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农学   3篇
  2篇
综合类   22篇
园艺   1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黄炜  逯明辉  李大伟  赵彩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4439-14440,14474
针对目前园田技能训练课程中凸显的问题,按照"宽专业、重实践、强素质"的要求,通过整合优化课程内容,强化与园艺专业其他课程间的内在联系,重视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的改革和创新,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探索和实践创新教育模式下园田技能训练课程教学改革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举措,以适应新时期、新形势下高等农林院校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创新型园艺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32.
辣椒种子芽期特性与抗寒性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抗寒性不同的5个材料芽期抗寒参数分析和指标间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15℃胚根生长速率、21℃发芽势、21℃萌发指数、21℃活力指数、28℃萌发指数与抗寒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利用逐步回归分析,得出抗寒性评价方程为:y=-1.03412+0.11 628x7(P=0.0021<0.01,x7代表21℃萌发指数).该抗寒评价方程能够反映材料的抗寒性差异,可以用来进行大量种质资源的筛选.  相似文献   
33.
【目的】了解热胁迫恢复阶段辣椒种子的发芽能力及其与幼苗期耐热性的相关关系,为辣椒种质资源耐热性的快速准确鉴定提供依据。【方法】14个不同辣椒品系(R1~R11、CM334、B35和B6)的种子在40℃热胁迫条件下发芽处理14d后,将未发芽种子移至25℃进行恢复处理,分别计算热胁迫处理阶段和恢复阶段的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势和相对发芽指数,并分析其与幼苗期耐热指数的相关性。【结果】热胁迫处理阶段,参试辣椒品系R2、R3、R8、CM334、B6和B35的种子没有发芽,而R9和R10种子的综合发芽能力(2.472 4和2.0835)显著高于其他品系;热胁迫恢复阶段,R2、R6和B35的种子表现出较强的发芽能力(综合发芽能力分别为2.290 1,1.874 4和1.575 2),而R9、R10、B6、R8和R11种子的发芽能力(综合发芽能力分别为0.487 9,0.271 0,0.1914,0.1839和0.0235)相对较差。辣椒热胁迫处理阶段与恢复阶段的种子发芽能力之间无相关关系,并且前者与幼苗期耐热性之间也无相关关系,而后者则与幼苗期耐热性存在显著正相关。建立了根据辣椒热胁迫恢复阶段种子发芽能力预测幼苗期耐热性的最优回归方程,并将14个辣椒品系聚类为耐热、耐热性中等和热敏3个类群,其中耐热类群包括R9、R2、R10和R6等4个品系,耐热性中等类群包括R1、B35、R7、R5、R3、R4和CM334等7个品系,热敏类群包括R8、R11和B6等3个品系。【结论】热胁迫恢复阶段的种子发芽能力可作为辣椒发芽期耐热性鉴定的指标之一,并可用来预测幼苗期的耐热性。  相似文献   
34.
 ‘碧螺6 号’是以辣椒自交系‘L98-16-6-39’为母本,‘Y99-3-18-40’为父本杂交育成的早 熟一代杂种。果实长羊角形,果面皱褶,青熟果绿色,成熟果红色。果长26.8 cm,果宽2.8 cm,肉厚2.5 mm,维生素C 含量1.035 mg · g-1,干物质含量9.01%,粗蛋白含量1.06%。单果质量37.5 g,平均产量 48 840.3 kg · hm-2。高抗细菌性斑点病,中抗病毒病、疫病与炭疽病。  相似文献   
35.
在原来教学改革思想的基础上,根据园艺植物生物技术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的调整,针对教学过程中新出现的教师学生专业化差别,学生教学参与感不强,优秀学生"吃不饱",以及实验教学量增加的问题,通过推行模块化教学,情景化教学,推行有条件的全英文教学,以及完善整体化实验教学,进一步构建和优化该课程教学的内容体系和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36.
