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3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针对当前保护地马铃薯栽培管理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结合商丘及周边地区保护地马铃薯生产实际,总结出商丘早春马铃薯保护地高产栽培技术,主要从种薯选择、种薯处理、整地施肥、适时播种、田间管理、病虫防治和适时收获等7个方面深入探讨保护地马铃薯各生育期的管理要点、主攻方向、病害发病特征、发病时期及应对措施等,以期为保护地马铃薯生产、教学及科学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2.
为规范河南省东部地区早春保护地无公害优质高产茄子的栽培技术,促进河南省商丘市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依据国家和行业标准,结合商丘地区保护地茄子栽培现状,针对早春保护地无公害优质高产茄子的产地环境、主要栽培技术、安全病虫害防治技术及安全采收等提出具体要求。该规程对商丘地区早春保护地无公害优质高产茄子的生产种植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3.
为规范商丘地区保护地马铃薯单垄单行双膜一苫无公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促进商丘市保护地无公害马铃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依据国家和行业标准,结合商丘地区保护地马铃薯无公害栽培现状,针对保护地无公害高产优质马铃薯的产地环境、栽培技术要点、病虫害安全防治技术及安全采收等提出具体要求。该规程对商丘地区保护地单垄单行双膜覆盖无公害优质高产马铃薯的生产种植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4.
早春马铃薯三膜覆盖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马铃薯栽培现状,结合商丘及周边地区马铃薯生产实际,运用三膜覆盖技术,从马铃薯播前整地施肥、种薯处理、精细播种、播后发芽期、幼苗期、发棵期、结薯期、病虫草害防治及收获储藏等9个方面深入探讨各个时期马铃薯栽培管理要点、主攻目标及病虫害防治关键时期,以期为马铃薯优质高产提供更加完备的理论和生产数据。  相似文献   
35.
商丘早春马铃薯三膜覆盖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围绕商丘马铃薯病虫害防治现状,结合商丘马铃薯生产实际,从脱毒种薯选择、种薯处理、高垄覆膜、栽培后的病害等方面阐述了马铃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以期为马铃薯病虫害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6.
37.
春季露地茄子栽培技术简单、投资小、成本低、产量高、效益好,且易于操作,在实际生产中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在对商丘地区茄子栽培现状和茄子生物学特性进行分析阐述的基础上,对茄子温室育苗各时期的栽培管理要点、主攻方向、相应的肥水管理措施,主要病虫害发病特点、发病时期及防治途径进行层层分解。商丘早春露地茄子平均667 m~2产量5 000 kg,扣除成本,净利润4 300元,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相似文献   
38.
<正>衡水市主要的设施类型为塑料大棚和日光温室,一般1年3茬或2茬,近年来,以饶阳县南北岩为中心的设施菜产区推广厚皮甜瓜——番茄高效种植模式,该模式冬春茬为厚皮甜瓜,秋冬茬为番茄。据调查,该种植模式秋冬茬番茄平均667 m2产量4 500~6 000 kg,产值2.0万~2.5万元,纯效益1.3万~1.8万元;冬春茬甜瓜平均667 m2产量5 000 kg,产值2.1万~2.4万元,667 m2投资6 000~7 000元,  相似文献   
39.
[目的]研究光质对商茄1号碳氮代谢及根系活力的影响。[方法]采用LED光源,以"商茄1号"为试材,研究了红光、蓝光、红蓝(3∶1)、红蓝(5∶1)和白光(对照)对茄子碳氮代谢及根系活力的影响。[结果]红蓝光(5∶1)处理下叶片蔗糖、总糖、淀粉含量和根系活力最高,蓝光处理下总糖和淀粉含量最低,而全氮、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和CAT活性在蓝光下含量最高;红光下全氮含量最低。[结论]该研究为光质环境调控下商茄1号优质高产和其他茄子品种光质调控提供理论和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40.
为探寻温室茄子套蒜栽培的最佳时期,以商茄1号和苍山白皮蒜为试材,设置茄子移栽第1天、第15天、第30天3个大蒜定植时期进行套作试验,以茄子单作作为对照,研究套作大蒜对温室茄子根系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一采样时期,各处理茄子根系土壤细菌数量、磷酸酶和脲酶活性均表现为E1G1E2G2E3G3CK,说明套作大蒜的茄子根系细菌数量和土壤酶活性均高于对照,且随着套作时间的推迟呈下降趋势;真菌数量则相反,表现为CKE3G3E2G2E1G1;随着采样时间的推迟,套作处理和对照茄子根系细菌数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均于85 d时达到最高,真菌数量和磷酸酶、脲酶活性则呈持续增加趋势。综合而言,套作大蒜可提高茄子根系土壤细菌数量和酶活性,有助于提高土壤肥力,同时可降低真菌数量,有助于促进土壤改良,就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指标而言,各套作处理以E1G1即茄子移栽第1天套作大蒜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