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5篇
  1篇
综合类   14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72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51.
第一个试验于5月下旬,将15株枳砧1年生兴津早生温州蜜柑种植在坑里,并正常浇灌Hoagland和Synelor溶液。在7月中旬,每个坑的表面整整地盖上打洞的塑料盖子,每坑从7月14日到8月12日连续不断地供给20升含有乙烯0—50ppm的空气。在8月中旬进行检查,结果发现:当乙烯为5ppm和5ppm以上时梢的伸长根的生长及琥珀酸脱氨酶的活动几乎被抑制;这样的浓度也会引起根尖肿大和根变褐色。当乙烯为0—0.05ppm时,许多根毛是园锥形的,乳头状的及梨形的;而且随着乙烯浓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52.
论述了柳城蜜橘丰产稳产栽培管理新技术措施,包括加强肥水管理、及时截顶、培育长秋梢结果母枝、花期修剪、控制结果量和加强柑橘黄龙病防控等。  相似文献   
53.
蒋运宁  邓崇岭  邓光宙 《广西园艺》2009,20(1):35-35,38
斜纹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是一种分布广、食性杂、繁殖快、间隙性暴发的害虫,幼虫有假死性,抗药性强。可危害99个科,290种植物。近年斜纹夜蛾在桂林市、县各地柑桔苗圃均有发生,外省也有危害柑桔苗木的类似报道,已成为柑桔苗圃的主要害虫之一。斜纹夜蛾在当地柑桔苗圃5~10月以幼虫危害夏、秋梢,7~10月危害最重。成虫产卵于叶片背面,幼虫孵化后聚集在嫩叶上危害,  相似文献   
54.
为探索柑桔木虱成虫的防治方法,在棚内及果园进行了烟雾法施药防治柑桔木虱成虫药效试验.棚内试验结果表明,药剂处理以A1(80 %敌敌畏EC: 48 %毒死蜱EC:柴油=1: 1: 6)最好,每公顷喷药油11 400 mL时,烟雾处理2、5、10和15 min,药后24 h对柑桔木虱成虫的防治效果均达到100.0 %;相同的药剂配方及药油用量,柴油用量增加,防治效果略有下降;温度越高,烟雾防治柑桔木虱成虫效果越好.果园试验结果表明,药剂处理A1每公顷药液用量15 000 mL进行烟雾施药时,对柑桔木虱成虫的防治效果为92.6 %,表明烟雾法施药对田间柑桔木虱成虫也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55.
【目的】应用荧光SSR分子标记构建柚类种质分子身份证,用于品种资源鉴定。【方法】收集22份柚类材料,筛选SSR荧光标记引物,采用荧光毛细管电泳检测技术分析扩增条带分子质量和等位基因,获得相应的扩增带型,从而对每份柚材料进行标记。采用个位阿拉伯数字和小写英文字母对不同等位基因分子质量大小进行编码,再按照引物扩增带型数由大到小顺序将各位点赋值编码的数字串联排序,构建供试样品的分子身份证。【结果】筛选出4对多态性较好的引物,使用这4对引物共检测到49个扩增带型和41个SSR等位位点,平均每对引物的有关带型数12.25个、位点数10.25个。【结论】通过扩增带型分析,构建了22份柚类种质的分子身份证,包括12条信息独特的身份证。遗传聚类与分子身份证分析结果一致,为柚类品种鉴定和保护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6.
单胚型柑桔品种是柑桔有性杂交必不可少的育种材料,以单胚型品种为母本材料,可大大提高柑桔杂交育种效率。在我国的柑桔品种中,只有南丰蜜桔、槾桔及柚等少数种类(品种)为单胚类型,远不能  相似文献   
57.
枝枯病是由Phoma tracheiphila (PETRI)KANCHAVELI and GHIKASHVILI起的柑桔上的一种重要真菌性病害。在意大利、西班牙、法国、希腊、土耳其、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塞浦路斯及苏联的东黑海地区流行。该病主要为害柠檬,使东地中海国家的柠檬损失严重。为了保护柠檬免受枝枯病的侵染,通常采用加强栽培管理技术,消灭病原,利用抗病砧木及接穗品种等措施。在枝枯病危害严重的国家,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努力获得抗病的砧木和接穗品种。本试验研究了柑桔属、枳属、金柑属及Saverinia属一些品种及砧木  相似文献   
58.
邓崇岭 《广西园艺》2007,18(1):32-32
2006年11月22~24日,由中国柑桔学会主办、重庆市农业局和西南大学承办的“中国柑桔质量标准与安全保障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柑桔学会2006年年会”在重庆市隆重召开。来自国内外柑桔专家和学者近400人参加了会议。广西有16个单位共28名代表参会,其中广西柑桔研究所陈国平所长、陈腾土副所长、区善汉副所长等7人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59.
树冠覆膜对沙糖橘采后保鲜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树冠覆膜对沙糖橘果实品质和保鲜性能的影响,为规范沙糖橘树冠覆膜技术的应用、合理采收和采后生产,以及延长沙糖橘的市场供应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桂林产区的沙糖橘为试材,树冠覆膜为处理组,未覆膜的留树果实为对照,分7个时期采样,测定果实的色差值、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初生代谢物、呼吸速率、激素水平、果面蜡质组分、蜡质合成相关基因表达量、失重速率及采后腐烂率。【结果】与对照相比,树冠覆膜延缓了果面光泽度下降速率,果皮颜色更红,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1.37%—3.37%,固酸比提高1.87—8.12,果实呼吸强度降低1.93%—16.45%,内源ABA含量提高13.48—15.04 ng·g-1,蜡质总量提高1.14—3.47 μg·cm-2,与蜡质合成相关基因如CER1CER26等表达量高于对照、失重率降低22.24%—29.27%,采后腐烂率下降1.06%—17.65%。覆膜后随着采收期的推迟,沙糖橘果面光泽度及果实固酸比从12月底一直降至2月28日,3月份略有回升,果皮颜色也由鲜红色逐渐转黄并于3月份再转为红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失重速率呈上升趋势;采后腐烂率逐渐增加,2月3日、2月28日和3月16日采后贮藏25 d的腐烂率分别为19.26%、32.06%和30.00%;且桂林产区的沙糖橘开花时间多为3月下旬,过晚采收可能会影响树体的开花坐果。【结论】树冠覆膜能显著提高沙糖橘脱落酸含量(ABA)和果面蜡质总量,降低采后腐烂损耗,改善沙糖橘的保鲜性能,但过晚采收会降低果实的保鲜性能,广西桂林产区的沙糖橘采收期最晚应控制在2月下旬前。  相似文献   
60.
沙糖橘优质高效栽培管理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糖橘果实具有果肉爽脆、汁多、化渣、味清甜等特点,销路好、售价高、效益好,很适合广西各柑橘产区种植,目前广西沙糖橘栽培面积达13.3万hm~2,桂林市栽培面积为7.07万hm~2,产业规模居全国第一。从2008年开始,笔者在荔浦、永福等地开展沙糖橘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探索和研究,从园地选择、园区规划及建设、土壤管理、保花保果、整形修剪、主要病虫害防治及树冠覆膜等11个方面总结出一套优质高效栽培管理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