辣椒疫霉菌单个孢子囊快速分离及复壮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研究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和PDA含药选择性培养基(PDAPR)对辣椒疫霉菌单个孢子囊分离的影响,筛选出最佳进行单个孢子囊分离的培养基;利用一对抗、感品种作为寄主,通过常规抗病性鉴定技术,对陕西辣椒疫霉菌复壮前后的致病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最佳进行辣椒疫霉菌单个孢子囊分离的培养基是PDA含药选择性培养基,其分离率高达95%,其中污染率只有15.8%;复壮前后菌株对感病品种的致病力有明显的差异,复壮后菌株的致病力比于复壮前提高27.2%,且与刚分离后菌株的致病力相当,说明通过复壮能够恢复辣椒疫霉菌菌株的致病力。  相似文献   
37.
分析了园艺植物生物技术课程的特点,针对教学过程中发现的内容多、课时少,课程内容较抽象,课堂教学效果不佳,实验教学内容和模式陈旧等问题,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优化课堂讲授,提高教学有效性;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出发点,构建和优化了该课程教学的新内容体系和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38.
赵尊练  逯明辉  吴庆强  郭建伟 《园艺学报》2013,40(10):2089-2090
 线辣椒新品种‘陕椒2012’用LR-03-05为母本,以育种系L-33-5为父本进行杂交和系统选育而成。株冠紧凑,株高71 ~ 75 cm,株幅30 ~ 35 cm,主茎第12、13节开花结果。果实簇生,粗线型,长17.3 cm,粗1.46 cm,单果质量(鲜)9.8 g左右,生物学成熟果红色。对病毒病、叶斑病、疫病具有较强的抗(耐)性。在陕西关中线辣椒产区的区域试验中,平均鲜椒产量为27.7 t · hm-2。  相似文献   
39.
抑制性差减杂交技术和基因芯片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研究基因差异表达的2种非常有效的方法.SSH技术或基因芯片技术单独使用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和不足,但若将2种技术结合起来使用,则能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并最大限度地弥补各自的不足.鉴于此,对SSH技术与基因芯片技术的原理与优缺点以及两者的结合在植物研究上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0.
辣椒水通道蛋白基因CaAQP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的】分析辣椒水通道蛋白基因CaAQP的序列特征,并研究其在抗寒品种P70中经4℃低温胁迫处理后的表达模式,为探讨辣椒的耐寒机理及辣椒品种耐寒性改良积累资料。【方法】利用RACE 技术进行cDNA全长克隆,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克隆基因的编码蛋白特性,并以4℃低温胁迫处理不同时间的抗寒品种P70为材料,利用Real time-PCR分析所克隆基因在辣椒低温胁迫前后的表达模式,以25℃处理为对照。【结果】在4℃低温胁迫处理后的耐寒辣椒品种P70叶片中分离到与水通道蛋白基因相关的差异表达片段,并利用RACE技术克隆得到该基因的全长cDNA,命名为CaAQP,登录号为GU116569。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大小为1 032 bp,含5′非编码区为69 bp,3′非编码区为210 bp,CDS长753 bp,编码250个氨基酸, 蛋白分子量为25.7 kD。应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CaAQP分析表明,CaAQP含有6个跨膜区,有2个NPA单元,其氨基酸残基与MIP家族蛋白保守区序列完全一致。氨基酸序列比对发现,该序列与其它物种TIP类液泡膜水通道蛋白氨基酸序列有很高的同源性。聚类分析表明,CaAQP与番茄液泡膜水通道蛋白遗传距离最近,与禾本科的玉米和大麦遗传距离相对较远。Real time-PCR分析结果证实,该基因在低温胁迫下呈现下调表达的趋势。【结论】利用cDNA-AFLP并结合RACE技术首次在耐寒辣椒品种中克隆了水通道蛋白基因CaAQP,该基因属于MIP蛋白家族的一员,具有其典型的功能域,表达模式分析表明,该基因在低温胁迫过程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讨辣椒逆境胁迫过程中基因表达调控机制提供了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