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5篇
农学   23篇
基础科学   11篇
  5篇
综合类   54篇
农作物   13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1.
南豆5号系南充市农科所利用矮脚早作母本,贡豆6号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育成。2002年通过省区试及全省生产试验。2003年7月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确定为我省重点推广品种。  相似文献   
12.
1990年9月从已进入大阪流通领域的盆栽紫苏叶片上发现一种新病害,从病部分离到Corynesporacassiicola菌,通过分离接种发现有相同症状—叶片腐烂。因该病易在紫苏栽培及流通的夏季高温期流  相似文献   
13.
开农56是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和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联合选育而成的花生新品种,2011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性好、脂肪含量高、增产潜力大、抗叶斑病、抗倒伏、综合性状优良等特点,适于湖北省及河南省大果花生种植区春播和麦套种植。  相似文献   
14.
不同栽培技术措施对花生干物质积累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明确不同栽培技术措施对花生干物质积累及产量和品质等方面的影响,设常规塑料地膜覆盖、液体地膜覆盖、施撒保水剂3种栽培技术措施。结果表明,3种栽培技术措施对花生的干物质积累及产量和品质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以液体地膜覆盖表现最好,花生结荚期干物质积累量最多,产量最高,品质最优。  相似文献   
15.
16.
利用高油酸花生品种开农 111 在 2019 年、2020 年国家北方片小粒组花生区试中的数据,通过多种分析手段,探讨开农 111 产量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明确影响产量的关键要素,并对其区域适应性进行评价。变异分析结果显示,开农111 的单株饱果数变异幅度最大,其次是单株总果数,变异系数分别为 45.41% 和 38.72% ;出米率变异系数最小,变异系数为3.89% ;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荚果产量与百果重和百仁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出米率呈显著正相关,与侧枝长、总分枝数、主茎高和结果枝数呈负相关,但不显著;通径分析结果显示,百果重对荚果产量的直接正效应最大,其次为主茎高,直接通径系数分 别为 0.608 和 0.437,百仁重通过百果重对荚果产量产生了较大的间接正效应。由此说明,百果重和百仁重是荚果产量提高的两个关键因素。主成分分析将开农 111 的 11 个农艺性状归纳为 4 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 84.285%。通过开农 111 在黄淮海区域的 18 个鉴定点的适应性分析显示,在常规管理下,开农 111 最适合在固镇、驻马店、济宁、泰安、菏泽等 5 个地区种植。本研究为开农 111 的高产栽培和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7.
培育高产花生品种仍然是我国花生重要的育种目标之一。开农97是以开农69为母本、0317-65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和系谱法选育而成的花生新品种,该品种属高产品种,结实性好、结果集中、抗病性好,抗倒性强,适应性广。从选地与整地、种子处理、播种、田间管理、适时收获及晾晒储藏等方面给出优质高产栽培管理技术措施,为开农97适宜种植区的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评价高油酸花生骨干亲本开选016的育种价值,在介绍开选016的创制与特点的基础上,利用亲缘系数(COP)与聚类分析的方法,对开选016衍生的23个高油酸花生品种(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9个高油酸花生品种(系)与开选016的COP为0. 5; 23个高油酸花生品种(系)共组成253对组合,品种(系)间COP为0. 125~0. 562 5,平均值为0. 276 99,品种间尤其是同一系列品种间的COP较高;基于COP的聚类分析在欧氏距离值1. 0水平上,将开选016衍生的23个高油酸花生品种(系)聚为9个类群,其中开农310、开农301和开农H03-3各自聚为一个类群,其余20个品种(系)聚为6个不同的类群。综合分析,开选016为适应性广、配合力高的优异高油酸花生种质,具有较高的育种价值,加强开选016及其衍生品种(系)与其他优异品种的组配利用,对选育高油酸花生新品种、提高遗传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为建立糯稻品种培育新体系,本试验研究了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对Waxy(Wx)基因定向突变进而培育糯稻的效果。在Wx基因的第2、第7、第8、第10、第11和12外显子区域设计6个靶位点,构建CRISPR/Cas9基因编辑表达载体,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将基因编辑载体转入粳稻品种哈勃601,获得11~88株转基因再生植株。突变分析表明,转基因株突变率总体偏低(0%~30.77%),仅在第2、第7和第11外显子上发生突变,以1~2 bp的插入缺失为主,都为纯合或双等位突变。5份纯合T2突变体的稻米呈蜡质状,直链淀粉含量为由亲本的15.5%降至2.0%~2.6%,接近或达到糯稻水平,其RVA谱与糯稻对照相仿,淀粉粘滞性较亲本哈勃601显著下降。上述结果表明,通过利用CRISPR/Cas9可对Wx基因进行定向突变从而获得糯性材料,但在利用该技术培育新品种时,需要选择适当的靶位点并培育较多的突变体,才能从中选到符合国家标准的糯稻品种。本研究对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培育水稻新品种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热加工过程中鲍鱼腹足蛋白间作用力及其质构特性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为探究蛋白质形成凝胶过程中其化学作用力的变化规律以及与凝胶特性之间的关系,该文以鲍鱼腹足为原料,采用溶液分级提取方法,并结合扫描电镜和红外光谱法,考察热加工中鲍鱼腹足蛋白间作用力及其质构特性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加热温度升高(60、80、100℃),扫描电镜结果显示,鲍鱼腹足中间部位与边缘和过渡部位形成孔洞较小、排列紧密的网络结构,同时红外结果表明,随温度升高,蛋白二级结构发生明显变化,N-H弯曲和C-N伸缩振动较为明显,α-螺旋变为无规则卷曲结构,肌球蛋白疏水性增加,-S-S-形成。此时,对应离子键、氢键含量均呈下降趋势,疏水键相对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二硫键、非二硫共价键含量呈上升趋势。进一步研究表明,各化学作用力与蛋白凝胶质构特性具有高度相关性。在较低温度下(60℃)离子键、氢键和疏水键对凝胶稳定性起主要作用,此时形成的凝胶较柔软;在较高温度下(80、100℃)二硫键、非二硫共价键为维持凝胶稳定的主要作用力,此时凝胶特性较佳,富有弹性、较好的凝聚性和回复性。该研究为热加工过程中鲍鱼腹足蛋白质变化的机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