.  相似文献   
15.
采用大田试验研究旱地小麦休闲期深松+深施有机肥条件下不同施氮量、不同氮磷配比对冬前幼苗抗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为150kg.hm-2时,越冬期0~60cm土壤蓄水量以N、P比为1∶1显著最高,施氮量为225kg.hm-2时,以1∶0.75显著最高。增加施氮量,可增加越冬期幼苗的株高、分蘖数、主茎叶龄、单株叶面积、单株干物质量及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可显著增加N、P比为1∶0.5和1∶0.75条件下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可显著降低POD活性,可显著降低N、P比为1∶0.5、1∶0.75条件下SOD活性。结果还表明,施氮量为150kg.hm-2时,增加施磷量,可增加分蘖数、单株干物质量、MDA含量,可降低POD活性、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施氮量为225kg.hm-2时,株高、分蘖数、单株叶面积、单株干物质量及MDA含量均以N、P比为1∶0.75最高,POD活性、SOD活性、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均以N、P比为1∶0.75显著最低。因此,旱地小麦休闲期深松+深施有机肥条件下适当增加施氮量且N、P比为1∶0.75时有利于提高土壤蓄水量,增强旱地小麦的抗旱性。本研究可为旱地小麦的高产稳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宁夏农民中专学历教育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工作实际,从宁夏农民接受教育的现状入手,分析了农民学历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探索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17.
目前,不管是采用现在先进的工厂化育苗技术生产,还是传统的自然繁殖技术生产,罗非鱼畸形情况却时有发生,给养殖户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一、畸形形成原因 1.畸形情况 罗非鱼畸形主要表现为脊柱弯曲鱼体成s形状、头部凹陷、头大尾小、  相似文献   
18.
红酒酵母多糖对肉仔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酒酵母多糖富含OPC(六苯前花色素)、UGF(未知生长因子)和多糖类,具有抗病、保健、促长、供能等多种作用。将15日龄4000只肉仔鸡随机分为2组,每组2000只。在试验组饲粮中添加2%的红酒酵母多糖,以代替等量的浓缩料,明显提高了肉仔鸡机体抗病力,试验期无肠道病的发生。经过40d的试验,试验组比对照组每只鸡节省药费0.4元;提高饲料转化率,试验组料肉比比对照组料肉比提高9%;试验组比对照组每只鸡多增重0.36kg;同时,效益显著,试验组比对照组每只鸡纯收入增加2.94元,总增收5164.8元。  相似文献   
19.
一、当前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 1.农业机械装备结构不合理。大中型农机具较少,小型机具过多,农机化服务领域小,制约了农机化科技效能的发挥。当前,我国在种植业和农产品粗加工领域,已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生产,但多为小型机械,对农业提质增效作用不明显,影响了农业由粗放型向生产集约化生产的转变。  相似文献   
20.
维西傈僳族自治县系"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的中心腹地,蕴藏着丰富的森林资源、生物资源、旅游资源以及水资源.但由于该县为边疆、民族、山区、贫困县,丰富的自然资源尚未被开发利用,为此提出了保护好现有森林资源、积极发展旅游业、大力开发水电资源、加大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等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